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志愿式地理信息:数据洪流和正在扩张的数字鸿沟 1
1.1 引言 1
1.2 VGI和大数据的洪流 2
1.3 在缩小和分化的世界中的VGI 4
1.4 本书的章节概况 6
1.5 众包地理知识:距离的消失到地理学的复兴 8
参考文献 9
第一部分 公众参与和公民科学 15
第2章 理解VGI的价值 15
2.1 引言 15
2.2 对价值和地理信息价值的定义 16
2.3 权威GI价值的定义方法 18
2.4 评估VGI有哪些不同? 19
2.4.1 VGI数据特点 21
2.4.2 VGI的使用和生产过程 22
2.5 从价值链到乐高积木:VGI是可扩展和可重用的数据组件 23
2.6 总结与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第3章 志愿式还是贡献式?来源于公众的地理信息的重要区别 30
3.1 引言 31
3.2 志愿还是贡献:公众数据的重要区别 32
3.3 道德与法律问题 33
3.4 标识的真实性 36
3.5 为公众地理信息标识真相 37
3.6 结论 38
参考文献 38
第4章 元数据的平方:提高志愿式地理信息和地理网络的可用性 41
4.1 引言 42
4.2 背景 44
4.2.1 元数据的库模型 45
4.2.2 元数据的地图模型 45
4.2.3 数字时代的交互式和嵌入式元数据 46
4.3 关于元数据的正式和非正式讨论 47
4.3.1 “保留元数据”:新生代地理学者 47
4.3.2 元数据及其意义:地理信息科学 50
4.4 自上而下的元数据 50
4.4.1 可用性 50
4.4.2 社区 51
4.4.3 元数据的可搜索性和可分性 52
4.4.4 自下向上的元数据或是元数据的平方 52
4.4.5 OpenStreetMap 52
4.4.6 元数据类型 53
4.4.7 评价 55
4.5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9
第5章 政府采用VGI的情形 64
5.1 引言 64
5.2 政府的VGI实践 67
5.3 政府对VGI的采纳 68
5.3.1 VGI的成本 69
5.3.2 政府使用非专家数据的挑战 70
5.3.3 VGI的司法管辖权 72
5.4 政府采用VGI的情形 73
5.4.1 加强VGI收集的规范化 73
5.4.2 鼓励政府间的合作 74
5.4.3 VGI参与潜力的调查 75
5.5 结论 75
参考文献 76
第6章 当Web 2.0遇上PPGIS:中国的VGI与参与式制图 80
6.1 引言 81
6.2 理论背景 82
6.2.1 VGI与PPGIS:一致与分歧 82
6.2.2 主体性和数字空间 84
6.2.3 信息模式和空间叙事模式 85
6.3 中国公众的参与活力 86
6.4 中国的VGI实践 88
6.4.1 四川地震的救灾地图 88
6.4.2 中国矿难地图 90
6.4.3 销量/租金比值地图 91
6.5 结论 94
参考文献 95
第7章 公众科学与VGI:参与概况与参与类型 100
7.1 引言 100
7.2 公众科学 101
7.3 背景和驱动因素 105
7.4 地理公众科学 106
7.5 科学研究的文化问题 107
7.6 从参与式科学角度看待地理公众科学 109
7.7 结论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二部分 地理知识生产和地方认知 119
第8章 志愿式地理信息和计算地理:新观点 119
8.1 引言 119
8.2 什么是计算地理? 121
8.3 计算地理的实例 122
8.3.1 拓扑和尺度变换的概念 122
8.3.2 案例一:瑞士的街道模式 124
8.3.3 案例二:法国的街区模式 126
8.3.4 案例三:通过自然城市验证Zipf定律 127
8.4 讨论 128
8.5 结束语 129
参考文献 130
第9章 众包地理的演变:将志愿式地理信息带到第三维 133
9.1 引言 134
9.2 开放式街道地图:流传最广的一个VGI例子 135
9.3 三维开放式街道地图 137
9.3.1 3D兼容OSM属性的讨论 137
9.3.2 系统架构 141
9.3.3 建筑特点的产生 142
9.3.4 增加附加数据源 147
9.3.5 性能和统计 147
9.4 增加语义信息 148
9.5 总结和展望 149
参考文献 151
第10章 从志愿式地理信息到志愿式地理服务 153
10.1 引言 153
10.2 VGI和Web 2.0:生产、显示及解释的转变 154
10.3 VGS的灵感:VGI和危机应对 155
10.4 志愿式地理服务:使用的一般情况和两个实例 157
10.4.1 暴风雨时车道清雪 157
10.4.2 协调防洪疏散 158
10.5 PSUmobile.org的VGS的实现 158
10.5.1 服务器 159
10.5.2 安卓客户端 159
10.6 总结与结论 161
参考文献 162
第11章 维基百科作者的地理特性 166
11.1 引言 166
11.2 共同创作过程 168
11.3 维基百科中的志愿式地理信息 170
11.4 有关作者的地理 173
11.4.1 数据收集 173
11.4.2 有关作者的空间模型 175
11.5 讨论 180
11.5.1 架构因素 180
11.5.2 社会因素 183
