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选题意义 3
二 研究现状 4
(一)我国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改革的认识 4
(二)既有成果的主要问题 14
(三)推进研究的思考 17
三 方法论 19
(一)当代改革史研究的学术规定性问题 19
(二)历史分期的标准和历史经验的视角 20
四 基本概念界定 25
(一)经验 25
(二)经验的类型与相互关系 27
第一章 改革的全面探索时期(1978.12—1992.2) 29
第一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尝试 30
一 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战略目标 30
二 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 35
三 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37
第二节 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2—1984.10) 39
一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9
二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46
三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48
四 试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51
五 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灶吃饭” 57
第三节 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探索阶段(1984.10—1988.9) 59
一 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60
二 实行“利改税”基础上的财政包干制 62
三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63
四 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65
第四节 改革的调整、整顿阶段(1988.9—1992.2) 68
一 经济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68
二 改革开放形势不容乐观 69
第二章 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1992.2—2013.11) 72
第一节 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92.2—2003.10) 72
一 “南方谈话”启动了第二轮改革 72
二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 79
三 “分税制”改革先行一步 86
四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大幅精简政府机构 90
五 对外开放形成梯次布局 94
第二节 改革的综合推进阶段(2003.10—2013.11) 97
一 外汇、金融、财税改革稳步推进 97
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102
三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104
四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108
五 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112
第三章 改革的全面深化时期(2013—) 114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114
一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15
二 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118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前进道路上所有问题的关键 121
第二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迎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121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121
二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25
三 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127
第三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新进展 130
一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谋划落实改革方案 130
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34
三 五大理念引领发展方向 135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 138
第一节 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 138
一 历史的启示: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38
二 解放思想的特点、本质与功能 141
三 进一步解放思想 144
第二节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46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46
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 150
三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152
第三节 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 154
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尺 154
二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60
三 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7
第四节 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 170
一 “摸着石头过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170
二 加强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174
三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176
第五节 顺应和把握世界大势 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 177
一 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 178
二 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82
三 用好开放主动权,打赢改革攻坚战 189
第六节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90
一 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 191
二 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93
三 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的基本方法 198
第七节 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 200
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定盘星 200
二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206
结语 208
参考文献 210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