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增长与波动:1978年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 1
第二节 中国的长期增长能够维持吗 3
第三节 中国2002年的 GDP 将是多少 5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6
第五节 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 7
本章小结 9
思考与练习 9
第二章 宏观经济运行的测度与监控 11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11
一、GDP 的含义 11
二、GDP 的测定方法 12
三、其他几个总量指标 16
四、储蓄—投资恒等式 19
第二节 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率 20
一、价格指数的编制 20
二、几种常见的价格指数 21
第三节 失业率与潜在 GDP 23
一、失业与失业的类型 23
二、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25
三、潜在 GDP 25
四、奥肯定律 26
本章小结 28
思考与练习 2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31
一、劳动力 31
第三章 长期增长理论 31
二、资本 33
三、技术 34
第二节 储蓄与平衡增长 37
一、平衡增长的条件 38
二、平衡增长的稳定性 39
三、储蓄率与平衡增长 40
四、技术进步 41
五、中国的储蓄与长期增长 42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公式 42
一、经济增长的分解 43
二、全要素生产率 46
一、关于促进资本增长 49
第四节 怎样促进经济增长 49
三、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增长与技术进步 49
二、关于促进劳动增长 50
三、关于技术进步 50
第五节 新增长理论 51
一、干中学与内生增长 51
二、人力资本与内生增长 52
三、R D 与内生增长 53
本章小结 56
思考与练习 57
第四章 短期均衡与总需求 59
第一节 从短缺经济到需求约束型经济 59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总产出由供给面决定 59
二、1979年以后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变 60
第二节 价格粘性与数量调整 61
一、均衡产出的条件 62
第三节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收支平衡分析 62
二、偏离潜在产出的力:需求冲击 63
三、偏离潜在产出的力:价格冲击 64
本章小结 65
思考与练习 66
第五章 消费需求与简单的均衡模型 67
第一节 消费与收入波动:实证分析的一些结果 67
一、实证资料 67
二、对两者长期增长率基本相同的解释 69
三、对两者短期波动不一致的解释 69
第二节 消费与收入:凯恩斯消费函数 70
一、居民消费函数 70
二、线性假定下的消费函数 71
三、中国居民消费函数 72
第三节 乘数原理 73
一、均衡产出的决定 74
二、乘数效应及其原理 75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 78
一、面向未来消费理论的微观基础:跨时预算约束与消费偏好 78
二、临时收入与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79
三、面向未来的总需求函数及其政策意义 80
四、对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的评价 81
本章小结 84
思考与练习 85
第六章 货币市场 88
第一节 货币职能及其层次 88
一、货币的职能 89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89
一、货币流通速度 90
三、货币供给量的衡量 90
第二节 货币需求 90
二、货币需求 91
三、中国货币需求方程 94
第三节 货币供给 95
一、银行体系 95
二、决定货币供给的诸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96
三、准备金 97
四、货币创造机制 97
五、货币供给的参数控制 100
六、控制基础货币:公开市场操作 101
第四节 均衡利率的决定 108
一、均衡利率 108
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 108
三、均衡利率的变动 109
第五节 货币与信用 113
一、现代经济中的信用 113
二、可利用的信用规模 113
本章小结 114
思考与练习 115
第七章 投资需求 117
第一节 投资支出波动 117
第二节 投资与真实利率 119
一、预期收益率 119
二、真实利率与投资 119
三、投资对利率不敏感的原因 121
第三节 固定资本投资决策:厂商与整个经济系统 122
一、厂商意愿资本存量的决定 122
二、资本租赁价格 124
三、确定投资流量 125
四、投资加速模型 128
第四节 住宅投资与库存投资 130
一、住宅投资 130
二、库存投资 131
第五节 总投资函数 132
本章小结 133
思考与练习 133
第八章 国际贸易与汇率 135
第一节 进口的决定 135
一、进口与总收入 136
二、进口与汇率 136
三、进口函数 137
一、贸易壁垒 138
第二节 出口的决定 138
二、鼓励出口的政策 140
三、出口的内生化 140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 140
一、外汇市场与汇率 140
二、汇率与物价水平 143
三、汇率与利率 150
四、汇率管理 151
本章小结 152
思考与练习 153
第九章 IS—LM 模型与总需求管理 154
第一节 短期宏观经济模型 154
第二节 IS 曲线 155
第三节 LM 曲线 158
第四节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IS—LM 分析 160
一、均衡产出和利率 160
二、非均衡调整 161
三、中国 IS—LM 模型 163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65
一、财政政策 165
二、货币政策 166
三、“挤出”效应 166
四、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68
五、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169
六、政策组合效应分析 172
第六节 总需求曲线 173
一、IS—LM 模型与总需求(AD)曲线 173
二、总需求函数 174
本章小结 175
思考与练习 176
第十章 经济运行的动态与价格调整 178
第一节 影响价格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 178
一、市场压力 178
二、通胀势头 179
三、价格冲击 179
四、1992~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及成因 180
第二节 价格调整方程 181
一、价格调整方程 181
二、调整系数 f 183
三、预期通胀率π? 183
第三节 价格调整与总需求 185
一、需求扩张→经济繁荣→降温 186
二、需求紧缩→衰退→复苏 188
三、价格冲击→滞胀→复苏 189
第四节 现实经济中的调整回路 193
一、美国1968~1997年的通胀率——GDP 缺口回路 193
二、中国在1979~2001年的通胀——产出回路 194
第五节 关于用政策抵消外部冲击 195
一、用政策抵消外部冲击的原理 196
二、货币主义者反对积极稳定性政策的意见 197
三、关于适应性调节与价格调整效果的比较 198
第六节 1993~1996年中国经济的“软着陆” 199
一、“软着陆”目标 199
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200
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01
四、软着陆成功的经验 203
五、“软着陆”后的中国经济与政策 204
本章小结 205
思考与习题 205
第十一章 国际收支与政策 208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 208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208
二、国际收支差额 212
三、国际收支平衡 213
四、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 214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短期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217
一、开放经济的货币供给 217
二、国际收支平衡:BP 曲线 219
三、外部冲击与 BP 曲线移动 220
四、开放经济下的短期均衡 221
一、货币政策 222
第三节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222
二、冲销 224
三、财政政策 225
四、外部充分就业均衡 226
本章小结 232
思考与练习 232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234
第一节 经济政策问题与政策工具 234
一、目标与工具 234
二、政策工具评价 236
三、经济政策体系与目标系统 238
第二节 出口退税与货币贬值 240
一、出口退税与货币贬值的比较 240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241
第三节 政策规则 241
二、出口退税与货币贬值的配合与协调 241
二、政策规则的形成 242
三、政策规则的选择 242
第四节 社会偏好、政策边界与政策选择 244
一、社会偏好 244
二、政策边界 245
三、政策选择 247
四、政策边界的移动 250
本章小结 250
思考与练习 251
附录一 中国 IS—LM 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252
附录二 习题参考答案 265
参考文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