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论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 3
一 论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
(一)两家权威评论 3
(二)几种儒学起源说 6
(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9
(四)“天广失官,学在四夷” 17
二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 23
(一)创立儒家学派 23
(二)孔子的仁学思想 25
(三)政治观、文化观、教育观 36
三 论孟子、荀子对“仁学”的发展 44
(一) “仁学”向内发展:孟子的“心学” 44
(二) “仁学”向外开拓:荀子的“礼学” 51
四 先秦儒学与百家争鸣 63
(一)白家争鸣的实质 63
(二)儒学与诸子百家的互相影响 66
五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79
(一)秦始皇“焚书坑儒” 79
(二)汉初黄老思想 84
(三)董仲舒“独尊儒术” 92
六 论司马迁的儒学思想 101
(一)弘扬儒学的功 101
(二)“成一家之言”的思想意义 105
七 两汉经今古文学之争 115
(一)什么是“经学” 115
(二)今文经学和古文纤学 118
(二)西汉今文经学 119
(四)今古文经学之争 124
八 儒学的玄学化 131
(一)魏晋玄学的兴起 131
(二)魏晋玄学的发展历程 134
(三)魏晋玄学的基本特点 139
九 隋唐儒学发展的历史趋势 145
(一)经学的统一 145
(二)三教融合与儒学更新 149
(三)盛唐经史之学的历史意义 155
十 儒学的哲学化:宋明理学 161
(一)宋明理学的演变 161
(二)宋明理学的特点 164
(三)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174
(一)概说 179
十一 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179
(二)实学思潮的形成 182
(三)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高涨 186
(四)乾嘉学术 192
十二 中国儒学的近代转换 209
(一)传统儒学的危机 209
(二)儒学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211
(三)中国儒学近代化的动闪 225
十三 现代新儒学思潮 233
(一)现代新儒学思潮的涵义 233
(二)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 236
(三)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评价 245
(一)儒家文化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251
一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251
下篇 论中国儒学的理论与实践 251
(二)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 254
二 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 261
(一)学术界的邮分论述 261
(二)儒家文化最基本的特点 264
三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275
(一)人生价值观 275
(二)道德价值观 281
(三)理想人格的价值追求 286
四 论儒家的历史哲学 291
(一)儒家历史哲学的提出 291
(二)儒家历史哲学的形成 295
(三)儒家历史哲学的特点 299
五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303
(一)问题的提出 303
(二)关于批判继承方针的理论与实践 306
(三)儒学与克思主义关系的发展方向 311
六 论儒道互补 315
(一)儒道互补的涵义 315
(二)儒道互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320
七 儒家文化与忧患意识 327
(一)忧患意识的涵义 327
(二)儒家的忧患意识 330
(三)儒家忧患意识的特点和现代价值 337
八 儒学与民族凝聚力 341
(一)什么是民族凝聚力 341
(二)儒家民族凝聚力思想 344
九 儒学与封建政治 352
(一)儒学与政治关系的基本表现 352
(二)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 357
十 儒学与文学 363
(一)中国文学思想的演进 363
(二)中国古代文学中所反映的儒学精神 369
十一 儒学与史学 379
(一)经史关系的历史回顾 379
(二)关于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389
十二 儒学与教育 401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儒学教育 401
(三)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儒学精神 410
(一)儒学与佛教中国化 422
十三 儒学与宗教 422
(二)儒学与道教 430
十四 儒家伦理与家庭道德建设 444
(一)儒家的孝道是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 444
(二)儒家的仁爱是家庭道德的基本精神 451
十五 中国儒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 455
(一)儒学朝鲜的传播及影响 455
(二)儒学在日本的传播技影响 460
(三)儒学在新加坡的传播及影响 465
(四)儒学在欧洲的传播技影响 468
[附录] 浅论儒学元典 477
(一)什么中儒学元典? 477
(二)儒学元典评介 481
后记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