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灵感的历史渊源 1
第一节 灵感(顿悟)萌发于原始思维 1
第二节 灵感一词源于古希腊 8
第三节 灵感是闪烁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瑰宝 15
第二章 中国古代灵感说 24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感兴说” 24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神思说” 29
第三节 唐宋时期的“妙悟说” 37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的“意境说” 42
第三章 灵感观的演变与发展 49
第一节 中西方古代灵感观 49
第二节 H·奥斯本的灵感观 60
第三节 钱学森的灵感观 68
第四章 灵感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 78
第一节 灵感思维作为一种基本思维形式的哲学依据 78
第二节 灵感思维作为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85
第三节 灵感思维形式的确立是思维规律的新进展 93
第四节 灵感思维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 101
第五章 灵感思维的本质 111
第一节 灵感发生状态的多样性 111
第二节 灵感思维的本质 125
第三节 灵感思维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133
第六章 灵感与潜意识 139
第一节 科学地认识潜意识 140
第二节 重新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 145
第三节 潜意识酝酿非逻辑思维 156
第七章 灵感思维的特征 162
第一节 灵感思维的突发性特征 162
第二节 灵感思维的瞬息性特征 171
第三节 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 179
第八章 灵感发生的基础 189
第一节 灵感发生的实践基础 189
第二节 灵感发生的非线性基础 194
第三节 灵感发生的脑科学基础 201
第一节 灵感发生的基本原理 214
第九章 灵感发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14
第二节 揭示灵感发生规律的原则 219
第三节 灵感发生的基本规律 223
第十章 灵感发生系统的机制模型 231
第一节 灵感发生系统的序列链模型 231
第二节 灵感发生系统的宏观控制模型 239
第三节 灵感发生系统的微观激发模型 242
第四节 灵感发生系统的机器控制模型 247
第十一章 诱发灵感的方法 250
第一节 追捕热线法 251
第二节 暗示右脑法 252
第三节 寻求诱因法 254
第四节 搁置问题法 256
第五节 西托梦境法 258
第六节 养气虚静法 260
第七节 追踪记录法 261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心理、形式和环境的系统整合 263
第十二章 灵感与创造性思维 263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发生机制——自觉意识和非自觉意识的交融 267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274
第四节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278
第十三章 灵感与智力开发 281
第一节 智力和智力结构 281
第二节 智力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286
第三节 发明创造是智力开发的标志 291
第一节 信息时代对人脑的挑战 299
第十四章 灵感与人脑潜能 299
第二节 人脑潜能尚待开发 304
第三节 开发人脑潜能的方法 306
第十五章 非逻辑思维与智能机 313
第一节 非逻辑思维 313
第二节 人类智能模拟 318
第三节 非逻辑控制与未来智能机 323
第四节 恩格斯的预言与未来智能机 327
附录“无意识”的闪现 332
参考文献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