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üTTE工程技术基础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3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Horst Czichos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111051041
  • 页数:1204 页
图书介绍:

1基本概念 F 1

E工程力学 E 1

固体力学 E 1

1运动学 E 1

1.1点的运动学 E 1

1.1.1位置,位置坐标 E 1

1.1.2速度,加速度 E 1

F工程热力学 F 1

1.1材料循环 D 1

1.1能量和能量的形式 F 1

1.1.1热力学第一定律 F 1

1.1.2热力学第二定律 F 1

G电工技术 G 1

网络 G 1

1电路 G 1

1.1电荷与电流 G 1

1.1.1元电荷 G 1

1.1.2 电流 G 1

1概论 D 1

D工程材料 D 1

11.3.2金属在酸中的溶解 CA 1

11.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CA 1

1.3摩尔质量 C 1

1.2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 C 1

1.1.3倍比定律 C 1

1.1.2定比定律 C 1

1.1.1质量守恒定律 C 1

1.1化学计量基本定律 C 1

1化学计量 C 1

C化学 C 1

1.3国际单位制 B 1

1.2基本量与基本单位 B 1

1.1物理量 B 1

1物理量与单位 B 1

B物理 B 1

1德国的标准化 L 1

附1原书目录 附 1

2企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式 O 1

1企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O 1

O企业经济学 O 1

1.3德国专利局和欧洲专利局 N 1

1.2技术信息 N 1

1.1技术保护权 N 1

1专利事业的意义 N 1

N专利事业 N 1

2.1司法管辖权 M 1

2诉讼法 M 1

1实体法:概况 M 1

M法律 M 1

1.2德国标准化研究所 L 1

1.1标准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优化手段 L 1

H测量技术 H 1

L标准化 L 1

1.1.2经济上的寿命周期 K 1

1.1.1技术上的寿命周期 K 1

1.1产品的寿命阶段 K 1

1产品生成 K 1

K开发和设计 K 1

J工程信息学 J 1

1.3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的区别 I 1

1.2框图 I 1

1.1 自动控制技术的归类 I 1

1导论 I 1

Ⅰ自动控制技术 I 1

1.1.2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任务 H 1

1.1.1测量系统和测量链 H 1

1.1概述 H 1

1测量技术基础 H 1

目录 1

Ⅰ 数学 A 1

1.1.1集合论的基本概念 A 1

运算 A 1

1.1集合 A 1

1集合,逻辑 A 1

1.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集合的 1

A数学与统计 A 1

1.2.3电位 G 2

1开关组合电路 J 2

1.1信号连接与耦合 J 2

1.2刚体运动学 E 2

1.2.1角位置,坐标变换 E 2

1.2.1意义 K 2

1.2.2基础 K 2

1.2.3进程 K 2

1.2.4电压源 G 2

3根本性决策 O 2

1.2.2二端网络接收的能量 G 2

1.2.1 电压定义 G 2

1.2能量与电压,功率 G 2

1.1.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G 2

1.3 DIN标准制订程序和法律意义 L 2

2.2诉讼程序和法院督促还债程序 M 2

2.3强制执行和破产 M 2

1.2联结的特性,特殊集合 A 2

1.4专利统计 N 2

1.2产品规划 K 2

1.4自动控制系统举例 I 2

2材料结构 D 2

1.4混合相的定量表述 C 2

1.4.1质量分数wi C 2

1.2工程材料的分类 D 2

1.2测量环节的传递特性 H 2

1.2.1测量环节的静态特性曲线 H 2

1.2.2测量环节的动态传递特性 H 2

2.1 固体结构原理 D 2

1.4.2摩尔分数xi C 2

1.4.3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ci C 2

数字系统 J 2

3.1.2企业选址 O 2

3.1.1企业创建决策的影响因素 O 2

3.1企业的创建 O 2

1.5化学式 C 2

2.1国际标准化 L 3

2国际标准化和西欧标准化 L 3

1.2.3传递环节的试验函数和过渡函数 H 3

2.2西欧标准化 L 3

2.4刑事诉讼和行政罚款诉讼 M 3

3合同与责任 M 3

3.1买卖合同与加工承揽合同 M 3

3.2建筑合同 M 3

1.3逻辑,布尔代数 A 3

1.6化学方程式 C 3

1.7化学计算 C 3

1.2基本方程 F 3

1.2.1 内能 F 3

1.2.2 比状态参数,摩尔状态参数和分摩尔状态参数 F 3

1.2.5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G 3

1.3 电阻 G 3

1.3.1欧姆定律 G 3

1.3.2 电阻率与电导率 G 3

11.5.3惰性(不活泼)与非惰性 3

1.3.1 一般进程 K 3

1.3 产品开发 K 3

2模型和系统特性 I 3

2.1 数学模型 I 3

11.8电解,法拉第定律 CA 3

1.7.2容量分析 C 3

1.7.1重量分析 C 3

(活泼)金属 CA 3

2.1专利性的先决条件 N 3

2.1.1技术发明 N 3

2.1.2新颖性 N 3

2专利 N 3

2.1.3发明高度 N 3

3.2企业的成长发展 O 3

.3.4.1企业的法律形式 O 3

3.4企业的章程 O 3

3.3企业的结束 O 3

2.2专利的申请 N 4

3.3设计和工程合同 M 4

2.1.4工业应用可能性 N 4

3.4国际工业设备合同 M 4

2.3批准程序 N 4

2数,映射,序列 A 4

2.1实数 A 4

2.1.1数集,平均值 A 4

2.1.2乘幂,方根,对数 A 4

1.7.3燃烧过程 C 4

2.2微观结构 D 4

3.4.2参与决策权 O 4

3.2合理化 L 4

1.2.3内能的勒让德变换 F 4

3.1术语 L 4

1.2.5二阶传递环节的频率特性 H 4

1.2.4一阶传递环节的频率特性 H 4

12.1第Ⅰ主族:碱金属 CA 4

2.3.1对显而易见性的审查和公开 N 4

2.3德国标准中采纳的国际标准 L 4

3标准化的成果 L 4

3.5租约和租赁 M 4

2.2.1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I 4

2.2系统特性 I 4

2.2玻尔原子模型 C 4

1.2.2角速度 E 4

2.1卢瑟福原子模型 C 4

2原子结构 C 4

2.3.2乘幂,方根 A 5

2.3.1基本运算,坐标表示 A 5

1.3 平衡 F 5

2.3复数 A 5

1.3.1极值条件 F 5

1.3.2必要的平衡条件 F 5

2.3电离能、电子亲和势 C 5

2.4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C 5

2.4.1 ψ函数 C 5

2.4.2氢原子的薛定锷方程 C 5

Ⅰ 质点与质点系 B 5

2运动学 B 5

2.1直线运动 B 5

1.3.3电阻与温度系数 G 5

1.2.6二阶传递环节的阶跃响应 H 5

3.5企业合并 O 5

2.2.4连续工作的系统和离散工作 5

2.2.3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 I 5

统 I 5

2.2.2集总参数系统和分布参数系 5

2.2进位制 A 5

4经济法 M 5

3.6责任和损失赔偿 M 5

2.4材料种类 D 5

2.3材料表面 D 5

的系统 I 5

3.4人机工程学 L 5

3.3安全 L 5

2.3.2对专利性的审查 N 5

2.4异议程序 N 5

2.5保护期限,年费和放宽支付条件 N 5

2交流 G 6

3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描述 I 6

2.1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描述 G 6

2.2周期函数的平均值 G 6

2.2.5确定变量系统和随机变量系统 I 6

2.2.8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 I 6

2.4.4多电子体系 C 6

2.4.3氢轨道的图形 C 6

2.2.7稳定系统和不稳定系统 I 6

1.2.7二阶传递环节的频率特性函数 H 6

3.1采用微分方程的描述 I 6

2.4区间 A 6

3.1.1电路系统 I 6

3.1金属材料的生产 D 6

1.3.2因产品而异的进程 K 6

2.5映射,序列与级数 A 6

2.5.1映射,函数 A 6

3金属材料的生产 D 6

1.2布尔代数的作用 J 6

4职能性决策 O 6

4.1.2生产 O 6

