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渊源 1
第一章 中国古典文化 3
第一节 作为理想人格的陶渊明 4
第二节 儒·道·释 8
第三节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12
第二章 西方近代心理学 17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 19
第二节 行为主义与完形心理学 26
第三节 审美心理学 31
第四节 实验心理学 40
第三章 康德——克罗齐唯心主义哲学 48
第一节 康德 50
第二节 黑格尔 54
第三节 叔本华 58
第四节 尼采 61
第五节 克罗齐 64
第二编 框架 69
第四章 美感经验 71
第一节 艺术直觉 73
第二节 心理距离 81
第三节 移情作用 88
第四节 生理效应 94
第五节 思考与联想 100
第六节 美感与伙感 105
第五章 审美范畴 109
第一节 美和丑 111
第二节 悲剧和喜剧 115
第三节 崇高与优美 129
第六章 艺术原理 136
第一节 艺术起源与游戏 138
第二节 艺术日的与道德 142
第三节 艺术创造与天才 147
第四节 艺术价值与传达 151
第五节 艺术实质与形式 154
第七章 审美教育 159
第一节 怡情养性 161
第二节 人生艺术化 165
第三节 人性的解放 170
第三编 转型 175
第八章 从直觉论到反映论 177
第一节 直觉论置疑 180
第二节 根据与方法 186
第三节 现实这个概念 191
第九章 从反映论到意识形态论 196
第一节 “反映论”置疑 198
第二节 意识形态论 201
第三节 意识形态性与客观实在 210
第十章 从意识形态论到实践观点 216
第一节 对世界的艺术掌握 220
第二节 美的规律 226
第三节 反映——实践 231
第四节 作为方法论 236
第四编 反思 239
第十一章 需确立的理论基点 241
第一节 关于“经济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243
第二节 关于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关系 247
第三节 关于纯思想线索问题 249
第十二章 康德形式主义派的再认识 253
第一节 康德:形式主义的始作偭者? 255
第二节 席勒:向现实跨出一步 257
第三节 黑格尔:实践观点的荫芽 260
第四节 克罗齐:是总结也是倒退 263
第十三章 重新纳人视野的美学家 267
第一节 柏拉图:沉入谬误的背后 270
第二节 维科:从马克思向前推 273
第三节 狄德罗:注意到事物的两面 275
第四节 莱辛:从具体的现实出发 278
第五节 歌德:艺术是一个整体 280
第六节 别林斯基:从理念向现实的跳跃 283
第七节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新视角 287
第十四章 历史对若干问题的回答 290
第一节 从美在物体形式到美是生活 292
第二节 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到实践角度 297
第三节 典型学说发展的几个环节 300
第四节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历史检讨 304
第五编 重构 307
第十五章 论审美的人 309
第一节 人的理论的回顾 312
第二节 马克思眼中的人 315
第三节 人性与人道 318
第十六章 论美与美感 322
第一节 重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324
第二节 构成美与美感的诸矛盾 329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 332
第十七章 论艺术与艺术创造 336
第一节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339
第二节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343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346
第四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性与喜剧性 349
结论 353
一 朱光潜的学术道路 355
二 关于美学对象问题 371
三 关于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385
四 关于美感经验 400
五 关于作为实践行为的艺术 420
后记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