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部分 导演做什么 5
第1章 引言 5
1.1 导演做何事? 6
1.2 导演是何许人也? 7
1.3 我们如何走到了这一步? 7
1.4 我们今日置身何处? 9
1.5 本书的构架 11
1.6 我为何写作本书 12
第2章 导演思维 15
2.1 制片的统合 17
第3章 称职的导演 27
3.1 观众想要什么 28
3.2 导演与称职 30
3.3 个案研究Ⅰ:安托万·富卡,《亚瑟王》 31
3.4 个案研究Ⅱ:西蒙·温瑟尔,《铁骑雄师》 35
第4章 优秀的导演 43
4.1 导演思维是怎么运作的? 44
4.2 个案研究:迈克尔·曼的《借刀杀人》 49
4.3 为拍摄项目增色 51
4.4 导演思维 54
第5章 伟大的导演 57
5.1 导演的声音 59
5.2 美国的三位当代伟大导演 60
5.3 美国之外的三位当代伟大导演 66
第6章 文本阐释 75
6.1 个案研究:斯坦贝克的《伊甸之东》 79
6.2 内在/外在 81
6.3 年轻/年老 82
6.4 男性/女性 83
6.5 政治/社会/心理 85
6.6 基调 87
第7章 摄影机 89
7.1 镜头 89
7.2 摄影机机位 91
接近度 91
客观性 92
主观性摄影机机位 92
摄影机高度 92
7.3 摄影机运动 93
定点运动 94
运动中的运动 95
7.4 布光 96
7.5 美术指导 97
7.6 声音 98
7.7 剪辑 99
连贯性 99
清晰 100
戏剧性重点 101
新观念 101
平行动作 101
情感指南 102
基调 102
主要人物 102
冲突 103
故事形式 103
第8章 演员 105
8.1 选角 105
8.2 人物弧线 108
8.3 题外话:演员作为导演 110
8.4 表演哲学 111
8.5 由表及里 112
8.6 由里及表 113
8.7 美国学派 113
8.8 欧洲学派 114
第二部分 导演个案研究 123
第9章 谢尔盖·爱森斯坦:历史辩证法 123
9.1 简介 123
9.2 文本阐释 124
9.3 指导演员 126
9.4 指导摄影机 128
9.5 强调剪辑的导演手法 131
第10章 约翰·福特:诗意和英雄主义 135
10.1 简介 135
《愤怒的葡萄》 137
《侠骨柔情》 137
《菲律宾浴血记》 138
《搜索者》 138
10.2 文本阐释 139
10.3 指导演员 141
10.4 指导摄影机 143
第11章 乔治·史蒂文斯:美国性格——欲望与良知 147
11.1 简介 147
《寂寞芳心》 148
《古庙战茄声》 148
《二房东小姐》 149
《郎心似铁》 150
《巨人传》 150
11.2 文本阐释 151
11.3 指导演员 153
11.4 指导摄影机 154
第12章 比利·怀尔德:生存危机 161
12.1 简介 161
《失去的周末》 163
《日落大道》 164
《桃色公寓》 164
《双重赔偿》 165
12.2 文本阐释 165
12.3 指导演员 167
12.4 指导摄影机 170
第13章 恩斯特·刘别谦:浪漫的生命力 173
13.1 简介 173
《天堂里的烦恼》 177
《妮诺契卡》 177
《街角的商店》 178
《生或死》 179
13.2 文本阐释 180
13.3 指导演员 181
13.4 指导摄影机 182
第14章 伊利亚·卡赞:戏剧作为生活 185
14.1 简介 185
《街头恐慌》 190
《码头风云》 191
《伊甸之东》 192
《美国,美国》 192
14.2 文本阐释 194
14.3 指导演员 195
14.4 指导摄影机 197
第15章 弗朗索瓦·特吕弗:儿童礼赞 199
15.1 简介 199
《四百下》 200
《偷吻》 201
《爱情飞逝》 202
《日以作夜》 203
15.2 文本阐释 204
15.3 指导演员 206
15.4 指导摄影机 207
第16章 罗曼·波兰斯基:生存的孤独 211
16.1 简介 211
《罗斯玛丽的婴儿》 213
《唐人街》 214
《苔丝》 215
《钢琴家》 216
16.2 文本阐释 217
16.3 指导演员 219
16.4 指导摄影机 221
第17章 斯坦利·库布里克:现代生活的黑暗面 225
17.1 简介 225
《2001太空漫游》 228
《巴里·林登》 228
《全金属外壳》 229
《大开眼戒》 229
17.2 文本阐释 230
17.3 指导演员 233
17.4 指导摄影机 235
第18章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永远的童年 239
18.1 简介 239
《大白鲨》 241
《夺宝奇兵》 242
《外星人E.T.》 242
《拯救大兵瑞恩》 243
18.2 文本阐释 244
18.3 指导演员 246
18.4 指导摄影机 247
第19章 玛格丽特·冯·特洛塔:历史与个人生活的交会 251
19.1 简介 251
《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 254
《克丽斯塔·卡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 255
《玛丽安和朱莉安》 256
《玫瑰围墙》 257
19.2 文本阐释 258
19.3 指导演员 260
19.4 指导摄影机 262
第20章 鲁卡斯··穆迪松:移情作用及其局限 265
20.1 简介 265
《同窗之爱》 267
《在一起》 269
《永远的莉莉亚》 270
《心洞》 271
20.2 文本阐释 273
20.3 指导演员 274
20.4 指导摄影机 275
第21章 卡特琳·布雷亚:性欲的冲突 279
21.1 简介 279
《罗曼史》 282
《姐妹情色》 283
《性喜剧》 284
《地狱解剖》 285
21.2 文本阐释 285
21.3 指导演员 287
21.4 指导摄影机 287
第22章 玛丽·哈伦:名流与平庸 291
22.1 简介 291
《我射击了安迪·沃霍尔》 296
《美国精神病人》 298
22.2 文本阐释 300
22.3 指导演员 302
22.4 指导摄影机 303
第23章 结语 307
附录 寻找导演思维 319
读解剧本的策略 319
走向阐释 321
选择导演思维 323
出版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