4.1.1采购 O 6

4.1实物系统 O 6

2.2.6因果系统 I 6

3.6保护消费者利益 L 6

34.2特殊的迭代法 A 6

5.5版权法 M 6

5.4共同管理和共同决定法 M 6

5.3休假 M 6

5劳动法 M 6

5.1法的渊源 M 6

12.3.2铝 CA 6

3.7环境保护 L 6

2.8专利权的效力 N 6

1.3.3稳定性条件和相分解 F 6

2.7关于专利和许可协议的支配 N 6

3.5质量保证 L 6

2.6无效程序 N 6

5.2雇员保护法律 M 6

6.3行政诉讼程序 M 7

3.8信息技术——开放式互联系统通信 L 7

2.3.1伽利略变换 B 7

2.4矢量图 G 7

电流 G 7

6.2普通行政管理法 M 7

6.1行政管理机构 M 7

6行政管理法 M 7

2.7原子核的结构 C 7

2.6电子构型的图示 C 7

2.5能级次序 C 7

2.3等速平移相对运动 B 7

2.2圆周运动 B 7

3.2金属的分类 D 7

3.3钢铁材料 D 7

3.2欧洲程序 N 7

1.3.1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H 7

1.3测量误差 H 7

1.2.8高阶测量环节的特征量 H 7

7税款和社会保障 M 7

3.1.2机械系统 I 7

3.1.3热力系统 I 7

1.2.3角加速度 E 7

1.3点做相对运动时的运动学 E 7

3欧洲专利法 N 7

3.1欧洲专利的申请 N 7

2.3电阻,线圈和电容器中的交流 7

6.4特殊行政管理法 M 7

4.1.3销售 O 7

2.5.2序列与级数 .A 7

4.2财务系统 O 7

2.5.3级数的乘幂 A 8

3.3.1铁碳状态图 D 8

1.5热力学平衡方程 F 8

1.3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用的开关组合电路 J 8

3矩阵与张量 A 8

2.1功能关系 K 8

3.9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CAE,C.AD,CIM) L 8

4.3社会系统 O 8

4.3.1企业的组织形式 O 8

1.4运动的自由度,运动学的约束 E 8

参考文献 L 8

2技术产品的结构 K 8

2.1.1概述 K 8

1.4热力学温度的测量 F 8

2.6复数有效值的基尔霍夫定律 G 8

3.2.1过渡函数 I 8

3.3被批准的欧洲专利 N 8

3.4欧洲专利的优点和缺点 N 8

4 (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 N 8

4.1专利合作条约的申请 N 8

4.2专利合作条约的程序 N 8

8数据保护 M 8

9能源法 M 8

10环境保护 M 8

1.3.2误差定义、误差曲线和误差分量……………………………H1.3.3线性误差和容许误差极限 H 8

2.3.2洛伦茨变换 B 8

2.5电抗与导纳 G 8

3.2采用特殊输出信号的描述 I 8

3线性网络 G 8

3.1阻抗网络 G 8

3.1.1混联电路 G 8

4.1.1路易斯模型 C 8

4.1原子键 C 8

4化学键 C 8

3.2某些性质的周期性 C 8

3.1周期系的结构 C 8

3元素周期系 C 8

3.1矩阵 A 8

3.1.1符号,一些特殊矩阵 A 8

3.1.2桥式电路 G 9

参考文献 M 9

3.1.2演算 A 9

4.3.2人事管理 O 9

3.2.2权函数 I 9

3.2.3卷积分 I 9

3.3 状态空间描述 I 9

3.3.1单变量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I 9

3.3.2热处理 D 9

1.3.5随机测量值的离散分布函数 H 9

5.2新颖性和发明高度 N 9

1.6开放铰链的运动学 E 9

1.5虚位移 E 9

5.1可获得保护的发明 N 9

2.3.3相对论的运动学 B 9

2.1.2 专门功能 K 9

1.5.1物量平衡和质量平衡 F 9

5.3申请和登记 N 9

5实用新型 N 9

4.3优点和缺点 N 9

1.3.4影响量和影响效应 H 9

1.5.2能量平衡 F 9

2.2作用关系 K 10

2.2.1 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 K 10

3.3.4铸铁 D 10

5.4实用新型的效力和有效期 N 10

2.2.2几何和物料特征标志 K 10

6雇员发明法 N 10

3.1.3矩阵的范数 A 10

1.3.7高斯误差概率 H 10

2.1.1力,力矩 E 10

4.1.2分子轨道 C 10

3.3.2多变量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I 10

2.4直线加速相对运动 B 10

2.5旋转相对运动 B 10

1.3.6正态分布 H 10

3.3.3钢 D 10

2刚体静力学 E 10

6.2申请和要求 N 10

2.1基础 E 10

3.1.3星-三角变换 G 10

6.1 自由发明和约束发明 N 10

4.3.3员工领导 O 10

3.2.1叠加定理 G 11

4.1.3杂化作用 C 11

4.2离子键 C 11

3.2线性网络中电流与电压的计算 G 11

4.2傅里叶变换 I 11

4.1拉普拉斯变换 I 11

4线性连续系统的频域描述 I 11

4.4.1企业的信息系统 O 11

1.5.3熵平衡,伯努利方程 F 11

6.3雇主的义务 N 11

6.4报酬要求 N 11

3力和动量 B 11

3.1惯性定律 B 11

3.2 力的定律 B 11

4.4.2企业外部会计制度 O 11

6.5纠纷 N 11

4.1.4 电负性 C 11

力 E 11

2.1.3力的分解 E 11

2.1.2等效力系 E 11

3.2.2有源二端等效网络 G 11

4.4信息系统 O 11

1.3.8 正态概率纸 H 11

1.3.9随机误差的传递 H 11

3.2行列式 A 11

1.3.10系统误差的传递 H 11

2.1.4具有共同作用点的力的合 11

3.3.1矢量的性质 A 11

3.3矢量 A 11

2.1.1串联结构 H 12

3.3.2基 A 12

2.1测量信号处理的结构措施 H 12

2.5对技术产品的一般追求目标 K 12

2.1.2并联结构 H 12

4.3金属键 C 12

4.2.3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C 12

4.2.2波恩-哈伯循环 C 12

4.2.1晶格能 C 12

2测量系统或装置的结构 H 12

1.4用于数据编码、译码和存储的开关组合电路 J 12

2.1.5力系的简化 E 12

3.2.3回路和节点分析法 G 12

1.6.1稳定的能量转换器的示例:循环过程 F 12

参考文献 N 12

2.3组合关系 K 12

2.4系统关系 K 12

3.4非铁金属及其合金 D 12

3.2.1重力 B 12

1.6能量转换 F 12

4.3传递函数的概念 I 12

3.2.2弹簧力 B 12

.4.3.1定义 I 12

4.3.2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I 12

4.3.3传递函数的计算 I 12

2.1.6 平面力系 E 12

5.1.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定 13

3.1.2系统工程学处理 K 13

3.2.3摩擦力 B 13

4.4.3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O 13

3.3 反作用定律 B 13

3.3.1 弹性变形引起的力 B 13

5.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 13

2.6应用 K 13

3设计方法 K 13

3.1一般求解方法 K 13

3.1.1一般求解过程 K 13

5.1理想气体 C 13

5气体 C 13

4.4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C 13

2.1.7重心,质量中心 E 13

形式 C 13

4.3.4传递函数G(s)和状态空间描述的关系 I 13

4.3.5复数G平面 I 13

4.4频率特性函数 I 13

4.4.1定义 I 13

3.4.1铝 D 13

3.4.2镁 D 13

2.1.3闭环结构 H 13

3.3.3内积或无向积 A 13

3.3.4外积或有向积 .A 13

3.4等效原理:重力和惯性力 B 14

构化 K 14

3.3.2两自由体之间的力(“内 14

力”) B 14

4.4.3频率特性函数的伯德图描述 I 14

3.1.3问题的结构化和系统的结 14

5.2.2范德瓦耳斯方程,临界点 C 14

3.3.5混合积,多重积 A 14

3.4张量 A 14

3.4.1 n阶张量 A 14

5.2.1维里方程 C 14

4.4.2频率特性极坐标图 I 14

5.2真实气体 C 14

3.4.3钛 D 14

3.4.4铜 D 14

3.4.5镍 D 14

2.3.1有用信息量的提高 H 14

2.3数字仪器系统的结构 H 14

2.2调制原理 H 14

2时序逻辑电路 J 14

1.6.2各种形式能量的利用价值 F 14

2物质的形态 F 15

2.1.1理想气体 F 15

4.1 坐标 A 15

4.1.4面积坐标 A 15

4初等几何 A 15

3.4.2张量的运算 A 15

2.1纯物质 F 15

2.3.2带有分散智能部件的微电子系统的结构 H 15

3.5.2科氏加速度 B 15

