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伦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占山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对象 1

一、伦理学和道德 1

二、社会主义伦理学的对象 3

三、社会主义伦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6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伦理学的任务和方法 9

一、社会主义伦理学的任务 9

二、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伦理思想的发展 16

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 16

二、欧洲伦理思想的发展 2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6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 36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38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结构 43

第一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43

一、道德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道德 43

二、私有制社会的阶级道德 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结构 53

一、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客观基础 53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结构 56

三、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59

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61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61

一、道德的本质 61

二、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 中的作用 65

三、道德和上层建筑中其它因素的关系 67

四、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73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 73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特点 74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 77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80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80

二、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 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 84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 84

二、改革与道德观念的更新 87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观念的变化 88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基本原则 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93

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 93

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特点 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100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100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102

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利己主义 104

第七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规范 108

第一节 “五爱”规范的道德意义和客观依据 108

一、“五爱”规范的道德意义 108

二、“五爱”规范的客观依据 111

第二节 “五爱”规范的历史性和层次性 113

一、“五爱”规范的历史性 113

二、“五爱”规范的层次性 117

第三节 “五爱”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 119

一、“五爱”规范的基本要求 119

二、“五爱”规范的现实意义 121

第八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范畴 123

第一节 善与恶 123

一、善恶范畴的含义、特点及其评价标准 123

二、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的善恶观 126

第二节 公正 128

一、公正范畴的含义及其历史性 128

二、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的公正观 130

第三节 义务 133

一、道德义务的特点、根源和实质 133

二、自觉履行社会主义道德义务 135

第四节 良心 138

一、良心的本质和作用 138

二、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的良心感 140

第五节 荣誉 142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荣誉观 142

二、培养社会主义的荣誉观 145

第六节 幸福 147

一、幸福范畴的科学含义 147

二、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的幸福观 149

第九章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52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 152

一、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52

二、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 1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56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56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大作用 15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职业道德建设 16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职业道德 163

一、干部道德 163

二、商业及服务行业工作者道德 165

三、企业家道德 166

四、教师道德 167

第十章 爱情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 169

第一节 爱情道德 169

一、爱情的基本特征 169

二、爱情道德的基本要求 173

第二节 婚姻家庭道德 176

一、婚姻家庭的本质 176

二、家庭的职能 179

三、社会主义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180

四、离婚中的道德问题 18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共道德 1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85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85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188

三、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意义 192

第二节 社会公共道德 193

一、社会公共道德的特征 193

二、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 196

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的意义 20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 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 203

一、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203

二、道德建设的主要特征 207

第二节 道德建设与现代化建设 210

一、道德建设与现代化建设 210

二、加强道德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 212

第三节 道德建设与社会风气 214

一、社会风气的含义及其特征 214

二、加强道德建设,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215

第四节 道德建设与生活方式 217

一、生活方式构成及特征 217

二、加强道德建设,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19

第五节 道德建设与人际关系 221

一、人际关系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 221

二、加强道德建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223

第十三章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 226

第一节 人生观 226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 226

二、几种旧的人生观 227

三、科学人生观及其特征 230

第二节 人生价值 231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 231

二、两种对立的人生价值观 233

三、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235

第三节 道德理想 237

一、理想和理想的层次 237

二、社会主义道德理想的形成 239

三、道德理想的作用 241

第十四章 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243

第一节 道德行为 243

一、行为及其本质 243

二、道德行为及其基本特征 244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选择 248

一、道德选择与非道德选择 246

二、道德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47

三、道德选择的过程和方法 249

第三节 道德品质 254

一、道德品质的基本特征 254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 255

三、培养、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56

第十五章 道德评价 259

第一节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 259

一、道德评价的标准 259

二、生产力标准与道德评价标准 261

三、道德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264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265

一、道德评价的根据 265

二、唯动机论和唯效果论 266

三、正确把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性 268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方式和社会作用 270

一、道德评价的方式 270

二、道德评价的社会作用 27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275

第一节 道德教育 275

一、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75

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过程 27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教育的特征 279

第二节 青少年道德教育 281

一、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81

三、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88

第十七章 道德修养与道德境界 289

第一节 道德修养 289

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90

二、道德修养的实质和途径 293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95

第二节 道德境界 29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境界 297

二、道德境界的导向 299

后记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