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瀛,王任娟,蔡友主编;伊延波,罗红副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1708944
  • 页数:2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针对普通高校设计学科专业学生学习编写的,我们在吸收国内外经典色彩教材合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色彩教授的多项实践教学经验和学生对色彩构成创意的教学要求编写。编写的主导思想如下:(1)准确定位教材的使用对象,既满足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学习色彩构成创意课程的需要,又要满足其他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2)力求融合中西方有关内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理念,突出本书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与创新性原则。(3)努力使教材的体系结构严谨、内容详细、理论阐述准确,易于理解、表达深入浅出。本书力求运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析色彩构成创意的理论,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4)强化色彩构成创意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每章的前面有重点、关键词,又在每章后设置复习思考题及案例分析,并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启发学生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色彩构成基础 1

第一节 色彩基础 2

一、色彩基础知识 2

(一)色彩的概念 2

(二)色彩的意义 3

(三)色彩的作用 4

二、光与色 4

(一)光谱 4

(二)单色光与复色光 4

(三)可见光与不可见光 5

(四)颜色的波长 6

(五)光的三原色 6

(六)颜料的三原色 6

(七)色相与色相环 7

第二节 色彩存在的客观因素 9

一、光源色 9

(一)光源 9

(二)光源色 9

二、物体色 10

(一)物体色 10

(二)平行反射 10

(三)扩散反射 10

(四)光的渗透 10

(五)光源色与物体色的关系 11

三、固有色 12

第三节 色彩的思维方法 14

一、分析色 14

(一)原色 14

(二)间色 14

(三)复色 14

二、色彩的属性 15

(一)明度 15

(二)色相 16

(三)纯度 16

(四)冷暖 17

三、色彩性格 18

(一)调整心理 18

(二)色彩动感性格 18

(三)色彩静感性格 19

(四)原色性格 20

(五)间色与复色性格 22

第二章 色彩原则与体系 31

第一节 色彩原则 32

一、色彩传达信息 32

(一)色彩能准确的传达视觉信息 32

(二)色彩含义的源泉 33

(三)接近色彩联想 34

(四)利用特有色彩 34

(五)色彩是一种对话 35

二、创造色彩和谐 36

(一)色彩的选择 36

(二)色彩混合 36

三、吸引受众者的注意 37

(一)生理学对色彩的影响 38

(二)视错觉影响色彩 38

四、色彩对比影响一切 38

(一)色彩都是相对的存在 39

(二)色彩之间的靠近 39

(三)光线影响色彩 40

(四)色彩的相关性 41

五、实践是色彩成功的捷径 42

六、人们观察色彩的差异 43

(一)色盲更多的出现在男性身上 43

(二)因色彩感受的不同而舍弃原有色彩 44

七、色彩帮助人们记忆 44

(一)色彩联想能帮助人们思考 44

(二)色彩符号表达与文化相关 45

八、色彩合成 46

(一)创意“个人色彩” 46

(二)色彩合成 46

九、应用标准的色彩体系 47

(一)几种标准色彩系统的简介 47

(二)印前色彩标准 48

十、了解限制因素 48

第二节 色彩体系 51

一、色立体 51

(一)孟塞尔的色立体 51

(二)奥斯特瓦德的色立体 52

二、色立体的作用 52

第三章 色彩语言 57

第一节 色彩语言 58

一、色彩语言概念 58

二、色彩语言表象 59

三、色彩语言的直觉性 60

四、色彩语言功能 61

五、色彩语言分类 61

(一)有彩色系 61

(二)无彩色系 61

(三)独立色系 62

第二节 色彩色调 64

一、明度构成色调 64

二、色相构成色调 65

三、纯度构成色调 66

四、面积构成色调 66

五、冷暖构成色调 66

六、同类色构成色调 66

第三节 色彩对比 69

一、明度对比 69

二、色相对比 69

三、纯度对比 69

四、面积对比 69

五、冷暖对比 69

六、同类色对比 69

七、互补色对比 70

八、有彩色与无彩色对比 70

第四节 色彩调和 71

一、色彩同一调和 71

二、混入白色进行调和 71

三、混入黑色进行调和 72

四、混入灰色进行调和 73

五、视觉生理的平衡 73

第五节 色彩感觉分析 77

一、色彩视觉的适应 77

(一)明适应 77

(二)暗适应 77

(三)色适应 77