3.5.1向心力和离心力 B 15

3.5旋转时的惯性力 B 15

4.1.2笛卡尔坐标系 A 15

4.1.3极坐标 A 15

4.1.1坐标,基 A 15

3.2.1偏重于直觉的方法 K 15

3.3四端网络 G 15

4.5.1 比例元件 I 15

4.5.2积分元件 I 15

4.5.3微分元件 I 15

4.5.4一阶滞后元件 I 15

3.4.6锡 D 15

3.4.7锌 D 15

3.4.8铅 D 15

3.5金属玻璃 D 15

3.6转动力矩和平衡 B 15

3.3.1导纳形式的四端网络方程 G 15

4.5基本传递元件的特性 I 15

2.1信号延迟和信号存储 J 15

3.1.4一般辅助工具 K 15

3.2方案设计的方法 K 15

作用” E 16

4.2.1串联振荡电路 G 16

2.1.11刚体的平衡条件 E 16

2.1.10主动力和反力 E 16

3.1.4传感器信号的形式 H 16

2.1.9内力和外力 E 16

3.1.3对传感器的要求 H 16

3.1.2测量效应和影响效应 H 16

3.1.1传感器的任务 H 16

3.1传感器概述 H 16

3被测量的检测器 H 16

4.1.7球坐标 A 16

2.1.8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 16

4.1.6柱坐标 A 16

4无机非金属材料 D 16

4.1无机天然材料 D 16

4.2.2并联振荡电路 G 16

4.2简单振荡电路 G 16

4.1相位共振与大小共振 G 16

4振荡电路 G 16

3.3.3链式四端网络 G 16

3.3.2阻抗形式的四端网络方程 G 16

4.1.5体积坐标 A 16

6.2液体的结构 C 16

3.3 结构设计方法 K 16

3.3.1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律 K 16

3.7动量矩 B 16

6液体 C 16

6.1液体的分类 C 16

3.2.2偏重于逻辑推理的方法 K 16

参考文献 O 16

6.3液态水的性质 C 17

6.4玻璃 C 17

3.2测量几何量和运动量的传感器 H 17

2.1.14势力,势能 E 17

2.1.13功,功率 E 17

3.2.1变阻器式位移和角度传感 17

2.1.12截面原理 E 17

4.5.5二阶滞后元件 I 17

4.5.6传递元件的带宽 I 17

3.3.2结构设计原理 K 17

器 H 17

3.2.2电感式位移和长度传感器 H 17

2.2寄存器传输和数据存储 J 17

4.3线圈有损耗的并联振荡电路 G 17

4.2.4 (频)带宽(度) G 17

升高 G 17

4.2.3串联振荡电路中的电压 17

4.2.1平面上的直线 A 17

4.2曲线、平面与二次曲面 A 17

4.2 碳和石墨 D 17

4.3陶瓷材料 D 17

4.3.1陶瓷材料的生产 D 17

4.111 加速度功,动能 B 17

4.3.2硅酸盐陶瓷 D 17

3.8动量矩守恒定律 B 17

4功和能 B 17

7.1.1 晶胞 C 18

3.2.3 电容式位移和高度传感器 H 18

4.4.1无损串联及并联振荡电路 G 18

7.2 晶体中的键合状态 C 18

7.1.2 晶系 C 18

2.1.15虚功,广义力 E 18

7.1 晶体 C 18

7固体 C 18

4.2.2空间里的平面 A 18

4.4.2无损振荡电路的组合 G 18

2.2.1支座反力,支座的阶 E 18

2.2支座,铰链 E 18

2.1.16虚功原理 E 18

4.4电抗二端网络 G 18

4.2势能,提升功和应力功 B 18

3.2.4磁性传感器 H 19

2.2.2静定支座 E 19

4.2.4二次曲线 A 19

3.3.3 结构设计准则 K 19

4.5.7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 19

系统 I 19

5.2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G 19

5.1.3导线的负荷能力 G 19

5.1.2功率匹配 G 19

4.4非保守力的能量定律 B 19

4.3保守力的能量守恒 B 19

4.3.3氧化物陶瓷 D 19

5.2.1有功、无功和视在功率 G 19

4.3.4非氧化物陶瓷 D 19

7.2.1金属晶体的结构 C 19

3.2.5编码式位移和角度传感器 H 19

2.1.2不可压缩流体 F 19

4.2.3空间里的直线 A 19

5.1.1效率 G 19

5.1直流回路中的功率 G 19

5线性电路中的功率 G 19

5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特性 I 20

7.2.2离子型晶体的结构 C 20

7.2.3共价型晶体 C 20

2.3桁架 E 20

2.2.3支座反力的计算 E 20

2.3.1静定性 E 20

7.2.4由复杂的键型组成的晶体 C 20

2.1.3真实流体 F 20

4.4玻璃 D 20

5.1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I 20

5.2控制系统的稳态特性 I 20

4.6.1胶凝材料 D 20

4.5相对论的动力学 B 20

4.6建筑材料 D 20

3.2.8转速传感器 H 20

3.2.7激光干涉仪 H 20

3.2.6增量式传感器 H 20

4.5玻璃陶瓷 D 20

面法 E 21

2.3.3节点截面法 E 21

2.3.2零杆 E 21

2.3.4用于平面桁架的里特尔截 21

2.3.5虚功原理 E 21

6.1 电路符号 G 21

4.2.5二次曲面 A 21

5.1简谐运动的运动学 B 21

5振动 B 21

2.3用于数据处理的时序电路 J 21

8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平衡 C 21

2.3.6杆件互换法 E 21

6.2.2无损变压器 G 21

的应用 C 21

8.2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 21

8.1.2反应进度 C 21

8.1.1热力学体系的分类 C 21

8.1基础知识 C 21

7.3真实晶体 C 21

8.2.1热力学第一定律 C 21

6.2.3无损耗与无漏磁变压器 G 21

6.2.1变压器方程 G 21

6变压器 G 21

6.2空心变压器 G 21

5.2.2有功功率的匹配 G 21

5.2无阻尼的简谐振子(或振荡器) B 22

5.3 PID控制器及其变型 I 22

3.2.9加速度传感器 H 22

6.2.5漏磁系数与耦合系数 G 22

4.6.2 水泥 D 22

4.6.3 混凝土 D 22

8.2.4赫斯定律 C 22

8.2.3反应焓 C 22

2.4.3重索 E 22

8.2.2反应能 C 22

5.2.1机械简谐振子 B 22

4.7地表材料 D 22

2.4.2重链条 E 22

3.4.1组合系列 K 22

6.2.6四端等效电路 G 22

6.2.7二端等效电路 G 22

2.4平面索和链 E 22

6.2.4理想变压器 G 22

4.3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A 22

3.4组合结构 K 22

2.4.1受集中载荷的无自重索 E 22

2.2.1理想气体混合物 F 23

5.1天然有机物质 D 23

2.2混合物 F 23

3.3测量机械载荷的传感器 H 23

3.3.2用应变片测量力 H 23

2.4用于程序控制和程序控制数据处理的时序电路 J 23

3.3.1用应变片测量应变 H 23

5.1.2 纤维 D 23

5.1.1木材和木制品 D 23

5有机物质,聚合材料 D 23

3.4.3分解组合方式 K 23

8.2.6反应焓与温度和压力的关 23

7.1对称三相发电机的电压 G 23

2.4.4受集中载荷的重索 E 23

2.4.5旋转索 E 23

2.5库仑摩擦力 E 23

3.4.2组合体 K 23

8.2.5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C 23

7三相交流 G 23

2.5.1静止摩擦力 E 23

系 C 23

6.3铁心变压器 G 23

3.3.3用应变片测量压力 H 24

2.2.2气体-蒸汽混合物,湿空 24

气 F 24

2.5.2滑动摩擦力 E 24

3.3.4用应变片测量转矩 H 24

7.3对称三相系统 G 24

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C 24

8.3.3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势 C 24

5.3聚合材料的生产 D 24

5.2纸张和纸板 D 24

7.2发电机与用电器中心点之间的 24

电压 G 24

和振动能量 B 24

5.2.2简谐振子的振动方程 24

6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I 24

6.1稳定性的定义 I 24

8.3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在 24

8.3.1基础知识 C 24

8.3.2反应熵 C 24

3.4.4集成组合方式 K 24

7.4对称发电机的不对称负荷 G 25

7.4.1星形用电器 G 25

7.4.2三角形接线用电器 G 25

3.3.5通过弹性元件的位移测量 25

2.2.3真实混合物 F 25

5.3自由阻尼振动 B 25

2.6平衡位置的稳定性 E 25

3.3.7通过振动弦测量力 H 25

