1 应用电磁系统相对论 1
1.1 电场与磁场的静态关系 1
1.1.1 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相似性 1
1.1.2 静电场与恒定磁场的不同性 1
1.1.3 电力线与磁力线 2
1.1.4 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 2
1.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和磁场中的磁介质 3
1.2.1 极化现象与磁化现象 3
1.2.2 原电(磁)场和附加电(磁)场 5
1.2.3 击穿现象和饱和现象 5
1.2.4 介电系数和导磁系数 5
3.6.9 电压互感器副绕圈不能短路的原因 7 6
1.2.5 电介质损耗和铁磁介质损耗 6
1.3 电场和磁场的动态关系 7
1.3.1 动电生磁现象 7
1.3.2 动磁生电现象 9
1.4 自感应和互感应 12
1.4.1 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 12
1.4.2 自感系数(电感)L和互感系数M 13
1.4.3 自感电动势eL和互感电动势eM 14
1.5 电路和磁路 17
1.5.1 电路和磁路的对应量 17
1.5.2 电路与磁路的区别 17
2.1.2 尖端放电 19
2.1 静电感应及其应用 19
2.1.1 静电感应 19
2 静电学应用原理浅析 19
2.1.3 避雷针 20
2.2 静电屏蔽原理 20
2.3 超高压带电作业原理 21
2.4 气体放电及其应用 22
2.5 静电喷漆原理 24
2.6 静电植绒原理 25
2.7 静电除尘原理 26
2.8 静电防腐原理 26
2.9 静电分离原理 27
2.10 静电复印原理 30
2.11 静电水垢控制器原理 32
2.12 静电加速器原理 33
2.13 静电在宇宙航行中的应用 33
2.14 PN结自建的内电场 34
2.15 静电与人体的关系 38
2.16 静电与植物的关系 39
2.17 静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40
3 电磁学应用原理浅析 42
3.1 动电生磁应用(1)——右手螺旋定则 42
3.1.1 无感线圈电阻元件工作原理 42
3.1.2 起重电磁铁工作原理 42
3.1.3 电铃工作原理 42
3.1.4 干(舌)簧继电器工作原理 43
3.1.5 电磁吸盘工作原理 43
3.1.6 电磁系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 44
3.1.7 钳形电流表工作原理 45
3.1.8 旋转磁场是怎样产生的 45
3.1.9 录音原理 47
3.2 动电生磁应用(2)——左手定则 49
3.1.10 抹音原理 49
3.2.2 磁电系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 49
3.2.1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49
3.2.3 电子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原理 50
3.2.4 磁吹法原理 51
3.2.5 摇表(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52
3.3 动电生磁应用(3)——右手螺旋和左手定则的混用 53
3.3.1 电动系测量机构工作原理 53
3.3.2 平行载流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 54
3.3.3 电磁泵的工作原理 55
3.4 动磁生电应用(1)——右手定则 55
3.4.1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55
3.4.2 单相正弦电动势的产生 56
3.4.3 三相正弦电动势的产生 58
3.4.4 磁电传感器工作原理 58
3.5 动磁生电(自感应)应用(2)——楞次定律 60
3.5.1 日光灯工作原理 60
3.5.2 利用自感电流使继电器缓放的原理 61
3.5.3 直流电机绕组元件中的电流换向时产生火花的原因、危害及改善 62
3.5.4 变压器空载运行原理 63
3.5.5 旋转磁场在定子绕组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 64
3.5.6 过电压及开关设备的灭弧原理 65
3.5.7 自感电动势与感抗的关系 68
3.5.8 趋肤效应原理 69
3.6 动磁生电(互感应)应用(3)——楞次定律 70
3.6.1 变压器工作原理 70
3.6.2 高频感应炉原理 71
3.6.3 电机的涡流烘干法原理 72
3.6.4 感应圈工作原理 72
3.6.5 钢结构探测仪原理 73
3.6.6 交流电磁铁短路环的作用原理 73
3.6.7 利用短路线圈使继电器缓动的原理 74
3.6.8 异步电动机起动电流大的原因 75
3.6.10 电流互感器副绕圈不能开路的原因 76
3.6.11 涡流损耗及其避免方法 77
3.6.12 交流电磁铁芯的铆钉为什么必须用单排而不能用双排 77
3.6.13 雷电流的危害及其防止措施 77
3.6.14 电传声的基本过程和接收机输入回路工作原理 78
3.6.15 电话机桥式消除侧音电路原理 80
3.6.16 放音工作原理 80
3.6.17 零序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 82
3.7 动电与动磁互生的应用——左、右手定则 82
3.7.1 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原理 82
3.7.2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83
3.7.3 感应式电度表工作原理 83
3.7.4 扬声器工作原理 86
4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87
4.1 电路与电场的关系 87
4.2 电路的组成和电路模型 87
4.3 电路的作用和工作状态 89
4.4 强电和弱电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实例 104
4.5 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实例 113
4.6 稳态电路和暂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实例 130
4.7 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实例 133
4.8 时变电路和非时变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实例 137
4.9 无源和有源二端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实例 155
4.10 对偶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 159
5 电路中的物理量及其应用 163
5.1 独立源和受控源 163
5.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64
5.3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 165
5.4 电场力和电源力 169
5.5 电流强度和电流密度 173
5.6 电位和电位差 186
5.7 电位降和电位升 192
5.8 电功率和电能 209
5.9 储能元件的参数L和C 214
5.11 理想元件的参数和实际元件的参数 216
5.10 直流暂态电路参数和直流稳态电路参数 216
5.12 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 218
5.13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 219
5.14 线性电感和非线性电感 232
5.15 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容 236
5.16 二端电路元件和多端电路元件 245
6 电工量纲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应用 247
6.1 主要电工量纲的类别 247
6.1.1 “安培”量纲及其量级关系 247
6.1.2 “伏特”量纲及其量级关系 247
6.1.3 “欧姆”量纲及其量级关系 248
6.2 三类电工量纲间的内在关系 250
6.3 同类电工量纲间的内在关系 253
6.4 两类电工量纲间的内在关系 255
6.5 欧姆定律的应用 259
6.6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265
6.7 功率计算的应用实例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