二、色彩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 77

(一)物理补色 77

(二)生理补色 77

三、色彩的混合 78

(一)正混合 78

(二)负混合 78

(三)空间混合 78

四、色彩五种感觉分析 80

(一)视觉 80

(二)听觉 80

(三)嗅觉 80

(四)味觉 80

(五)触觉 81

第四章 色彩心理 87

第一节 色彩心理 88

一、色彩心理分析 88

二、色彩心理感觉 88

(一)具体颜色分析 88

(二)色彩空间感觉 92

(三)色彩的形象与象征 98

三、时尚心理阐释 106

(一)时尚心理色调 106

(二)时尚色彩与形状 106

四、色彩情绪分析 108

(一)色彩情绪的释义 108

(二)色彩与多维文化的融合 109

第二节 色彩表达的方法 114

一、形象化 114

(一)形象化的色彩能提高能见度 114

(二)形象化的色彩能增加清晰度 114

(三)形象化的色彩能增强感染力 114

二、概括性 116

(一)色彩受到媒体的限制 116

(二)色彩表达的局限性 116

(三)色彩鲜明才能突出第一信息 116

三、工具与材料 118

(一)设计前的准备 118

(二)数码创意之前的准备工作 118

第五章 色彩审美 123

第一节 色彩审美 124

一、色彩的视觉魅力 124

(一)自然色彩 124

(二)人为色彩 125

二、审美 126

(一)审美心理 127

(二)审美心理过程 127

(三)审美认识 128

三、色彩能力的三要素 129

(一)色彩感知力 129

(二)色彩想象力 130

(三)色彩理解力 130

四、色彩意识 131

(一)色彩在设计中的功能 132

(二)色彩在设计中的视觉导引 132

第二节 色彩直觉力与表现力 135

一、直觉力的培养 135

(一)观察 135

(二)阅读 135

(三)关心新科学与新技术 135

二、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 135

(一)手绘能力 135

(二)计算机操作能力 135

(三)软件操作能力 136

第六章 色彩创意 143

第一节 色彩创意 144

一、创意定义 144

二、创意的作用 144

(一)创意有助于思维活动 145

(二)创意有益于展示思维 145

三、创意的特征 145

四、创意元素 146

五、创意的流派分类 146

(一)理论型 146

(二)实践型 147

六、创意生成的内外条件 148

七、创意人才的培养 149

(一)创意能力 150

(二)吸纳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能力 150

(三)创意人才的特征 150

(四)创意人才培养方向和内容 151

(五)创意人才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152

八、创意改变生活 152

(一)创意引领生活方式 153

(二)创意提高生活品质 153

(三)创意融入人的思维中 154

第二节 创意思维的培养 156

一、创意思维 156

二、创意思维的基本原理 156

三、创意思维的分类 157

四、创意思维的特征 157

五、创意思维的技术名称和关键词 157

(一)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关键词 157

(二)技术手段的术语 158

(三)平面软件 158

(四)印刷出版技术 158

(五)摄影摄像技术 158

六、环境影响创意思维 158

七、创意思维与训练 159

(一)观察和积累生活中的大量形态 159

(二)训练方向 160

(三)分析与综合的作用 160

(四)创意与灵感 160

(五)准备和训练灵感的集成 160

(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160

第三节 发现创意 163

一、联想 163

(一)联想创意的过程 163

(二)探索各种可能性 163

(三)获取灵感的路径 163

(四)沉浸在主题项目中 164

(五)体悟颜料、纸、笔的乐趣 165

(六)注意观察视觉信息 166

二、提问 166

(一)找问题 166

(二)寻找创意环境 167

三、行动力(执行力) 167

四、借鉴 168

五、建立种子档案 168

(一)纸质档案 169

(二)电子档案 169

第四节 创意表达 170

一、从想象到表达 170

(一)培养和拓展想象力 170

(二)三种常规思路 171

(三)变换方向思考 173

(四)掌握多种表达方法 174

二、储存创意 177

(一)创意意识 177

(二)速记创意思路的方法 178

三、寻找视觉语言的个性表达 178

四、尽善尽美的创意表达 180

五、创意人的素质 180

第七章 色彩构成创意案例分析 185

一、明度序列构成色调 186

二、明度构成九种色调 190

三、色相序列构成色调 193

四、色相构成九种色调 199

五、纯度序列构成色调 204

六、纯度构成九种色调 205

七、补色序列构成色调 207

八、面积构成四种色调 208

九、鲜灰构成四种色调 209

十、色彩联想构成色调 213

十一、色彩空间混合色调 214

十二、自然启发构成色调 215

十三、运用色彩搭配色调案例 217

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