压力 H 25

3.3.6通过弹性元件的位移测量 25

力 H 25

3处理器构造 J 25

8.3.4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吉布 25

6.2稳定性的代数判据 I 25

6.2.1霍尔维茨判据 I 25

6.2.2劳斯判据 I 25

5.4聚合材料的结构 D 25

斯-亥姆霍兹方程 C 25

5.5热塑性塑料 D 25

5.3.2非周期性的极限情况 B 26

3.1微程序设计和处理器结构 J 26

3.5选择方法 K 26

3.4.5联接组合方式 K 26

5.3.1周期性情况(振动情况) B 26

3.1.2动量 E 26

5.3.3非周期性情况(爬行情 26

况) B 26

3.1.3牛顿定律 E 26

3.1.1惯性系统和绝对加速度 E 26

3.1基础 E 26

3刚体动力学 E 26

8.4质量作用定律 C 26

8.4.1化学平衡 C 26

6.3.1 应用极坐标曲线图的尼奎斯特稳定判据 I 26

7.5三相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测量 G 26

3.3.8电动力平衡式天平 H 26

8.3.5相的稳定性 C 26

3.3.9压电式力传感器和压力传 26

感器 H 26

6.3尼奎斯特稳定判据 I 26

8.2.1二端网络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一些例子 G 26

8.2非线性特性曲线 G 26

8.1线性 G 26

8非线性电路 G 26

3.4.2浮体法测量流量 H 27

3.4.1差压法测量流量 H 27

3.1.5质点在加速的参考系统中 27

的动力学 E 27

3.1.6惯性矩,惯性张量 E 27

5.4.1共振 B 27

5.4受迫振动,共振 B 27

5.3.4衰减时间 B 27

3.1.4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理 E 27

3.4测量流体特征参量的传感器 H 27

6.3.2应用伯德图的尼奎斯特 27

8.4.6最小作用原理 C 27

8.4.5 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 C 27

平衡常数 C 27

8.4.4利用热化学数据计算 27

8.4.3不均相反应 C 27

8.4.2均相气体反应 C 27

4结构元件 K 27

稳定判据 I 27

线 G 27

8.2.2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曲 27

3.2指令格式,指令系统 J 28

5.6热固性塑料 D 28

5.7弹性体 D 28

3.4.3电磁感应法测量流量 H 28

3.4.4超声波测量流量 H 28

3.1.7动量矩 E 28

3.1.8动量矩定理 E 28

9.2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 C 28

9.1反应速率与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C 28

9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动力学 C 28

8.4.7耦联平衡 C 28

4.1构件联接 K 28

4.1.1功能和一般作用 K 28

4.1.2形状锁合联接 K 28

8.3两特性曲线相交的解法 G 28

8.3.1负载线与电器特性曲线 G 28

不稳定工作点 G 28

6.3.3尼奎斯特稳定判据的简化 28

形式 I 28

7根轨迹法 I 28

7.1根轨迹法的基本思想 I 28

8..3.2非线性二端网络的稳定和 28

5.5.1相同频率的振动 B 29

分子数 C 29

9.4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C 29

9.4.1一级反应时间定律 C 29

5.4.2振子的功率吸收 B 29

9.3 元反应、反应机理与反应 29

3.5.2其他电阻温度计 H 29

3.5.1铂电阻温度计 H 29

5投影 A 29

7.2绘制根轨迹的规则 I 29

3.5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H 29

3.4.6容积式流量计 H 29

3.4.5涡轮流量计 H 29

6.2纤维复合材料 D 29

6.1颗粒复合材料 D 29

6复合材料 D 29

8.3.3运算放大器的反馈 G 29

3.3采用处理器组件的处理器构造 J 29

4.1.3摩擦锁合联接 K 29

4.1.4材料锁合联接 K 29

6.1零点定理 A 30

4.2.1功能和一般作用 K 30

6一元代数函数 A 30

3.1.11能量守恒定理 E 30

3.1.10动能 E 30

8.1问题的提出 I 30

3.1.9动量矩守恒定理 E 30

4.2.2受拉—压应力的金属弹簧 K 30

8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I 30

6.3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D 30

6.4层复合材料 D 30

合法 G 30

9.5反应速率与质量作用定律 C 30

8.4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作图综 30

5.5.2不同频率的振动 B 30

9.4.2二级反应时间定律 C 30

4.2弹簧 K 30

4.1.5一般应用准则 K 30

9.6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C 31

9.7链反应 C 31

9.8爆炸 C 31

3.1.12功的定理 E 31

4.2.3受弯曲应力的金属弹簧 K 31

3相平衡 F 31

9.1线路的微分方程和解 G 31

9线路 G 31

4.2.4受扭转应力的金属弹簧 K 31

电磁场 G 31

8.5分段线性化求解 G 31

3.2陀螺力学 E 31

8.2.2误差积分准则 I 31

3.5.4辐射温度计 H 31

8.2时域设计 I 31

8.2.1动态性能指标 I 31

3.5.3热电偶 H 31

3.4 32位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J 31

6.5表面处理技术 D 31

7.1.1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D 32

8.2.3平方误差积分指标 I 32

9.9.4哈伯-博施法 C 32

9.9.3非均相催化作用 C 32

9.9.2均相催化作用 C 32

9.9.1基础知识 C 32

9.9催化作用 C 32

5.6.1耦合摆 B 32

5.6耦合振子 B 32

3.1.1 p,v,T平面 F 32

3.1纯物质的相平衡 F 32

4.2.6气体弹簧 K 32

9.3线路方程式 G 32

9.2线路的特征量 G 32

4.2.5橡胶弹簧 K 32

7工程流体 D 32

7.1.2粘度和粘度函数 D 32

3.2.1规则进动运动 E 32

7超越函数 A 32

3.2.2章动 E 32

3.2.3线性化的陀螺方程 E 32

6.2二次方程与三次方程 A 32

7.1指数函数 A 32

7.2三角函数 A 32

7.1流变学基础 D 32

计算机组织 J 33

8.2.4按最小平方误差积分确定控制器的最佳设定值 I 33

7.2液压流体 D 33

4.2.7一般应用准则 K 33

3.6.4传感器的物理模型函数 H 33

4.3联轴器和离合器 K 33

4.3.1功能和一般作用 K 33

4.3.2固定式联轴器 K 33

4.3.3回转刚性补偿式联轴器 K 33

3.1.2共存曲线 F 33

附2外国人名译名对照 附 33

9.4输入阻抗 G 33

9.5反射系数 G 33

10静电场 G 33

7.3润滑材料 D 33

3.6.2增量式测量信号处理 H 33

3.3完整多体系统的运动方程 E 33

10.2 电场强度 G 33

10.1场的标量和矢量 G 33

10.1.3电解质,电解质溶液 C 33

10.1.2溶液 C 33

10.1.1胶体 C 33

10.1分散系 C 33

10溶液中的物质与反应 C 33

3.3.1综合法 E 33

函数 H 33

3.6.3数字基本代数运算和基本 33

3.2.4进动方程 E 33

3.6.1模拟测量信号处理 H 33

3.6传感器特有的测量信号处理 H 33

8.3频域设计 I 34

3.3.3达朗贝尔原理 E 34

10.2溶液的依数性质 C 34

4.3.5操纵式离合器 K 34

4.3.4弹性联轴器 K 34

3.3.2拉格朗日方程 E 34

10.3电通量密度 G 34

10.2.2凝固点下降与沸点上升 C 34

10.2.1蒸气压下降 C 34

8.3.1闭环控制系统的频域特征参数及其与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 I 34

8.1体积载荷 D 34

8.2.5经验方法 I 34

3.1.3湿蒸汽区的饱和参数 F 34

4信息表示 J 34

4.1字符数字代码 J 34

5.6.2 N个耦合振子 B 34

8材料载荷 D 34

3.6.6传感器特性曲线的三次样条内插 H 34

3.6.5用内插法进行传感器特性曲线的标度和线性化 H 34

6粒子系统 B 34

8.3.2开环控制回路的特征参数及其与闭环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关系 I 35

