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西班牙汉学家瓦罗的汉语文法研究——《华语官话语法》 3
第一章 《华语官话语法》研究概况 3
第一节 《华语官话语法》的研究价值 3
第二节 《华语官话语法》研究历史与现状 5
第二章 瓦罗与《华语官话语法》 7
第一节 瓦罗生平及其汉语研究背景 7
第二节 《华语官话语法》版本及内容编排 8
第三章 《华语官话语法》的汉语观 10
第一节 《华语官话语法》“汉语观”概述 10
第二节 《华语官话语法》的词法体系 12
一 构词法与构形法 12
二 词无定类 14
三 汉语词类系统 15
四 划分标准 37
第三节 《华语官话语法》的句法体系 40
一 语法范畴 40
二 句型观 49
三 小词 55
四 词序 58
第四章 《华语官话语法》的历史地位 60
第一节 《华语官话语法》与《汉语札记》的异同 60
一 马若瑟及《汉语札记》简介 60
二《华语官话语法》与《汉语札记》的异同 61
第二节 《华语官话语法》得失 64
一 传承与创新 64
二 局限与不足 65
小结 66
第二编 葡萄牙汉学家公神甫的汉语语法研究——《汉字文法》 69
第五章 公神甫《汉字文法》的汉语语法观 69
第一节 公神甫其人其文 69
第二节 《汉字文法》的汉语语法体系 70
小结 73
第三编 俄国汉学家比丘林的汉语语法研究——《汉文启蒙》 77
第六章 比丘林《汉文启蒙》中的汉语语法体系 77
第一节 比丘林及其汉学著述 77
第二节 比丘林与汉语语法研究 78
一《汉文启蒙》的写作背景 78
二《汉文启蒙》的主要内容 80
三《汉文启蒙》的学术价值 83
小结 87
第四编 英国汉学家马礼逊的汉语语法研究——《通用汉言之法》 91
第七章 马礼逊与《通用汉言之法》 91
第一节 《通用汉言之法》的研究价值 91
第二节 马礼逊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92
一 马礼逊生平 92
二 马礼逊主要作品 93
第八章 《通用汉言之法》的汉语观 96
第一节 《通用汉言之法》概况 97
一 全书体例 97
二 内容简介 97
第二节 《通用汉言之法》对“汉语拼写”的论述 98
一 音节表 98
二 声调 102
三 汉字的书写 106
第三节 《通用汉言之法》对汉语语法的论述 112
一 词类 113
二 句法 140
第四节 《通用汉言之法》对方言的论述 144
一 关于官话与方言的不同 144
二 有关广州方言的几个特点 145
第五节 《通用汉言之法》对诗歌的论述 147
一《诗经》 148
二 五言诗和七言诗 148
三 诗以外的其他体裁 149
第九章 《通用汉言之法》的学术地位 151
第一节 《通用汉言之法》在来华传教士汉语研究中的定位 151
第二节 《通用汉言之法》与《马氏文通》及其他国内汉语语法体系的比较 154
一 词本位 155
二 句本位 155
三 词组本位 157
第三节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与缺陷 158
一《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158
二《通用汉言之法》存在的缺陷 160
小结 162
第五编 美国汉学家高第丕的《文学书官话》——汉语理论语法的代表 165
第十章 高第丕与《文学书官话》 165
第十一章 《文学书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 168
第一节 《文学书官话》的词法与句法 168
一 词类划分 168
二 句法成分 168
三 词组及句子类型 170
第二节 《文学书官话》与传教士汉语语法研究史 170
一 传教士汉语语法研究谱系概述 170
二《文学书官话》是传教士汉语语法研究谱系中的特例 172
三《文学书官话》汉语语法体系的影响 176
小结 177
第六编 美国汉学家狄考文的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官话类编》 181
第十二章 《官话类编》的价值及研究概况 181
第十三章 狄考文及《官话类编》简介 183
第一节 狄考文其人 183
第二节 《官话类编》简介 184
第十四章 《官话类编》研究 186
第一节 词类研究 186
一 代词 187
二 量词 200
第二节 构词法研究 208
一 词缀 209
二 重叠式 219
第三节 句法研究 225
一 动补式 226
二 处置式 231
三 被动式 234
第四节 语料研究 238
一 南北方言用词对比 238
二 俗语研究 244
三 宗教用语研究 255
第五节 余论 257
小结 258
结语 261
附录一:清代来华汉学家汉语研究著述的版本问题 263
附录二:清代来华传教士部分汉语研究著述书影 271
参考书目 278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