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地改革主要会议及有关文件、法规 1
第一节 国共两党主要分歧是对“地主”政策的不同 1
第二节 “八七会议”及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改文件、法规 6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土改会议、法规及《中国土地法大纲》要点 8
第四节 建国后土改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规和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要点 11
附文1.“土地革命”与苏区经济成败:红军不得不长征的内在因素 20
2.我看红军长征的原因 30
第二章 我家是如何成为地主的 36
第一节 我在母亲从事多种副业下长大 36
第二节 勤劳加节约 贫穷变小康 48
第三节 父亲病逝 举家哀痛 52
第四节 母继父业 生财有方 56
第五节 不同寻常的勤俭节约 62
第六节 母亲的业绩 70
第七节 我家的雇工 81
第八节 母亲的经济头脑和她的多才多艺 86
第九节 我的弱势家庭没有封建性 91
第三章 我知道的其他地主 98
第一节 我村的地主 98
第二节 我村地主的处理结果及被镇压族长蔡明河的“事业” 107
第三节 我乡其他村的地主 118
第四节 环溪乡土改总结 123
第五节 我家附近几个乡的地主 124
第六节 临海县平原区钓鱼亭乡与山区上宅乡土改中比较 148
第七节 临海县土改总结 158
第八节 临海县最大的地主董丕芬 164
第九节 台州地区土改总结 174
第十节 国家级大地主刘文彩 176
第十一节 全国土改总结 182
附文:土改学:划阶级成分 186
第四章 文艺作品中地主的另一面 190
第一节 《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原是个大善人 190
第二节 现代人趣说《白毛女》 193
第三节 四川白毛女真相考述 195
第四节 《半夜鸡叫》地主原型周扒皮是厚道人 199
第五节 《半夜鸡叫》真相 201
第六节 《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 205
第五章 土改进程与斗争 207
第一节 土改准备 207
第二节 诉苦斗争 209
第三节 审判斗争 213
第四节 讲理斗争 220
第五节 划阶级斗争、交契大会、庆祝大会 223
第六节 检查补课做好收尾工作 225
第七节 土改时我村的村干部 227
第八节 土改实施中与法律、文件规定的严重差距 232
第九节 土改中我的母亲 241
附文:1.娄烦土改及纠偏 246
2.晋绥土改中的酷刑 250
3.长白山地区土改运动纪实 253
4.威海“土改复查运动”的记忆 260
5.文革荒唐事:孙子斗奶奶 262
第六章 对地主及其后代长达近30年的专政 264
第一节 花样繁多的专政项目 264
第二节 我母亲勤劳致富也殃及下代 273
第三节 我认识的台州地区某些地主家庭出身同学的坎坷路 299
第四节 浙江省前都督、辛亥革命功臣、大地主朱瑞孙子朱健的悲壮人生 306
附文:1.山东省王锡忠就地主子女受歧视致《炎黄春秋》杂志社编辑部的信 313
2.血统论和大兴“八三一”事件 314
3.道县“文革”杀人遗留问题处理经过 319
4.“文革”时期道县周边大屠杀 320
第七章 土改后的农业生产 321
第一节 土改后一两年粮食就开始紧张 321
第二节 按既定方针倾力合作化 323
第三节 农民闹退社,广西饿死550多人 326
第四节 农业“大跃进” 330
附文:“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新闻考 333
第五节 大办人民公社 334
第六节 我村的公共食堂 338
第七节 我目睹饿殍 343
附文:1.我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大饥荒 349
2.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 357
3.读《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有感 361
4.困难时期北京的商品特供 366
第八节 “七千人大会”后的农业生产 369
第九节 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生产 376
第八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81
第一节 出租、雇工、放债等是正常社会不可或缺的现象 381
第二节 穷的主要原因是懒 390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已不是封建社会 396
第四节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含义是承认地主所有,涨价归公 403
第五节 “轮种祀田”在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405
第六节 地主财富是在合法下所得 407
第七节 暴力土改的副作用 409
第八节 地主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 417
第九节 我国土改前贫富差距没有现在大 421
第十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土改法规存在的问题 428
第十一节 鉴古知今共创未来 436
附文:董时进致信毛泽东谈土改 446
第九章 土改后我的母亲 455
第一节 专心刻苦务农 455
第二节 “地主也有管理权”“没有妨碍就让她换上” 458
第三节 “土改留给我的财产,是我合法所有”“地主、富农同样要退赔” 461
第四节 家庭离散给母亲带来的打击 465
第五节 仍是小康人家 473
第十章 民国时期的农村复兴运动 475
第一节 “农村复兴运动”的掀起 475
第二节 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 477
第三节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建设 481
第四节 卢作孚在四川北碚的乡村建设 486
第五节 我们家乡临海县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 495
附文:1.台湾省的农地改革 497
2.台湾省农地改革的特点 500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我家再度新生 502
第一节 母亲晚年享到改革开放的实惠 502
第二节 改革开放我才能编写出《石材大全》 504
第三节 改革开放我子孙也得到实惠,两个获美国硕士学位 506
重要参考资料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