10.5静电感应 G 35

10.6电容 G 35

3.6.7传感器特性曲线近似的平差准则 H 35

10.4特定电荷分布时的电位函数 G 35

3.1.4湿蒸汽的性质 F 35

7.3双曲函数 A 35

3.4.1碰撞过程的简化假设 E 35

3.4碰撞 E 35

6.1.1无外力的重心运动 B 35

6.1质点系统的重心(质量中心),动量和动量矩 B 35

10.2.3渗透压 C 35

10.3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性 C 35

8.3载荷的时变行为 D 35

8.2表面载荷 D 35

10.4溶质在两种溶剂间的分配 C 35

10.7酸与碱 C 36

4.2代码保护 J 36

3.6.8传感器特性曲线受到影响效应时的校正 H 36

3.1.5 T,s状态图和h,s状态 36

10.5作为溶剂的水 C 36

10.6 水的本征离解,水的离子积 C 36

4.3汇编语言和机器代码 J 36

10.7.1阿累尼乌斯与布仑斯惕的 36

定义 C 36

10.7特定装置的电容 G 36

9材料性能和材料特性值 D 36

9.1密度 D 36

9.2力学性能 D 36

9.2.1弹性 D 36

3.4.2多体系统的碰撞 E 36

3.4.3斜偏心碰撞 E 36

3.4.4直线正碰撞 E 36

3.2流动的多物质系统的相平衡 F 36

图 F 36

4.4.2滚动轴承和滚动导轨 K 36

4.4.1功能和一般作用 K 36

6.1.3质点系统的动量矩 B 36

4.4轴承和导轨 K 36

6.1.2在外力作用下重心的运动 B 36

4.3.6一般应用准则 K 36

8.3.4相位和幅值的校正元件 I 37

8.3.3采用伯德图方法的控制器设计 I 37

10.7.2强弱酸碱 C 37

伽玛函数 A 37

10.7.3 pH值 C 37

8.3德尔塔函数,海维赛德函数, 37

8.2旋轮线,螺旋线 A 37

8高等函数 A 37

6.2质点系统的能量 B 37

3.6.9传感器的动态校正 H 37

4测量电路和放大器 H 37

4.1.1采用测量电阻作电流-电压变换 H 37

4.1采用无放大器测量电路的信号变换 H 37

10.7.4强酸及强碱溶液的pH值 C 37

8.1三次与四次代数函数 A 37

10.9交界面上的条件 G 37

10.8能与力 G 37

4.4.3流体动压滑动轴承和滑动 37

导轨 K 37

3.4.5对摆的直线碰撞 E 37

3.5变质量物体 E 37

3.2.1相状态图 F 37

10.7.6盐溶液的pH值 C 38

11.1基本定律 G 38

11恒定电流场 G 38

4.4.4流体静压滑动轴承和滑动 38

导轨 K 38

3.6引力与卫星轨道 E 38

6.2.2质点系统的聚合能 B 38

10.7.5弱酸及弱碱溶液的pH值 C 38

8.3.5采用根轨迹法的控制器设计 I 38

4.4数据类型 J 38

律 B 38

6.2.1质点系统中的能量守恒定 38

4.1.2分压器和分流器 H 38

8.4.2特鲁哈尔-古依莱宁方法 I 38

8.4.1预先规定闭环控制系统的特性 I 38

8.4解析设计方法 I 38

6.3撞击 B 38

4.1.3直接显示的电阻测量 H 38

10.9水的硬度 C 39

12.1磁通密度 G 39

12恒定磁场 G 39

11.3交界面上的条件 G 39

11.2电阻计算法 G 39

.4.2.1电路原理的定性处理 H 39

4.2测量电桥和平衡电路 H 39

4.4.5电磁轴承和导轨 K 39

4.4.6一般应用准则 K 39

9.2.2粘弹性 D 39

.4.2.2电压平衡和电流平衡 H 39

10.8溶度积 C 39

3.7稳定性 E 39

3.2.3相平衡点的计算 F 39

3.2.2相界曲线的微分方程 F 39

6.3.1中心弹性撞击 B 39

4.5机械传动 K 40

4.5.1功能和一般作用 K 40

5.1寄存器组和处理器状态 J 40

5处理器功能 J 40

4.5.2齿轮传动 K 40

4振动 E 40

8.4.3代数设计方法 I 40

12.2磁场强度 G 40

9一元实变函数的微分 A 40

原反应 C 40

4.2.3不平衡式测量电桥 H 40

11氧化还原反应 C 40

11.1氧化值 C 40

11.2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氧化还 40

9.1极限值,连续性 A 40

12.5磁路 G 41

4.1.1单自由度系统 E 41

4.1线性本征振动 E 41

6.3.2非中心弹性撞击 B 41

4.5.4带传动 K 41

4.5.3链传动 K 41

4.2.4平衡式惠斯登电桥 H 41

12.4交界面上的条件 G 41

9.2.3强度和变形 D 41

12.3磁通 G 41

5.2寻址方式 J 41

9.2函数的导数 A 41

11.3.1燃烧过程 C 41

11.3.3 由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制备金属 C 41

11.4 电化学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 C 41

9.1非线性控制系统的一般性质 I 42

9非线性控制系统 I 42

4.5.5摩擦轮传动 K 42

4.3.1运算放大器 H 42

4.3.2运算放大器作为纯零位指示 42

放大器(平衡放大器)时的 42

参考文献 F 42

4.1.2有限多自由度的本征振动 E 42

电池的EMF C 42

11.5 电极电势,电化学电动势序列 C 42

应用 H 42

4.3测量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H 42

6.3.3非弹性撞击 B 42

5.3执行控制 J 42

4.2.5交流电桥 H 42

11.5.2利用电极电势计算电化学 42

11.5.1 阳极和阴极的定义 C 42

13.1感应定律 G 43

9.3采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 I 43

9.3.1描述函数的定义 I 43

11.6电化学腐蚀 C 43

4.3.3纯电压放大器负反馈的工作 43

原理 H 43

7.1刚体的平移和旋转 B 43

9.2.1泰勒的函数表达式 A 43

11.7由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电流 C 43

13时变磁场 G 43

4.2强迫线性振动 E 43

4.2.1单自由度系统 E 43

4.5.7一般应用准则 K 43

机构 K 43

4.5.6曲柄(铰支)机构和凸轮 43

7刚体动力学 B 43

13.3.1 自(电)感 G 44

13.3 电感 G 44

12.0氢 C 44

5.4运行模式和异常处理 J 44

12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C 44

13.3.2互(电)感 G 44

4.3.4负反馈测量放大器的四种 44

基本电路 H 44

4.4 几种典型的测量放大器电路 H 44

4.4.1具有电压输出的电流放大器作反相器 H 44

13.2磁能 G 44

4.6.2流体静压传动 K 44

4.6.1功能和一般作用 K 44

4.6流体传动 K 44

7.2旋转能,惯性矩 B 44

9.3.2用描述函数研究稳定性 I 44

9.4.1相轨迹 I 44

9.4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 I 44

4.4.2有源电桥 H 45

4.4.4静电计放大器 H 45

9.2.4蠕变和持久特性 D 45

9.2.5疲劳和疲劳强度 D 45

7.3刚体的动量矩 B 45

9.2.2利用导数求极限 A 45

9.2.3极值,拐点 A 45

4.2.2有限多自由度的强迫振动 E 45

4.4.3加法放大器和减法放大器 H 45

4.6.4一般应用准则 K 45

4.6.3液体动压传动 K 45

9.5.1李亚普诺夫直接法的基本思想 I 45

13.3.3自感和互感的计算 G 45

9.4.2应用相平面法研究继电器系统 I 45

9.5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I 45

12.2第Ⅱ主族:碱土金属 C 45

6计算机系统 J 45

4.7流体传导元件 K 46

4.7.2管道 K 46

4.7.3关闭和调节装置 K 46

7.4陀螺 B 46

9.2.6断裂力学 D 46

4.4.6有源滤波器 H 46

4.4.5精密整流 H 46

4.7.1功能和一般作用 K 46

6.1总线 J 46

4.3线性参量激励振动 E 46

13.4磁场中的力 G 46

13.3.4储能 G 46

9.6波波夫稳定判据 I 46

9.5.3求取合适的李亚普诺夫函数 I 46

10.1不定积分 A 46

12.3.1硼 C 46

9.5.2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 I 46

