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思科学 3
科学的探索有止境吗? 李正风 3
反思科学的世纪 李正风 7
科学世纪的哲学使命 胡新和 11
科学:一种文化 李正风 15
科学当永远是理性的事业 任元彪 19
正确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恒的话题 王金和 23
“科幻”作品对科学的思考 刘兵 26
从人类认识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的联系 刘兵 30
科学与国家利益 李正风 34
科学角色的巨变 任元彪 38
塑造20世纪科学的重要文献 李正风 44
二、徜徉科学文化 5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文关怀 李真真 51
从一段历史看对克隆技术的思考 刘兵 56
基因工程伦理的核心问题 甘绍平 60
克隆与永生 陈蓉霞 67
谁应对科学的负效应负责 李和平 71
慎待生命科学与伦理的冲突 王阳 75
科学与伦理 李和平 75
科学呼唤学术民主 雷毅 83
科学殿堂里的人们 雷毅 87
伪实验——科学界的伪科学 王阳 91
科学·职业·道德 张增一 94
关于“N 射线”的故事 任元彪 98
三、走进大科学时代 109
从晶体管的发明看战略研究 樊春良 109
争夺世界技术霸权之战 樊春良 113
大科学时代 樊春良 117
T 型车、微机和大众化产品 曹南燕 121
工业实验室:伟大的制度创新 樊春良 125
研究实验室的发展及其启示 吴彤 129
工业研究实验室:20世纪制度化的科研组织 李真真 133
面向世界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黄汉平 138
关于“曼哈顿计划”的断想 胡新和 142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启示 吴彤 149
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李建会 154
人类基因组计划 ELSI 研究的启示 任元彪 158
四、近观科学家 165
费曼作风及其对体制的挑战 刘兵 165
科学创造上的人格:不朽与悲剧 吴彤 169
独行者的平凡与伟大 吴彤 174
跨学科的通才——赫尔伯特·西蒙 曹南燕 181
格物致知思无穷 金吾伦 185
杰克·基尔比与集成电路 王克迪 190
通才取胜 黄汉平 198
希尔伯特与百年前国际数学家大会 黄汉平 202
科学界的“浮士德” 王克迪 206
五、让科学成为公众的财富 213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认识 任玉凤 213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 樊春良 221
科学技术与人口增长 王蒲生 225
公众、社会与科学精神 张增一 229
公众理解科学 任元彪 238
公众理解数学 刘晓力 246
化学与公众 任玉凤 251
避孕药具、生殖技术与家庭伦理变迁 王蒲生 255
六、愿春天不再寂静 261
愿春天不再寂静 雷毅 261
生态伦理学:一种新的道德启蒙 雷毅 265
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雷毅 269
生态学与整体性思维 雷毅 273
天使与魔鬼 王蒲生 277
汽车:消费主义的驱动器 王蒲生 281
梅开二度的自行车交通 王蒲生 285
环境保护运动的新走向 王蒲生 289
布什爽约的背后 王蒲生 293
百年物理学观念的发展 吴彤 299
七、科学大千世界 299
20世纪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李宏芳 303
量子理论的建立与物质世界的认识 王金和 杨春国 307
热寂·大爆炸·宇宙未来 周雁翎 311
心、脑、计算机、哥德尔定理 刘晓力 316
人工生命:世纪末兴起的新科学 李建会 322
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智慧的科学 李建会 326
计算机仿真实验:一场新的方法论革命 李建会 330
复杂性:正被解读和正在发生的革命 吴彤 335
百年“自组织”认识史 吴彤 339
20世纪基因发现的模式 李和平 345
互联网络:技术背后的文化与理念 黄锫坚 李正风 349
科学评价:科学研究的质量控制 李正风 353
科学研究学派与学派研究 王蒲生 357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百年 任元彪 361
生命相遇:从斗争到合作 刘鹤玲 367
八、百年诺贝尔奖 373
诺贝尔奖与科学的社会承认 李正风 373
让科学远离遗憾 雷毅 377
诺贝尔奖与科学普及 黄汉平 381
科学家的竞争与合作 韩星 385
科学不仅仅是知识 王直华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