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西哲第四转向的后现代思潮 1
1.1西哲四转向概述 2
1.1.1序言 2
1.1.2第三、四转向的人本性 10
1.1.3后现代转向主要体现在四类学科 14
1.2西哲第四转向(后现代)的特征和分期 17
1.2.1序言 17
1.2.2后现代第一期:人本性和批判性 22
1.2.3后现代第二期:解构性和破坏性 23
1.2.4后现代第三期:建设性和体验性 23
1.3现代与后现代哲学的过渡期 28
1.3.1序言 28
1.3.2胡塞尔 28
1.3.2.1现象学 30
1.3.2.2胡氏思想发展三阶段 32
1.3.2.3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 32
1.3.2.4客观主义立场 33
1.3.3雅斯贝尔斯 34
1.3.3.1从怀疑本质到存在主义 34
1.3.3.2雅氏存在主义的主要内容 36
1.3.3.3小结 37
第二章 西哲第四转向:后现代第一期导游图 38
2.1后现代之先驱:尼采 39
2.1.1真理即谬误 40
2.1.2权力意志 41
2.1.3“上帝死了”与“虚无主义” 42
2.1.4超人学说 43
2.1.5小结与评价 44
2.2人本主义哲学家 46
2.2.1海德格尔 46
2.2.1.1改“on(t)-”为“Dasein” 47
2.2.1.2反对形而上学,力倡多元论 49
2.2.1.3诗思(诗性思维) 50
2.2.1.4存在与语言 50
2.2.1.5开孔观(View of Aperture) 51
2.2.1.6科技阱架 52
2.2.2伽达默尔 54
2.2.2.1解释学 54
2.2.2.2效果历史 56
2.2.2.3解释的语言性 57
2.2.2.4小结 57
2.3法兰克福学派 57
2.3.1序言 57
2.3.2霍克海姆 61
2.3.3马尔库塞 63
2.3.3.1马氏思想的两个来源和三个阶段 63
2.3.3.2科技是生产力 64
2.3.3.3单面人与新左派运动 66
2.3.3.4小结 66
2.3.4阿多诺 67
2.3.4.1社会批判理论 68
2.3.4.2坚持理论思辨 69
2.3.4.3音乐社会学与多元化 69
2.3.4.4小结 70
2.3.5哈贝马斯 70
2.3.5.1普遍语用学 71
2.3.5.2主体间性 73
2.3.5.3生活世界 74
2.3.5.4现代与后现代兼而有之 74
第三章 西哲第四转向:后现代第二期导游图 77
3.1法国军团十三将 78
3.1.1拉康 78
3.1.1.1简介 78
3.1.1.2重读弗洛伊德 79
3.1.1.3融“索、雅、弗”为一体 79
3.1.1.4潜意识与社会 80
3.1.1.5小结 81
3.1.2萨特 81
3.1.2.1存在主义 82
3.1.2.2辩证理性 83
3.1.2.3基于存在主义的文学创作 83
3.1.2.4小结 84
3.1.3梅洛庞蒂 85
3.1.3.1知觉现象学 85
3.1.3.2心智源于身体 86
3.1.3.3多元化 87
3.1.4列维—施特劳斯 87
3.1.4.1克劳迪亚·列维—施特劳斯 87
3.1.4.2结构主义人类学 88
3.1.4.3结构主义vs存在主义 89
3.1.4.4小结 90
3.1.5利科 90
3.1.5.1文本解释学 91
3.1.5.2开放式阅读 91
3.1.6巴尔特 92
3.1.6.1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 92
3.1.6.2符号学理论 93
3.1.6.3“作者死了” 95
3.1.7利奥塔 97
3.1.7.1科学性知识与后现代知识状况 98
3.1.7.2反宏大叙事 99
3.1.7.3否定绝对真理和统一标准 101
3.1.7.4历史叙事 102
3.1.7.5科技是生产力和知识商品化 103
3.1.8德勒兹 104
3.1.8.1根茎模式与游牧思想 104
3.1.8.2叙事危机 105
3.1.8.3欲望机器 106
3.1.8.4精神分裂说和解码说 106
3.1.9福柯 107
3.1.9.1批判现代理性话语 108
3.1.9.2知识考古学 109
3.1.9.3“人死了”与“话语活了” 110
3.1.9.4权力系谱学 111
3.1.9.5小结 115
3.1.10波德里拉 115
3.1.10.1消费社会 116
3.1.10.2符号价值 117
3.1.10.3消解意义 117
3.1.10.4技术发明和技术客体 118
3.1.11德里达 119
3.1.11.1解构 120
3.1.11.2延异 122
3.1.11.3意义与痕迹 123
3.1.11.4文本理论 124
3.1.11.5小结 125
3.1.12布迪厄 125
3.1.12.1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 126
3.1.12.2语言是温和的暴力 127
3.1.12.3反思性社会学和综观文学评论 128
3.1.13克里斯蒂娃 129
3.1.13.1文本理解发展的三个阶段 129
3.1.13.2互文性与对话理论 131
3.1.13.3女权主义 133
3.1.13.4小结 133
3.2奥美意四学者 134
3.2.1弗洛伊德 134
3.2.1.1精神分析 135
3.2.1.2三重意识 135
3.2.1.3三重人格 136
3.2.1.4评价 138
3.2.2费耶阿本德 138
3.2.2.1认识论无政府主义 139
3.2.2.2“什么都行” 139
3.2.2.3告别理性 140
3.2.2.4小结 140
3.2.3哈桑 141
3.2.3.1后现代主义vs现代主义 141
3.2.3.2评述 142
3.2.4瓦蒂莫 142
3.2.4.1后现代解释学 142
3.2.4.2人的终结 143
3.2.4.3后现代真理观 144
第四章 西哲第四转向:后现代第三期导游图 145
4.1序言 146
4.1.1第一次启蒙运动 146
4.1.1.1第一次启蒙运动的特征 147