11.5.3 方法论因素 184
11.6 结论 184
参考文献 185
第12章 从有空间参考的自然语言描述中判断话题地点 192
12.1 引言 192
12.2 背景 194
12.2.1 地点 194
12.2.2 主题建模 195
12.2.3 相关研究 196
12.3 数据处理 196
12.4 从LDA结果进行地点建模 198
12.4.1 主题建模结果 198
12.4.2 添加位置信息 199
12.5 构建主题差异的区域 201
12.5.1 复合主题可视化 204
12.5.2 主题定位的测量 204
12.6 时域分析法 205
12.7 总结与结论 207
12.8 附录A: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 208
参考文献 208
第13章 “我不来自任何地方”:探索地理网站和志愿式地理信息在重新解读一个分散的原住民社区观念时所发挥的作用 211
13.1 背景 211
13.1.1 家乡 212
13.1.2 家乡的失去 213
13.1.3 地图与参与式 214
13.2 研究项目 216
13.2.1 研究合作者 217
13.2.2 制图过程 217
13.3 讨论 219
13.3.1 探索地理空间网站的知识流 219
13.3.2 志愿信息与本地知识 219
13.3.3 本地知识和公共领域 220
13.3.4 权威本地知识以及地理空间网站所扮演的角色 221
13.4 结论 222
参考文献 224
第三部分 新兴应用和新的挑战 231
第14章 VGI对传统地形基础测绘项目的潜在贡献和挑战 231
14.1 引言 231
14.2 专业制图组织面临的挑战 232
14.2.1 什么是“权威数据” 233
14.2.2 航空制图对传统地形制图特点的影响 234
14.3 工作流程、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 236
14.3.1 吸引和留住志愿者 236
14.3.2 关于质量保证的考虑 236
14.3.3 评估贡献者可信度 237
14.3.4 风险管理的实例 238
14.4 讨论 241
14.5 传统的公众制图部分的未来 243
14.6 结论 244
参考文献 244
第15章 “我们知道你是谁并知道你住哪儿”:网络人口数据统计研究 249
15.1 引言 250
15.2 网络人口统计也是VGI? 251
15.3 网络人口统计研究 253
15.3.1 数据获取 253
15.3.2 数据处理 255
15.3.3 数据检验 257
15.3.4 数据应用 259
15.3.5 隐私 261
15.3.6 其他相关问题 262
15.4 总结和结束语 263
参考文献 263
第16章 志愿式地理信息,行动者网络理论,强风暴报告 268
16.1 引言 268
16.2 行动者网络理论 269
16.2.1 行动者、媒介和网络 271
16.2.2 信息转化 272
16.2.3 计算中心 273
16.3 风暴观察和风暴追逐行动者 274
16.3.1 行动者-中介-网络 276
16.3.2 风暴观察和风暴追逐行动者网络中的信息转化 278
16.3.3 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计算中心 280
16.4 总结和结论 283
参考文献 283
第17章 作为地图导航数据库编绘工具的VGI 287
17.1 引言 287
17.2 关于地图数据库编绘的VGI 288
17.2.1 众包如何应用于地图编绘? 289
17.3 主动贡献众包系统的类型 291
17.4 众包地图编绘是否像宣传中那样好用呢? 293
17.4.1 开放和混合地图编绘系统中众包地图数据是怎样符合标准的? 294
17.4.2 众包的商业化现状 297
17.5 总结和结论 302
参考文献 303
第18章 VGI和公共健康:可能性和陷阱 306
18.1 引言 307
18.2 志愿式地理信息在公共健康实践中的潜力 308
18.3 隐私问题和健康数据 310
18.4 公共健康的伦理规范 311
18.5 隐私法和机构审查委员会监管下的地理信息去身份化 312
18.6 总结和结论 314
参考文献 315
第19章 教育中的VGI:从K-12(幼儿园到12年级)到研究生教育 318
19.1 引言 318
19.2 相关工作 319
19.3 IFGI课程中的VGI 322
19.3.1 K-12教育中的VGI 323
19.3.2 本科教学中的VGI 324
19.3.3 研究生教育中的VGI 324
19.3.4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 325
19.4 调查和评估 326
19.4.1 调查设计 326
19.4.2 参与者 327
19.4.3 评估 328
19.5 结论 333
参考文献 335
第20章 VGI研究的前景和新兴的第四范式 337
20.1 回顾 337
20.2 空间、地点和VGI 338
20.3 VGI的质量保证 340
20.4 VGI:志愿、参与、个人、集体? 341
20.5 VGI的前景:从分析到合成 343
20.6 VGI、GIScience和地理学:迈向第四范式? 345
参考文献 347
主编和作者简介 351
索引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