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申小龙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9036166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语言学各主要分支的内容做了系统的阐述。

前言 1

第一章 语言与人 1

第一节 人的语言性的生物学考察 1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生理基础 2

二、人脑机制的语言功能 4

三、人与动物语言能力的本质差异 5

第二节 人的语言性的社会学考察 7

一、人的社会本质高于生物学范畴 8

二、人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差异 9

三、语言水平的交往:人与动物的分水岭 12

第三节 人的语言性的符号学考察 13

一、儿童成长的符号化历程 14

二、人的符号定义 15

第二章 语言与思维 19

第一节 语言与思维:一个老而弥新的论题 19

一、语言是不是思维的惟一载体? 19

二、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还是先后产生的? 23

第二节 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必然联系 25

一、语言是人脑先天设置的功能 25

二、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的普遍性 28

三、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社会因素 29

第三节 人类思维活动的非语言表现 31

一、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 31

二、儿童语龄前的思维的发展 32

三、人类的形象思维 33

四、人类思维的本质依然是其语言性 35

第三章 语言学 38

第一节 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39

一、语音的性质及语音研究的分类 39

二、语音研究的最小单位以及语音的标记 42

第二节 发音语音学 44

一、发音器官 44

二、发音部位 46

三、发音方法 48

四、元音的分类及元音表 51

第三节 音位及音位学 55

一、音段音位 56

二、音位系统 60

三、萨丕尔的音位理论 65

第三节 音节和超音段音位 67

一、音节结构类型、复元音和复辅音 67

二、超音段音位 69

三、汉语的音节构造 74

第四节 音系学 83

一、对象及理论发展 83

二、语音系统的分析方法 85

第五节 语音的人文性与汉语音韵的文化内涵 91

一、语音的自然感知与汉语音韵的传统研究方法 91

二、汉语音韵的文化功能 94

第四章 语义学 98

第一节 语义的性质 99

一、意义与语义 99

二、语义三角 100

三、语义的性质 101

第二节 语义系统 107

一、语义单位 107

二、语义类型 108

第三节 语义分析 110

一、传统语义分析法 110

二、义素分析法 114

三、语义场分析 117

第四节 语义的组合类型 121

一、语义格系统 121

二、共现与语义指向 124

第五章 语法学 129

第一节 语法概述 129

一、语法是什么? 129

二、语法和语法理论 130

三、语法单位 131

四、语法的内容 132

第二节 构词法:词的组合系统 133

一、语素的确认 133

二、词的确认 134

三、语素的分类 135

四、构词法 137

五、词的结构类型 139

第三节 词类:词的聚合系统 140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 140

二、词类的层次系统 142

三、词性和兼类 143

第四节 句法结构 144

一、短语和句法结构 144

二、句法结构的意义类型 145

三、句法结构的结构层次和直接成分 146

四、句法歧义 147

五、句法结构的构造手段 148

六、短语的功能类型 150

第五节 句子结构 151

一、词、词组与句子的区别 151

二、句子的结构类型 155

三、句子的功能类型 161

第六章 语用学 172

第一节 言语行为 172

一、言语行为的分类 172

二、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173

三、言语行为与句类的关系 175

一、会话含义 177

二、语境 177

第二节 会话含义和会话合作原则 177

三、会话合作原则 178

四、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义的推导 179

第三节 会话中的礼貌原则 183

一、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183

二、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186

三、礼貌原则的特征 187

第四节 指示语 189

一、指示和指示语 189

二、指示语的用法 190

三、指示语的分类 192

一、预设和蕴含 198

第五节 预设 198

二、预设的种类 200

三、预设和信息获取 203

第六节 语用学研究现状 204

一、新格赖斯语用学 204

二、关联理论 206

三、语用学的扩张 207

第七章 修辞学 210

第一节 修辞与交际 210

一、修辞观 210

二、交际和交际效果 211

三、交际中的信息传输 212

一、修辞的语言性 214

第二节 修辞的综合性 214

二、修辞的文化性 219

三、修辞的文化性 222

四、修辞的心理性 227

第三节 修辞的基本规律 230

一、语境适应律 230

二、语辞调整律 234

第八章 文字学 239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 239

一、文字是相对独立于语言的符号系统 239

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241

一、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外部原因 244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244

二、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内部原因 249

第三节 文字的结构 254

一、文字的形体结构 254

二、文字的结构方式 257

第四节 文字的功能 259

一、文字的信息处理功能 259

二、文字的美学功能 260

三、文字的结构功能 261

四、文字的文化功能 263

第九章 语言与认知 267

第一节 语言的产生 267

一、构思阶段 268

二、转换阶段 269

三、执行阶段 270

第二节 语言的认知 271

一、语音认知 272

二、词语认知 274

三、句子理解与认知 277

第三节 语言理解的认知策略 280

一、语义策略 280

二、词序策略 286

三、句法策略 288

一、从“认识论转向”到“语言论转向” 294

第一节 语言的凸现 294

第十章 语言与文学 294

二、人的符号化与隐喻 296

三、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人文性” 297

第二节 语言的人文特质:隐喻性 298

一、隐喻的浮现 298

二、什么是隐喻 301

三、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 304

四、诗,语言中的语言 307

五、诗意的汉字 310

六、汉语词汇的隐喻 314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特点:陌生化 317

一、文学与惊奇感 317

二、陌生化与文体演变 320

三、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323

第四节 中国文学的语言天赋 329

一、格律诗,古汉语文学的典型样式 332

二、中西语言的句法特征和小说结构 335

三、诗意的散文化小说 337

第十一章 世界的语言及其类型 344

第一节 世界语言简介 344

一、世界语言概况 344

二、几种主要语言简介 345

第二节 语言的谱系分类 352

第三节 语言的结构分类 354

二、屈折语 355

一、孤立语 355

三、粘着语 356

四、多式综合语 356

第四节 世界主要语系 357

一、印欧语系 357

二、汉藏语系 359

三、乌拉尔语系 359

四、阿尔泰语系 360

五、亚-非语系 361

六、高加索语系 362

七、达罗毗荼语系 362

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362

九、南亚语系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