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诗品》今译诠释 1
诗品上 1
序 1
古诗 26
汉都尉李陵 28
汉婕妤班姬 30
魏陈思王植 31
魏文学刘桢 35
魏侍中王粲 36
晋步兵阮籍 38
晋平原相陆机 41
晋黄门郎潘岳 44
晋黄门郎张协 46
晋记室左思 48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 50
诗品中 54
序 54
汉上计秦嘉 嘉奏徐淑 63
魏文帝 64
晋中散嵇康 66
晋司空张华 68
魏尚书何晏 晋冯翊守孙楚 晋著作王赞 晋王司徒掾张翰 晋中书令潘尼 70
魏侍中应璩 73
晋清河守陆云 晋侍中石崇 晋襄城太守曹摅 晋郎陵公何劭 75
晋太尉刘琨 晋中郎卢谌 77
晋弘农太守郭璞 79
晋吏部郎袁宏 82
晋处士郭泰机 晋常侍顾恺之 宋谢世基 宋参军顾迈 宋参军戴凯 83
宋征士陶潜 87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 89
宋豫章太守谢瞻 晋仆射谢混 宋太尉袁淑 宋征君王微 宋征虏将军王僧达 92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 94
宋参军鲍照 97
齐吏部谢朓 99
梁光禄江淹 102
梁卫将军范云 梁中书郎丘迟 104
梁太常任昉 105
梁左光禄沈约 108
诗品下 111
序 111
汉令史班固 汉孝廉郦炎 汉上计赵壹 120
魏武帝 魏明帝 123
魏白马王彪 魏文学徐干 124
魏仓曹属阮瑀 晋顿丘太守欧阳建 魏文学应玚 晋中书令嵇含 晋河南太守阮侃 晋侍中嵇绍 晋黄门枣据 126
晋中书张载 晋司隶傅玄 晋太仆傅咸 魏侍中缪袭 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130
晋骠骑王济 晋征南将军杜预 晋廷尉孙绰 晋征士许询 133
晋征士戴逵 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136
宋尚书令傅亮 137
宋记室何长瑜 羊曜璠 宋詹事范晔 138
宋孝武帝 宋南平王铄 宋建平王宏 141
宋光禄谢庄 142
宋御史苏宝生 宋中书令史陵修之 宋典祠令任昙绪 宋越骑戴法兴 143
宋监典事区惠恭 145
齐惠休上人 齐道猷上人 齐释宝月 147
齐高帝 齐征北将军张永 齐太尉王文宪 150
齐黄门谢超宗 齐浔阳太守丘灵鞠 齐给事中郎刘祥 齐司徒长史檀超 齐正员郎钟宪 宋诸暨领颜测 齐秀才顾则心 152
晋参军毛伯成 宋朝清吴迈远 齐朝请许瑶之 155
齐鲍令晖 齐韩兰英 157
齐司徒长史张融 齐詹事孔稚圭 160
齐宁朔将军王融 齐中庶子刘绘 162
齐仆射江祏 164
齐记室王屮 齐绥建太守卞彬 齐瑞溪令卞铄 165
齐诸暨令袁嘏 166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 梁中书郎范缜 167
齐秀才陆厥 169
梁常侍虞羲 梁建阳令江洪 170
梁步兵鲍行卿 梁晋陵令孙察 172
钟嵘《诗品》序文概述 174
各品序文内容要点 174
序文内容综述 175
钟嵘《诗品》辨释 178
前言 178
上篇 180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180
厥义敻矣 182
踵武前王 183
文约易广 184
故诗有三义焉 186
文已尽而意有余 189
因物喻志 191
直书其事,寓言写物 193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194
汉妾辞宫 195
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196
必甘心而驰骛焉 197
随者嗜欲,商榷不同 198
赏究天人 200
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 201
《团扇》短章,词旨清捷 202
情兼雅怨 203
粲溢今古 205
其源出于《古诗》。壮气爱奇,动多振绝 205
其源出于《小雅》 207
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 208
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 209
犹浅于陆机 211
故以潘胜 211
又巧构形似之言 212
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 213
钱塘杜明师 215
内无乏思,外无遗物 215
中篇 216
“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 216
尔来作者,寖以成俗 217
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219
诸英志录,并义在文,曾无品第 220
轻欲辨彰清浊,掎摭病利 221
方申变裁,请寄知者尔 222
颇有仲宣之体则 223
新奇百许篇 224
何以铨衡群彦,对扬厥弟者耶 226
其体华艳,兴托不奇 228
事同驳圣,宜居中品 228
祖袭魏文。善为古语,指事殷勤 229
至于“济济今日所”,华靡可讽味焉 234
于其哲昆,故称二陆 235
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 236
《翰林》以为诗首 237
乖远玄宗 238
虽文体未道,而鲜明紧健 240
泰机“寒女”之制,孤怨宜恨 241
戴凯人实贫赢,而才章富健 242
吾许其进,则鲍照、江淹 未足逮止 243
越居中品,佥曰宜哉 245
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 247
又喜用古事 250
可托乘后车 252
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 252
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254
驱迈疾于颜延 258
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 259
一章之中,自有玉石 261
善自发诗端,而末篇多踬 262
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朓 263
故当浅于江淹,而秀于任昉 264
但昉既博物,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 265
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 265
下篇 267
陆、谢为体贰之才 267
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 268
今既不备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 269
尝欲进《知音论》,未就 276
襞积细微,专相凌架 277
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 278
越石感乱 279
所谓篇章之珠泽、文采之邓林 280
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 281
苦言切句,良亦勤矣 281
魏白马王彪 283
亦能闲雅矣 284
晋侍中嵇绍 285
并平典不失古体,大检似 286
孟阳诗乃远惭厥弟,而近超两傅 287
熙伯《挽歌》,唯以造哀尔 288
真长、仲祖、桓、庾诸公犹相袭 293
殷不竞矣 294
亦复平美 295
以康乐与羊、何若此,而二人文辞殆不足奇 296
蔚宗诗乃不称其才,亦为鲜举矣 298
见称轻巧矣 300
然兴属闲长 300
人非文才,是愈者可嘉焉 301
颜为诗笔,辄偷定之 303
惠恭时往其安陵嘲调 304
故立休、鲍之论 305
君诚能,恐人未重,且可以为谢法曹造 305
词藻意深,无所云少 307
张景云虽谢文体,颇有古意 308
宋诸暨令颜测 309
唯此诸人传颜陆体用;固执不如颜诸暨,最荷家声 310
吴善于风人答赠,许长于短句咏物 311
未讵多也 312
思光纡缓诞放 313
齐记室王屮 314
不失雅宗 315
观厥文纬,具识丈夫之情状 316
察最幽微,而感赏至到耳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