10一元实变函数的积分 A 46

12.3第Ⅲ主族:硼族 C 46

7.5比较平移与旋转 B 47

5.1制图 K 47

5设计工具 K 47

9.6.2波波夫稳定判据 I 47

4.4一维连续介质的自由振动 E 47

4.4.1弦,拉杆,扭杆 E 47

9.6.3波波夫不等式的几何运用 I 47

14电磁场 G 47

14.1积分形式与微分形式的麦克 47

14.3简谐变化时的麦克斯韦方程 G 47

14.2电磁场的区分 G 47

9.6.1绝对稳定性 I 47

9.2.7提高强度的措施 D 47

12.4.2 硅 C 47

4.4.7电荷放大器 H 47

4.4.8电压积分放大器 H 47

5模拟测量技术 H 47

斯韦方程 G 47

15电磁波 G 47

15.1波动方程 G 47

12.4.1碳 C 47

12.4第Ⅳ主族:碳族 C 47

5.1.2线性动圈式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 H 48

5.1模拟测量装置 H 48

5.1.1线性动圈式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 H 48

9.3热学性能 D 48

8统计力学——热力学 B 48

9.3.1热容和热导率 D 48

5.2.1基础 K 48

10线性离散系统 I 48

8.1气体分子运动论 B 48

12.5.1氮 C 48

12.5第Ⅴ主族:氦族 C 48

12.4.3锗、锡和铅 C 48

4.4.2杆的弯曲振动 E 48

5.2计算机辅助设计 K 48

6.2存储器组织 J 49

9.3.2热膨胀 D 49

10.2时域描述 I 49

15.2电磁波的激发 G 49

12.5.2磷 C 49

10.2.1积分法则 A 49

10.2定积分 A 49

10.2.2 广义积分 A 49

5.2.2用交叉线圈测量装置求商 H 49

5.2.1具有径向正弦磁场的磁心式测量装置 H 49

5.2用测量装置作函数和代数运算 H 49

5.3标准 K 49

用 K 49

5.2.2设计各阶段中计算机的使 49

8.2温度标度,气体定律 B 50

10.3 Z变换 I 50

10.4频域描述 I 50

10.4.1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 I 50

5.2.3求线性平均值和极值 H 50

5.4成本识别,价值分析 K 50

5.4.1可影响的成本 K 50

11.1极限值,连续性 A 50

11多元实变函数的微分 A 50

4.5求本征频率的近似法 E 50

4.5.1瑞利商 E 50

12.5.3 砷、锑 C 50

12.6第Ⅵ主族:硫族 C 50

12.6.1氧 C 50

15.3辐射功率 G 50

15.4相位及由此导出的概念 G 50

16能量转换原理 G 51

16.0.1能量,功率,效率 G 51

16.0基本概念 G 51

10.5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I 51

电能工程 G 51

10.4.2连续系统的z传递函数 I 51

10.5.1稳定性条件 I 51

16.0.2 电能工程的一些思考方法 G 51

5.4.3价值分析 K 51

12.7.1 氟 C 51

12.7第Ⅷ主族:卤素 C 51

12.6.2硫 C 51

4.6单自由度自治非线性振动 E 51

4.5.2里茨法 E 51

11.2导数 A 51

参考文献 K 51

12.7.2氯 C 51

5.4.2成本识别方法 K 51

5.2.4求方均根值 H 51

9.3.3熔点 D 51

13.1有机化学:概述 C 52

13.2有机分子的同分异构现象 C 52

13.2.1结构异构现象 C 52

16.1.2 电机中的能量转换 G 52

13有机化合物 C 52

12.8第Ⅷ主族:稀有气体 C 52

12.7.3溴与碘 C 52

10.5.2稳定判据 I 52

16.0.3定义 G 52

8.3 自由度,均匀分布定理 B 52

4.6.3林德斯特德计算干扰法 E 52

4.6.2简谐平衡 E 52

4.6.1最小振动法 E 52

11.2.1泰勒的函数表达式 A 52

5.2.5用电动式测量装置求乘积 H 52

5.2.6用感应计数器确定积分值 H 52

16.1.1磁场和电场中的能量密度 G 52

6.3输入输出组织 J 52

16.1机电能量转换 G 52

10.6数字控制的控制算法 I 53

10.6.1 PID算法 I 53

5.3.1电子射线管与偏转灵敏度 H 53

5.3 电子射线示波器的原理和应用 H 53

13.2.2立体异构现象 C 53

14碳氢化合物 C 53

14.1脂肪烃 C 53

14.1.1烷烃CnH2n+2 C 53

4.6.4多重尺度法 E 53

9.4安全系数 D 53

8.4真实气体,深温度 B 53

16.1.3换向器式电机 G 53

11.2.2极值 .A 53

9.4.1结构材料的安全系数 D 53

12.2二重积分 A 54

9.4.2可燃物质的安全性 D 54

14.1.2烯烃CnH2n C 54

5.3.3标准结构示波器的框图 H 54

5.3.2周期信号时间曲线的显示 H 54

10.6.2离散校正算法设计 I 54

16.1.4旋转磁场 G 54

4.7.3亚简谐、超简谐和组合共 54

12.1含参数的积分 A 54

12多元实变实函数的积分 A 54

16.1.5同步电机 G 54

振 E 54

4.7非线性强迫振动 E 54

4.7.1简谐平衡 E 54

4.7.2多重尺度法 E 54

6.4多处理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J 55

10.6.3有限过渡过程时间的校正 55

算法 I 55

11线性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I 55

9.5 电学性质 D 55

6数字测量技术 H 55

5.3.5频率补偿用的输入分压器 H 55

5.3.4 x、y运行示波器的应用 H 55

12.4三重积分 A 55

12.3广义二重积分 A 55

5材料力学,弹性力学 E 55

5.1可变形物体的运动学 E 55

5.1.1位移,应变,应变张量 E 55

5.1.2协调条件 E 55

16.1.6异步电动机 G 55

6.1数字信号的量化和描述 H 56

8.5多粒子系统的能量交换 B 56

9.6磁性 D 56

化合物 C 56

14.1.4有两个或多个双键的碳氢 56

6.2.1仙农采样定理 H 56

6.2采样定理和采样误差 H 56

6.1.2相对量化误差 H 56

6.1.1量化产生的信息损失 H 56

8.5.1体积功 B 56

12.5变数变换 A 56

16.3.2 电弧放电 G 56

16.3.1 电阻加热 G 56

16.3 电流的热效应 G 56

16.2电磁铁 G 56

5.1.3坐标转换 E 56

5.1.4主应变,应变主轴 E 56

5.1.5莫尔应变圆 E 56

14.1.3炔烃CnH2n-2 C 56

11.2单变量系统的规范型 I 56

16.4.1元电池 G 57

5.2.1 正应力和剪应力,应力张 57

5.2应力 E 57

12.6曲线积分 A 57

9.7光学性能 D 57

11.4.1闭环控制系统 I 57

11.4 状态空间线性控制系统综合 I 57

16.4 电流的化学效应 G 57

量 E 57

16.4.2蓄电池 G 57

16.5直接能量变换,光电效应,太 57

阳电池 G 57

17电能传输 G 57

17.1功率密度,电压降 G 57

11.3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I 57

6.2.2零阶外推时的频率特性 H 57

6.2.3保持电路的采样误差 H 57

5.2.3主法向应力,主应力轴 E 57

14.2脂环烃 C 57

14.3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C 57

8.5.2热 B 57

8.5.3多粒子系统的能量守恒定 57

律 B 57

5.2.2坐标转换 E 57

5.2.4主剪应力 E 57

5.2.5球形张量,应力偏量 E 57

5.2.6平面应力状态,莫尔应力 57

圆 E 57

15带有官能团的化合物 C 58

6.3时间和频率的数字测量 H 58

13.1平面曲线 A 58

13曲线的微分几何 A 58

12.7曲面积分 A 58

10.2断裂 D 58

10.1概述——材料损伤学 D 58

11.4.2控制器综合的基本思想 I 58

11.4.3模态控制 I 58

13.1.1切线,曲率 A 58

7.1操作系统 J 58

原理 H 58

17.3.1人体电流 G 58

17.3触电防护要领 G 58

17.2稳定问题 G 58

11.4.4预置极点的方法 I 58

5.3虎克定律 E 58

5.2.7体积力,平衡条件 E 58

6.3.1时间和频率数字测量的 58

