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派、教权与皇权的对垒——基督教与战争 1
第一节 “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 1
1.耶稣创教:是耶?非耶? 2
2.从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到“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补充” 4
3.教权争夺与宗教改革的“产儿” 7
第二节 是“解救圣地”,还是祸水东流? 9
1.“夺回主的陵墓”的幌子 9
2.贪欲驱使下的侵略野心 12
3.二百年祸水东侵来 15
1.砸不烂的“圣像” 23
第三节 “异端”运动:“乡下佬的宗教”的抗争 23
2.“阿尔比派”的兴起与十字军“南征” 26
3.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声 30
第四节 第一次“大决战”和“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38
1.德国宗教改革前夜的内忧外患 38
2.马丁·路德的“重磅炸弹 42
3.他与改革派分道扬镳 46
4.拿着铁杖横扫“旧壶破罐”的人 48
第五节 宗教之争?权利之争! 54
1.三大教派的相互倾轧 54
2.“瓦西惨案” 59
3.教派之争何时了 60
第六节 重构近代欧洲版图的“宗教圣战” 70
1.德意志“火药桶”,在沉默中爆发 70
2.“掷出窗外事件” 73
3.丹麦染指德意志 76
4.瑞典也要分杯羹 77
5.法国从幕后走向前台 81
第七节 从“神圣的争吵”到“卑鄙的战争” 83
第八节 以“上帝”的名义 91
第二章 “为主道而战”——伊斯兰教与战争 97
第一节 阿拉伯民族兴起的第一声呐喊 97
1.“安拉选中的使者” 98
2.穆罕默德的一个最大遗憾 104
3.当代伊斯兰社会思潮和运动 108
第二节 从蒙昧步入文明 110
1.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三次交锋 111
2.“侯德比叶协定”·“代表团之年”·阿拉法特山上的“天启” 115
第三节 战乱频仍的中世纪伊斯兰帝国 120
1.四任“哈里发”的扩张 120
2.“四大王朝”的征战 124
第四节 伤痕累累的伊斯兰教“新时代” 133
1.“奥斯曼大帝国”的兴衰与当代“伊斯兰世界”的形成 134
2.伊朗伊斯兰革命:从王朝统治到共和体制 141
第五节 两败俱伤的“两伊战争” 148
1.战争起因中复杂的伊斯兰教因素 149
2.史无前例的“拉锯式”消耗战 151
3.伊斯兰教在“两伊战争”中的作用 157
第六节 教派林立又千疮百孔的黎巴嫩 159
1.教派割据种下的祸根 160
2.从阿以矛盾到黎阿冲突 162
3.基督徒与穆斯林的较量 163
4.错综复杂、旷日持久的内战 166
第七节 阿富汗穆斯林“圣战者”的抗苏战争 170
1.苏联惟恐失去阿富汗这块“跳板” 171
2.来自“天然盟友”的突然入侵 172
3.凝聚在穆斯林旗帜下的“圣战者”和组织 175
4.苏军狼狈败撤阿富汗 179
第八节 动荡不安的“新热点地区” 181
1.“新热点”之一:“民族分离主义”下的车臣战争 182
2.“新热点”之二:“三教鼎立”的波黑内战 187
3.“新热点”之三:科索沃战争 190
第三章 苦难者的血泪——犹太教与战争 193
第一节 一个苦难而伟大民族的诞生 193
1.犹太民族的祖先希伯来人 194
2.“摩西”的传说 196
3.维系犹太民族的纽带 200
第二节 亡国的“黑夜”下的犹太人起义 207
第三节 旷日持久的“中东战争” 214
1.祸起立国,首战巴勒斯坦 219
2.三国联侵,次战苏伊士运河 228
3.滋事寻衅,再挑“六五”战争 237
4.洗刷屈辱,粉碎“不可战胜”的神话 251
5.野心勃勃,以色列闪电入侵黎巴嫩 260
第四章 诸神的争吵——其他宗教与战争 270
第一节 婆罗门教·印度教·新印度教 270
1.“牛脂”和“猪油”引燃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275
2.南亚问题的关键:克什米尔归属及印巴冲突 279
3.梦断旁遮普 290
第二节 菩提树下的大彻大悟 295
1.为什么南朝时“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302
2.北魏时的“沙门”起义 304
3.“僧侣之战”知多少 308
第三节 “道可道,非常道” 310
1.“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315
2.复仇的五斗米道徒 319
3.“水淌童家店,方腊再出现” 321
4.她敲响了清朝衰落的丧钟 326
5.“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331
第四节 原始神道——神社神道——国家神道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