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1: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培养机制 1
一、引论 2
(一)问题提出 2
(二)研究现状 3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假设 5
(四)研究内容安排 7
(五)研究技术路线与过程实施 7
二、研究设计 9
(一)分析框架 9
(二)分析模型 10
(三)变量设计 10
(四)数据获取 11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与特征 12
(一)社会责任感:整体较强 12
(二)自我责任感:认知与行为存在一定脱节 14
(三)家庭责任感显著 15
(四)他人责任感:呈现较强功利性 16
(五)国家责任感强烈 18
(六)社会责任感总体特征 19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基于社会结构视角 20
(一)基本思考 20
(二)先赋性因素对社会责任感的弱影响 21
(三)父亲职业地位对社会责任感的强影响 23
(四)父亲学历水平对社会责任感的强影响 24
(五)父亲收入水平对社会责任感的非显著影响 27
(六)小结 27
五、对策与建议 28
(一)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特征,加强针对性教育 29
(二)重视大学生群体性差异,分类引导 30
(三)积极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强化培养途径 30
附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 36
调查报告2: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及健康干预 43
一、引论 43
(一)问题提出 43
(二)文献回顾 46
(三)研究视角 49
(四)研究技术路线 50
(五)研究内容安排 51
二、研究设计 52
(一)研究框架 52
(二)变量设计 53
(三)数据来源 55
三、高校心理危机学生群体特征 56
(一)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情况 56
(二)心理危机学生的个体特征 57
(三)心理危机学生的家庭情况 59
(四)心理危机学生的学习情况 62
(五)心理危机学生的生活情况 62
(六)研究小结 66
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67
(一)心理危机形成的微观影响因素 68
(二)心理危机形成的中观影响因素 69
(三)心理危机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 71
(四)研究小结 73
五、高校心理危机学生的求助过程 74
(一)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求助对象 75
(二)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求助办法 77
(三)过激行为倾向的群体特征 78
(四)研究小结 80
六、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取向 81
(一)对象干预对策取向 81
(二)环境干预 82
(三)过程干预 83
附录1:北京市高校学生生活学习调查问卷 85
附录2:近五年来媒体关于高校学生自杀报道 91
调查报告3:高校学生性安全意识 94
一、引论 94
(一)问题提出 94
(二)研究内容 100
(三)研究方法 101
二、研究设计 103
(一)分析框架 103
(二)分析模型 104
(三)变量设计 105
(四)数据获取 106
三、高校学生性意识 107
(一)被调查高校学生性意识的统计描述 107
(二)高校学生性意识的影响因素 109
(三)小结 111
四、高校学生性行为 112
(一)被调查者性行为的描述统计 112
(二)高校学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14
(三)小结 118
五、高校学生性安全及艾滋病自我预防 118
(一)被调查高校学生性安全及艾滋病自我预防统计描述 118
(二)高校学生性安全及艾滋病自我预防的影响因素 126
(三)小结 130
六、研究总结与建议 130
(一)研究总结 130
(二)研究建议 133
附录:大学生性意识与性安全调查 136
调查报告4: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144
一、引论 144
(一)问题提出 144
(二)理论视角与研究假设 146
二、研究设计 148
(一)研究策略 148
(二)分析模型 149
(三)变量定义操作 150
(四)数据来源 151
三、数据分析 152
(一)大学毕业生及时就业的影响因素 153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的影响因素 154
(三)大学毕业生初职收入的影响因素 155
(四)模型解释力比较 155
四、结果讨论 156
(一)研究主要发现 156
(二)研究启示与政策取向 157
参考文献 159
后记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