10材料损伤及材料保护 D 58

7操作系统 J 58

8.6热力过程的热量 B 58

8.6.1 比热容及摩尔热容 B 58

13.1.2包络 A 59

18电能的变换 G 59

11.4.6测量问题 I 59

17.3.2防护措施 G 59

优化状态控制器 I 59

11.4.5按最小平方误差积分准则 59

10.2.1过载断裂 D 59

10.2.3热断裂 D 59

6.3.2石英振荡器 H 59

15.1脂肪烃的卤代衍生物 C 59

7.2进程、文件和输入输出管理 J 59

18.1开关 G 59

6.3.3时间的数字测量 H 59

10.2.2疲劳断裂 D 59

6.3.4频率的数字测量 H 60

6.3.5周期或频率测量时的分辨 60

力和测量时间 H 60

6.3.6倒数值的形成和多周期测 60

量 H 60

12系统识别 I 60

或可关断管 G 60

12.1系统识别的确定性方法 I 60

12.1.1拐点切线法和时间百分 60

8.6.2相转变热 B 60

15.2醇 C 60

5.4杆截面的几何量 E 60

5.4.1二次面积矩 E 60

比特征值法 I 60

10.4.1腐蚀的类型 D 60

18.2.2 由电网供电的自然换向整流器 G 60

18.2.1电力电子器件 G 60

18.2整流器,换流器,逆变器 G 60

10.3老化 D 60

10.4腐蚀 D 60

13.2空间曲线 A 60

18.2.3强迫换向的自供电整流器 60

19.1信号,信息,消息 G 61

10.4.2腐蚀机制 D 61

10.4.3腐蚀防护 D 61

10.5材料的生物损伤 D 61

10.5.1材料的生物损伤类型 D 61

15.3醛 C 61

15.4酮 C 61

15曲面的微分几何学 A 61

19.1.1时变信号的描述 G 61

14空间里的旋转 A 61

19基本概念 G 61

通信技术基础 G 61

通信技术 G 61

函数 I 61

12.1.3从过渡函数计算频率特性 61

12.1.2频域识别 I 61

6.4.1电荷平衡转换器 H 61

数转换 H 61

6.4用时间或频率作中间量的模- 61

15.5.1羧酸衍生物 C 62

15.5羧酸及其衍生物 C 62

15.5.2氨基羧酸 C 62

6.4.2双斜式转换器 H 62

6.4.3积分转换器的积分滤波效 62

应 H 62

12.1.4从频率特性函数计算过渡 62

函数 I 62

12.2系统识别的统计方法 I 62

12.2.1相关分析 I 62

12.2.2功率谱密度函数 I 62

7.3主存储器管理 J 62

8.7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 B 62

16.1基,度量 A 62

16空间的微分几何 A 62

5.4.2静力面积矩 E 62

19.2.3通信的基本模型 G 62

10.6摩擦 D 62

10.5.3材料生物损伤的防护 D 62

10.5.2材料害虫及损坏形式 D 62

19.1.2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G 62

19.1.3符号表示,估值 G 62

19.1.4非编码表示和编码表示 G 62

19.2发送设备,传输,接收处理 G 62

19.2.1信号传输基本原理 G 62

19.2.2信源和信宿的特性 G 62

10.6.1摩擦状态 D 62

5.4.3剪切因子 E 62

12.2.3统计法确定线性系统的 63

10.6.2磨损类型 D 63

6.5.1应用平衡原理的模-数转 63

换器的工作原理 H 63

符号 C 63

8.8循环过程 B 63

别 I 63

12.2.4采用参数估计法的系统识 63

动态特性 I 63

19.3.1结构和功能划分 G 63

6.5.2权电导式数-模转换器 H 63

20.1.1衰减量和电平值 G 63

20.1信号动态范围,失真 G 63

20信号的特性 G 63

19.3.4共同作用和工作性能 G 63

19.3.3 功能框图表示 G 63

19.3.2数学表达式 G 63

19.2.4复用的工作方式 G 63

19.3接口,功能模块,系统 G 63

6.5应用平衡原理的模-数转换 H 63

5.4.5扭转惯性矩 E 63

16.2 由线坐标 A 63

5.4.4剪切中心或剪力中心 E 63

17场的微分与积分 A 63

8算法 J 64

17.1那勃勒算子 A 64

13自适应控制系统 I 64

13.1基本概念 I 64

20.1.2线性和非线性失真 G 64

20.2分解,干扰,信噪比 G 64

20.2.1灵敏度和控制范围 G 64

20.2.2噪声类型和影响 G 64

20.2.3降低噪声的措施 G 64

20.3信息流,信息量 G 64

20.3.1判决树的引出 G 64

程序设计 J 64

8.1概念 J 64

8.2表达方式 J 64

换器 H 64

6.5.4具有双向计数器的随动转 64

参考文献 C 64

换器 H 64

6.5.3链式电阻网络数-模转 64

20.3.3极限值和平均周期 G 65

20.3.2消息立方体表示法 G 65

20.3.4信道容量和信息损失 G 65

20.4相关性,冗余度,纠错 G 65

20.4.1模式识别可靠性 G 65

20.4.2噪声影响与冗余度 G 65

20.4.3检错与纠错 G 65

6.6快速模-数转换和瞬态存储 H 65

6.5.5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 H 65

10.6.4磨损防护 D 65

11材料试验 D 65

10.7损伤分析方法 D 65

13.3控制对象的在线识别 I 65

8.8.1热力机 B 65

8.8.2制冷机与热泵 B 65

13.2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三种基本结构 I 65

14.1.1信号流程图 I 66

14.1.2顺序控制的分类 I 66

6.6.2瞬态存储 H 66

21.2.2非线性关系描述 G 66

21.2.1线性描述法,叠加法 G 66

14.1顺序控制的基本结构 I 66

8.9物理过程的有向过程(熵) B 66

21描述法 G 66

21.1信号滤波,相关 G 66

21.1.1滤波概念适用范围 G 66

21.1.2线性和非线性失真 G 66

21.1.3模式的冗余分配 G 66

21.1.4互相关与自相关 G 66

21.1.5冗余分配的改变 G 66

21.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描述 G 66

5.5.2直杆内力的计算 E 66

5.4.6翘曲模量 E 66

6.6.1并行模-数转换器 H 66

17.3积分定理 A 66

17.2 通量,环量 A 66

11.1测试和检验计划 D 66

11.2材料的化学分析 D 66

14顺序控制技术 I 66

5.5.1直杆内力的定义 E 66

5.5杆的内力 E 66

13.4两个重要的设计原理 I 66

21.2.3并行与串行处理 G 67

22.1基带信号,信号转换器 G 67

22.1.1信号源动态范围 G 67

通信方法 G 67

22.1.2直接变换,控制变换 G 67

22发送处理 G 67

参考文献 H 67

14.2.1组合逻辑电路 I 67

11.3微观结构研究方法 D 67

8.3分类 J 67

析 I 67

14.2.2时序逻辑电路的综合和分 67

14.2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理论基础 I 67

11.3.1组织探测 D 67

11.3.2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 D 67

18复变函数的微分与积分 A 67

18.1表示式,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A 67

5.6杆的应力 E 68

11.3.3表面分析方法 D 68

22.2.1时间量化,抽样定理 G 68

22.2抽样,量化,编码 G 68

9输运现象 B 68

9.1碰撞截面,平均自由程 B 68

8.4复杂性 J 68

5.6.1拉伸和压缩 E 68

5.6.2 正弯曲 E 68

5.6.3斜弯曲 E 68

18.2导数 A 68

11.4.1应变分析和变形分析 D 68

11.4实验应力分析 D 68

5.6.4压缩和弯曲,截面核 E 68

14.3采用状态图和Petri网络的状态描述 I 69

11.4.2应力分析 D 69

9数据结构与数据类型 J 69

11.5机械-工艺性能试验法 D 69

22.2.3差分编码与分组编码 G 69

22.2.2幅度量化 G 69

9.2分子扩散 B 69

11.5.1强度试验 D 69

5.6.5复合材料杆的弯曲 E 69

11.5.2断裂力学试验 D 69

18.3积分 A 69

9.1概念 J 69

11.5.3硬度试验 D 70

22.3 正弦载波调制与脉冲调制 G 70

22.3.1调制原理与表示方式 G 70

