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光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01034179
  • 页数:455 页
图书介绍: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金“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基金的赞助:本书介绍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主体特征、表达特征,中国古典解释学的发生发展、典范体式、语言解释、历史解释、心理解释等内容。

绪论 重建中国的古典解释学 1

第一章 中华文化经典的历史存在 1

第一节 中华文化经典的形成发展 1

一 历史自觉与经典初创 2

二 哲学突破与经典发展 7

三 文化转型与经典尊崇 16

第二节 中华文化经典的主题特征 22

一 探究天人之际 23

二 阐发人本思想 30

三 宏扬经世精神 39

第三节 中华文化经典的表达特征 45

一 从汉语的特性说起 46

二 文本结构的召唤性 53

三 “立象尽意”的召唤性 59

第二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发生发展 67

第一节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初生 67

一 大变革时代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68

二 古典解释学初生的实践形态 73

三 古典解释学初生的理论标志 82

第二节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成立 89

一 时代课题与解释学成立 90

二 今文经学的解释理论与模式 97

三 古文经学的解释理论与模式 99

一 古典解释学启导魏晋玄学 107

第三节 中国古典解释学走向成熟 107

二 古典解释学启导宋代理学 114

三 古典解释学启导清代朴学 121

第四节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现代转型 129

一 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129

二 转型中的理论形态 136

三 转型中的实践典范 145

第三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典范体式 156

第一节 先秦两汉初创的解释体式 156

一 先秦两汉初创的诸种解释体式 157

二 传体简论 164

三 章句简论 172

第二节 解释学史确立的诂训传体式 178

一 诂训传体式的确立 179

二 诂训传体式的结构 187

三 诂训传体式的运用 197

第四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语言解释 202

第一节 语言解释的基础理论 202

一 “名实之辨”中的语言解释理论 203

二 “言意之辨”中的语言解释理论 212

三 “考据之学”中的语言解释理论 224

第二节 语言解释的释词方法 232

一 释词的形训方法 233

二 释词的声训方法 241

三 释词的义训方法 250

第三节 语言解释的析句方法 258

一 句子的语法分析法 260

二 句子的修辞分析法 269

三 句子的上下推求法 277

第四节 语言解释方法的科学化趋向 283

一 戴震的假设求证法 284

二 二王的归纳演绎法 292

三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297

第五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历史解释 304

第一节 《左传》创立的以事解经法 304

一 《左传》之于《春秋》 305

二 以史事昭示《春秋》法则 309

三 以史事表现历史法则 314

四 以事解经的多重意义 319

第二节 孟子首倡的知人论世说 326

一 知人论世说的理论内涵 326

二 知人论世说的实践意义 332

三 知人论世说在汉代的发展 338

第六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心理解释 345

第一节 孟子创建的以意逆志说 345

一 “以意逆志”说的诗学背景 345

二 “以意逆志”说的理论基础 350

三 “以意逆志”说的理论内涵 354

四 “以意逆志”说的开创意义 360

第二节 朱子建构的唤醒体验说 363

一 学术渊源与期待视界 363

二 理论内涵与运作程序 367

三 解释效果的历史评价 372

第七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个案研究 376

第一节 董仲舒《春秋》解释方法论 376

一 感应时代课题 376

二 名号论 380

三 辞指论 384

四 事例论 388

第二节 王弼《老子》解释方法论 392

一 辨名析理与得意忘言 396

二 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 402

三 触类而思与复守其母 407

第三节 朱熹《四书》解释方法论 412

一 《四书》解释方法论的系统性 415

二 以逐层推捱为关键的语言解释 422

三 以唤醒体验为契机的心理解释 428

第四节 戴震《孟子》解释方法论 431

一 挑战性的解释目的 433

二 创造性的解释体例 437

三 纠偏性的解释方法 443

后记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