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地球大气层 1
1.1.1 大气组成 1
1.1.2 大气结构 1
1.2 大气污染的沿革 3
1.3 大气污染现状 3
1.4 大气污染特点 4
1.5 大气污染的危害 5
1.5.1 对人的危害 5
1.5.2 大气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7
1.5.3 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7
1.6.1 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防治技术 8
1.6 大气污染的防治 8
1.5.4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危害 8
1.6.2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10
1.7 大气环境标准和法规 11
1.7.1 大气环境标准 11
1.7.2 法规 13
参考文献 13
第2章 大气物理化学基础 15
2.1 大气污染物扩散与气象的关系 15
2.1.1 地球大气特征 15
2.1.2 气象要素 16
2.2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因素 19
2.2.1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因素中的动力因素 19
2.2.2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因素中的热力因素 19
2.2.3 几种气象状况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20
2.3 大气污染化学 24
2.3.1 降水与大气污染 24
2.3.2 酸雨化学 26
2.3.3 臭氧破坏化学 26
2.3.4 光化学烟雾的化学机制 26
2.3.5 大气放射性物质 28
2.4 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28
2.4.1 点源扩散模式 28
2.4.2 帕斯奎尔扩散曲线法求扩散参数(σy,σz) 31
2.4.3 有效烟囱高度的计算 32
2.4.4 线源扩散模式 33
参考文献 34
3.1.1 燃料 36
3.1 燃料燃烧与烟尘污染 36
第3章 烟尘污染与控制 36
3.1.2 燃料的燃烧及污染物形成 39
3.1.3 燃料燃烧污染控制 48
3.2 除尘技术 49
3.2.1 除尘基础概论 49
3.2.2 除尘设备 53
3.3 物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70
3.3.1 吸收 70
3.3.2 吸附 77
参考文献 83
第4章 酸雨污染防治 84
4.1 国内外酸雨污染状况 84
4.1.1 国内酸雨污染及防治状况 84
4.1.2 国外酸雨污染状况 85
4.1.3 酸雨的危害 86
4.2 酸雨污染防治 88
4.2.1 脱硫技术基础 88
4.2.2 燃烧前脱硫 90
4.2.3 燃烧中脱硫 92
4.2.4 烟气脱硫 94
参考文献 107
第5章 臭氧层破坏 109
5.1 臭氧层 109
5.1.1 臭氧层及其变薄问题 109
5.1.2 臭氧层破坏现象的发现 109
5.1.3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 110
5.2.1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物质 111
5.2 臭氧层破坏的机理 111
5.2.2 臭氧层破坏机理 112
5.3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114
5.3.1 臭氧层破坏对大气结构的改变 114
5.3.2 臭氧层破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4
5.3.3 臭氧层的破坏对动植物的危害 115
5.3.4 臭氧层破坏对空气质量和建筑材料的影响 116
5.4 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16
5.4.1 制定国际公约 116
5.4.2 淘汰和控制损耗臭氧层物质 117
5.4.3 研制和开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品 118
参考文献 118
第6章 温室效应 120
6.1 温室效应概念 120
6.2 温室效应气体 121
6.2.1 二氧化碳(CO2) 122
6.2.2 甲烷(CH4) 123
6.2.3 一氧化二氮(N2O) 124
6.2.4 对流层臭氧(O3) 124
6.2.5 氯氟烃(CFCs) 125
6.3 温室效应作用 125
6.3.1 气候变暖 125
6.3.2 海平面上升 126
6.3.3 水分平衡变化 126
6.3.4 生态影响 127
6.3.5 影响热带气旋 127
6.3.6 农业的变化 128
6.3.7 影响人类生存的其他问题 129
6.3.8 IPCC 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预测 130
6.4 温室效应控制 131
6.4.1 改变能源结构 131
6.4.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2
6.4.3 节约能源 132
6.4.4 原子能利用 133
6.4.5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33
6.4.6 防止滥砍滥伐,增加绿色植物 134
6.4.7 CO2的分离回收、储存和利用 134
6.4.8 温室效应控制的其他对策 135
参考文献 135
第7章 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 137
7.1 汽车尾气污染及控制概况 137
7.2.1 车用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危害 140
7.2 汽车尾气有害物的形成及危害 140
7.2.2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形成 143
7.2.3 汽车排放物的危害 144
7.3 控制汽车排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145