4.1.1.2理性至上 149
4.1.1.3科学主义和机械论世界观 150
4.1.2第二次启蒙运动 156
4.1.2.1西方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 156
4.1.2.2严厉批判科学主义 157
4.1.2.3我国学者的贡献 159
4.1.2.4中国的“天人合一”传统 160
4.1.3维氏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 162
4.1.4奎因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 163
4.1.4.1毕因论承诺 163
4.1.4.2自然化认识论 164
4.1.4.3知识系统力场论 164
4.1.5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特征与代表 165
4.2美国学者及其他 168
4.2.1柯布 168
4.2.1.1否定普世性 169
4.2.1.2后现代生态观 170
4.2.2格里芬 171
4.2.2.1两种后现代哲学 172
4.2.2.2整体有机论 172
4.2.2.3科学的返魅 174
4.2.2.4小结 175
4.2.3罗蒂 176
4.2.3.1新实在论 176
4.2.3.2《哲学与自然之镜》 177
4.2.3.3对话理论 178
4.2.3.4后哲学文化 180
4.2.4詹姆逊 181
4.2.4.1三分资本主义 182
4.2.4.2后现代的混搭特征 183
4.2.4.3后现代的精神分裂 185
4.2.4.4捍卫“总体化” 185
4.2.5霍伊 187
4.2.5.1系谱解释学 187
4.2.5.2否定传统理性,倡导多元思维 189
4.2.6斯普瑞特奈克 189
4.2.6.1主要观点 190
4.2.6.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93
4.2.7柏斯 194
4.2.7.1后现代实用主义 195
4.2.7.2批判理性和确定论 195
4.2.7.3符号学 196
4.2.7.4其他建设性后现代观 197
4.2.8詹姆斯 197
4.2.8.1彻底经验论 198
4.2.8.2实用主义真理观 199
4.2.8.3批判现代科学 200
4.2.8.4辩证的上帝观 200
4.2.8.5其他建设性后现代观 201
4.2.9柏格森 201
4.2.9.1生命哲学与创造进化论 202
4.2.9.2直觉主义 203
4.2.9.3其他建设性后现代观 203
4.2.10怀特海 204
4.2.10.1过程哲学 204
4.2.10.2过程、关系、有机 207
4.2.10.3动态变化与超验客体 208
4.2.10.4主要范畴 209
4.2.10.5小结 211
4.2.11哈茨霍恩 215
4.2.11.1过程神学 216
4.2.11.2泛经验论 217
第五章 人文社科前沿之我思 218
5.1追寻人文社科前沿 219
5.1.1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219
5.1.1.1心智的体验性 220
5.1.1.2认知的无意识性 222
5.1.1.3思维的隐喻性 225
5.1.2心智哲学 234
5.1.3第二次启蒙 235
5.1.4中国后语言哲学 236
5.2语言学与哲学互为摇篮之历史 236
5.3认知语言学对西哲的贡献 239
5.3.1隐喻认知理论 239
5.3.2范畴三论 241
5.3.3SOS 242
5.3.4ECM 246
5.3.5识解:解读主观性的钥匙 248
5.3.6认知过程:物质如何决定精神 249
5.4概念整合与哲学研究 251
5.4.1概论 251
5.4.2解释人类创造力来自何处 252
5.4.3概念并非完全是客观反映 254
5.4.4可用概念空间替代可能世界 254
5.4.5解释为何思维和表达具有模糊性 256
5.4.6深化对无意识的认识 257
5.5结语 258
第六章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语言教育 260
6.1序言 261
6.1.1西方哲学与教育发展 261
6.1.2现代教育之利弊 262
6.2何为“创新” 265
6.2.1用国外理论,换汉语例子 265
6.2.2不可把方法当理论 266
6.2.3不必仅限一家之言 267
6.3理论结合实践,文科兼理工 268
6.3.1文理不该早分家 268
6.3.2文科不可被边缘化 269
6.3.3反思“以人为器”的教育思想 269
6.4碎片化教育的再反思 273
6.4.1课程设置之“碎片化”现象 273
6.4.2语言文学三方向的有机整合 275
6.4.3有机性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276
6.5和谐教育与团队合作 276
6.5.1西方学者倡导中西合璧之楷模 276
6.5.2和谐教育与团队精神 277
6.5.3和谐教育的有机哲学基础 279
6.5.4团队合作与学术规范 281
6.6有机教育与知识系统 281
6.6.1知识的系统性 281
6.6.2“树vs林”关系与图表归纳法 283
6.7横纵结合,朝不同方向深入 285
6.7.1横组合vs纵聚合关系 285
6.7.2横向深挖vs纵向跳跃 287
附录 289
附录1:本书主要国外人名汉译对照表 289
附录2:本书主要英语术语汉译对照表 297
附录3:西哲简史:“三个转向”与“感性vs理性”之争 310
附录4:英国文学简史表 312
附录5: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表 314
附录6:西方语言学简史表 317
附录7:西方翻译简史表 318
附录8:中国翻译简史表 322
参考文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