22.3.2双边带、单边带和残余边 70

5.6.6曲杆的弯曲 E 70

带调制 G 70

5.6.7纯剪 E 70

22.2.4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G 70

9.3导热 B 70

5.6.8自由扭转 E 71

5.6.9约束扭转 E 71

14.4连接可编程控制装置的技术实现 I 71

14.4.1继电技术 I 71

14.4.2离散组件系统 I 71

9.4内摩擦(粘滞) B 71

9.3线性数据结构 J 71

9.2基本数据类型 J 71

22.3.3频率调制与相位调制 G 71

5.7杆的变形 E 71

22.3.5连续脉冲调制 G 72

14.5.2存储器可编程控制的程序 72

语言 I 72

5.7.3斜弯曲 E 72

5.7.2 正弯曲 E 72

5.7.1拉伸和压缩 E 72

14.5存储器可编程控制 I 72

11.5.4工艺性能试验 D 72

11.6物理试验 D 72

11.7无损检验 D 72

11.7.1声学方法,超声波检验法 D 72

19保角映射 A 72

22.3.4时间连续的键控调制 G 72

14.5.1存储器可编程控制(SPS)的工作方式 I 72

用 G 73

9.4树和图 J 73

11.8综合试验 D 73

断层照相术 D 73

11.7.3射线照相术和计算机 73

11.7.2电和磁检测法 D 73

20 正交函数系 A 73

22.3.6脉冲编码调制与增量调制 G 73

22.4 空分复用、频分复用与时分复 73

22.4.1树形结构和矩阵结构 G 73

11.8.2腐蚀试验 D 74

21傅里叶级数 A 74

21.1实形展开式 A 74

11.8.3摩擦学试验 D 74

22.4.2直接连通方法与存储方法 G 74

22.4.3接通率和阻塞 G 74

22.4.4载波多路方法 G 74

10.1理想液体的流动 B 74

10水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B 74

11.8.1风化试验 D 74

11.8.4生物试验 D 75

11.9试验结果的认证 D 75

9.6文件 J 75

9.5集合 J 75

公式符号说明 I 75

22.4.6时隙分析与幅度分析 G 75

22.4.5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G 75

参考文献 I 75

23.2.1对称和非对称导线 G 76

23.2有线传输线路 G 76

23.1.2利用率与压缩系统 G 76

23.1.1特性,失真,均衡 G 76

23.1信道特性,传输速率 G 76

23信号传输 G 76

21.2复形展开式 A 76

12.4材料选用的系统分析法 D 76

12.3选择准则 D 76

12.2功能材料 D 76

12.1结构材料 D 76

12工程材料的选用 D 76

10.2直实液体的流动 B 77

23.3数据网,综合业务 G 77

10.1概念和分类 J 77

10程序设计语言 J 77

23.2.2波导与光纤 G 77

22多项式展开 A 77

23.3.1网络结构,网络协议 G 77

23.2.3 电缆网络 G 77

参考文献 D 78

23.3.2电传,图象传输 G 78

23.3.3综合业务通信网 G 78

23.4定向通信,无线电广播,无线 78

电话 G 78

23.4.1 无线电传播路径,天线,电波传播 G 78

5.7.6剪力引起的弯曲 E 78

5.7.4在弹性地基(温克勒型地基)上的梁 E 78

5.7.5复合材料的杆的弯曲 E 78

5.7.7自由扭转 E 78

23.1傅里叶变换 A 78

23积分变换 A 78

23.4.2点到点通信,系统参数 G 79

5.7.8翘曲受阻挠的扭转 E 79

5.8弹性静力学中的能量法 E 79

10.2描述方法 J 79

5.8.1变形能,外功 E 79

Ⅱ 相互作用与场 B 79

11引力相互作用 B 79

11.1场的概念 B 79

23.4.3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 G 79

23.2拉普拉斯变换 A 79

5.8.2虚功原理 E 80

11.3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 80

23..4.4 固定无线电话与移动无线电话 G 80

23.3 Z变换 A 80

24.1.1检波原理,分辨能力 G 80

11.2行星运动:开普勒定律 B 80

5.8.3功方程式或辅助力方法 E 80

24.1.3 幅度解调和频率解调 G 80

24.1.2控制和失真 G 80

24信号处理 G 80

24.1检波,无线电测量 G 80

析 G 81

10.3算法型语言的结构 J 81

24.1.5无线电测量原理和信号分 81

24.1.4脉冲解调,眼图 G 81

11.4引力场 B 81

5.8.4卡氏第二定理 E 81

24.2.1系统适应与变换算法 G 81

24.2.2存储密度,读写速率 G 81

24.2信号重构,信号存储 G 81

24.3.1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结构 G 82

24常微分方程 A 82

24.1分类 A 82

5.8.5刚度矩阵,柔度矩阵,麦 82

存储 G 82

24.2.4磁性存储,电子存储和光 82

24.2.3易失存储和永久存储 G 82

克斯韦和贝蒂定理 E 82

5.8.6静不定系统,力法 E 82

24.3信号处理和信号交换 G 82

24.2 几何解说 A 82

25常微分方程的解法 A 83

25.1分离变数法 A 83

11.5在中心场中的卫星轨道 B 83

10.4技术应用方面的程序设计语言 J 83

障特性 G 83

5.8.7梅那布瑞定理 E 83

24.3.4网络结构,网络控制,故 83

24.3.2信号分析与参数控制 G 83

度,紧锁 G 83

25.2全微分方程 A 83

24.3.3递推,自适应,稳定 83

25.3变数代换法 A 83

系统 G 84

24.3.5利用率,损耗系统和等待 84

5.8.8用里茨法求挠度 E 84

电子学 G 84

25.4线性微分方程 A 84

25模拟基本电路 G 84

25.1无源网络 G 84

25.1.1低通和高通电路 G 84

5.9旋转杆和环 E 84

5.10.1盘 E 85

5.10平面结构 E 85

25.1.2微分和积分网络 G 85

25.1.3带通、带阻和全通网络 G 85

25.5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A 85

25.6规范基础解系 A 85

12电的相互作用 B 86

11.1概念、任务和问题 J 86

11软件工程 J 86

25.7格林函数 A 86

12.2静电场 B 86

12.1电荷,库仑定律 B 86

25.1.4谐振滤波器和变压器 G 86

25.8级数求解法 A 87

25.2.2整流电路 G 87

5.10.2板 E 87

25.2.1二极管特性 G 87

25.2非线性二端网络 G 87

25.2.3混频器和解调器 G 88

5.10.3壳体 E 88

26微分方程组 A 88

25.9积分方程 A 88

11.2问题分析和需求定义 J 88

25.2.4特殊二极管电路 G 89

12.3 电势 B 89

11.3设计和程序开发 J 89

中力 E 89

27自伴微分方程 A 89

5.11三维问题 E 89

5.11.1作用在半空间表面上的集 89

5.11.2在整空间作用的集中力 E 89

28经典的非初等微分方程 A 90

25.3有源三端网络 G 90

25.3.1晶体管特性 G 90

5.11.3压力容器,锅炉公式 E 90

5.11.4接触问题,赫兹公式 E 90

25.3.2线性小信号放大器 G 91

11.4测试 J 91

5.12.1杆件的屈曲 E 91

5.12稳定问题 E 91

5.11.5应力集中 E 91

12.4电荷的量子化 B 91

29一阶偏微分方程 A 91

11.5质量保证 J 92

11.6文档 J 92

30二阶偏微分方程 A 92

12.5 电场中能量的获取 B 92

25.3.3线性大信号放大器 G 93

12.6 电流 B 93

25.3.4非线性大信号放大器 G 94

12.7静电场中的导电体,静电感 94

应 B 94

31偏微分方程的解 A 94

参考文献 J 94

5.12.4板的皱曲 E 94

5.12.2弯扭屈曲 E 94

5.12.3侧倾 E 94

31.1 波动方程与位势方程的特解 A 94

8至11的格式符号 J 94

函数名,过程名和程序名表 J 94

5.12.5壳体的皱曲 E 95

31.2基本解 A 95

12.8导电体的电容 B 95

5.13.1单元矩阵,形状函数 E 96

5.13有限元 E 96

12.9 电场中的非导电物质,电极 97

化 B 97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