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知识的公共性问题的意义 1
二、既往理论的进展与缺陷 4
三、本书如何解决、克服现有理论的缺陷 9
四、本书的基本方法与结构 14
第一章 主体性哲学的局限 17
一、近代以来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兴起及其合理性和困境 17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体性哲学到主体性哲学 26
第二章 20世纪西方哲学对主体性哲学的超越 29
一、分析哲学对主体性哲学的半截子超越 29
二、后期分析哲学的进展 42
三、胡塞尔现象学的意义 55
四、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人的有关贡献及局限 61
五、布迪厄等人的贡献及局限 79
六、后现代主义的偏颇 86
七、小结 9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论立场 93
一、走向马克思主义现代实践哲学理路 94
二、现代实践哲学认识论的理论方式 115
第四章 从实践的主体间性维度看知识的公共性 136
一、主体间性为实践不可或缺的维度 136
二、从实践的主体间性维度看知识的公共性 143
第五章 公共性基础上对认识论之重构 159
一、知识的本质 168
二、知识的诸因素 183
三、知识的现实构成 193
四、重构超越客观性与协同性的真理观 197
五、认识的发展过程 219
结束语 226
附录: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理路之反思 230
主要参考文献 242
后 记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