7.3.1 机内净化 145
7.3.2 机外净化 145
7.3.3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应用情况 147
7.4 稀土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作用 147
7.4.1 完全或部分代替贵金属 147
7.4.2 提高催化剂载体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148
7.4.3 提高催化剂的储氧能力 148
7.4.4 在催化剂中的协同作用 148
7.4.5 在氧传感器中的应用 148
7.5.2 稀土催化剂的分类 149
7.5 稀土金属催化剂的净化原理及分类 149
7.5.1 催化剂的净化原理 149
7.6 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作用 150
7.6.1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三效催化剂 150
7.6.2 晶体结构良好,能抗热冲击和毒性 151
7.6.3 催化性能可人为调控 151
7.6.4 低温活性良好 151
7.6.5 催化剂成本较低 151
7.7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特性及催化机理 152
7.7.1 结构特性 152
7.7.2 缺陷化学 152
7.7.3 催化机理 152
7.8.1 国外汽车尾气污染控制 154
7.8.2 我国汽车尾气污染控制 154
7.8 汽车尾气污染控制 154
7.8.3 我国转化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56
7.8.4 改变燃料组分 157
7.9 汽车排放法规 159
参考文献 162
第8章 恶臭污染控制 164
8.1 恶臭和恶臭污染现状 164
8.1.1 恶臭分类及其组成 164
8.1.2 恶臭污染的危害 165
8.1.3 恶臭及恶臭污染的特点 165
8.1.4 恶臭污染的主要发生源 166
8.2 恶臭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168
8.2.1 恶臭的测定方法 168
8.2.2 恶臭的评价标准 171
8.3 恶臭污染控制技术 174
8.3.1 物理化学脱臭法 174
8.3.2 生物脱臭法 179
参考文献 199
第9章 环境激素的污染与控制 201
9.1 环境激素的种类及来源 201
9.1.1 环境激素的产生及概念 201
9.1.2 环境激素的种类及来源 203
9.1.3 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内的途径 208
9.2 环境荷尔蒙的危害及作用机制 209
9.2.1 环境激素对动物的危害 209
9.2.2 环境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0
9.2.3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 213
9.2.5 环境激素的结构与激素效应活性的关系 215
9.2.4 环境激素的筛选方法 215
9.3 环境激素污染的控制 216
9.3.1 环境激素的污染控制现状 216
9.3.2 环境激素的控制措施 217
参考文献 219
第10章 二恶英污染控制 221
10.1 二恶英的概述 221
10.1.1 二恶英的结构 221
10.1.2 二恶英的特性 222
10.1.3 二恶英的毒性当量 222
10.2 二恶英污染来源 223
10.2.1 二恶英的天然来源 223
10.2.2 二恶英的人为来源 223
10.3.1 二恶英的毒性 225
10.3 二恶英的危害 225
10.3.2 二恶英的毒害机理 227
10.3.3 二恶英进入人体的途径 227
10.3.4 二恶英类化合物对生物的影响 228
10.4 二恶英的控制与评价 228
10.4.1 二恶英对健康的评价 228
10.4.2 二恶英的控制措施 229
10.4.3 我国对二恶英的控制 230
参考文献 230
第11章 室内空气污染与控制 232
11.1 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232
11.1.1 室内空气污染物 233
11.1.2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 235
11.2.1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 240
11.1.3 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因素 240
11.2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240
11.2.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危害 241
11.3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其污染物浓度估算 248
11.3.1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 248
11.3.2 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估算 250
11.4 室内空气污染物净化方法 255
11.4.1 源控制 255
11.4.2 通风 259
11.4.3 空气净化 262
参考文献 270
第12章 展望 274
12.1 空气污染沿革及控制的历程 274
12.2 温室气体的控制任重道远 275
12.3 交通污染控制当务之急 276
12.4 室内小环境空气与室外大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并重 278
12.4.1 室内空气污染与控制的研究 278
12.4.2 室内热舒适环境的研究 278
12.4.3 室内外温度、湿度和空气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279
12.5 制定条约和法规,确保优良的大气生存环境 279
参考文献 280
附录1 281
附录2 285
附录3 302
附录4 306
附录5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