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卷一 战国 3
中庸&刘培桂 译注 子思子撰 3
卷二 西汉 57
《韩诗外传》孟母教子(三则)&刘培桂译注 韩婴撰 57
一、孟母断织 57
二、东家杀豚 59
三、孟子去妻 60
《古列女传》邹孟轲母(四则)&刘培桂 译注 刘向撰 63
一、孟母三迁 63
二、孟母断织 65
三、孟子去妻 67
四、孟子处齐 69
卷三 元代 75
中庸精舍记&张? 75
中庸精舍碑阴记&司居敬 77
中庸书院开堂训辞&马豫 79
渊源堂记&马豫 82
中庸精舍书籍之记&刘泰 84
中庸精舍书籍总目 86
圣诏褒崇孟父孟母封号之碑&仁宗 88
追封邾国公、邾国宣献夫人碑阴之记&吴律 89
中庸书院缗田之记&刘之美 94
子思书院学田记&王思诚 96
加封子思为沂国述圣公制&文宗 98
“暴书台”碑&杨桓 99
暴书台碑阴记&张铨 99
重建孟母断机堂记&李泂 102
子思书院新庙之记&潘迪 104
断机堂邾国宣献夫人新像记&郑质 109
子思书院重修率性堂记&赵景濂 111
卷四 明代 117
题曝书台&桂孟 117
孟母断机祠赞&邓原忠 118
孟母断机图&吴能 120
故宅残石&秦缵 121
捐俸重修宣献夫人庙记&王亨 123
子思书院文&房喦 125
重修断机堂塑像记&裴侃 127
重修子思书院记&许彬 129
重修孟母断机祠记&许彬 132
三迁教子&刘浚 134
孟母断机堂&刘浚 135
题曝书台&刘浚 136
中庸精舍&刘浚 137
中庸精舍&刘浚 138
三迁教子&顾俊 139
中庸精舍&顾俊 140
三迁教子&廖海 141
中庸精舍&廖海 142
中庸精舍&胡选 143
三迁教子&叶聪 144
中庸精舍&叶聪 145
登谒断机堂&叶聪 146
曝书台题咏&叶聪 147
三迁教子&廖森 149
中庸精舍&廖森 150
题孟母断机堂&朱禋 151
曝书台&朱禋 152
孟母墓祠赞&马誉 153
题曝书台&汪舜民 154
断机堂&章忱 155
中庸精舍&章忱 156
谒子思书院&谢汝仪 157
行县至邾城有作(三首)&张意 158
谒述圣祠&刘相 159
孟母祠&甘茹 160
曝书台&甘茹 161
重修书院记&章时鸾 162
重修书院记&连尚青 165
谒孟母祠&徐炳 169
曝书台&徐炳 170
曝书台题咏&韩世能 171
谒子思书院&韩世能 172
昭告于邾国公宣献夫人文&钟化民 173
谒孟庙示诸生&李化龙 174
断机 175
子思书院 175
书院感怀(四首)&周邦仕 176
谒孟母祠&胡继先 178
曝书台&胡继先 179
断机堂(二首)&许国康 180
曝书台&许国康 181
重修中庸精舍记&唐大章 182
重修子思书院记&张瑞图 185
景贤堂记&潘榛 189
胡侯创修子思书院落成,喜赋五言二十六韵颂之,以纪其盛,并志不朽云&徐应徵 192
曝书台(二首)&徐应徵 194
谒孟母有感&刘塙 195
孟母祠题咏&李崑 196
曝书台题咏&李崑 197
题子思书院&吕兆祥 198
卷五 清代 201
重修中庸书院记&孔毓圻 201
述圣遗像·宋理宗御制赞 204
祭述圣子思子文&张鹏翮 206
重修暴书台记&娄一均 207
谒孟母祠&娄一均 211
题曝书台&娄一均 212
谒子思祠&娄一均 213
谒孟母祠&周翼 214
题曝书台&周翼 215
谒子思祠&周翼 216
谒孟母祠&张琨 217
题曝书台&张琨 218
谒子思祠&张琨 219
题曝书台&陈方贺 220
曝书台&毕公嗣 221
皇帝遣杨宏俊致祭于孟母文&爱新觉罗·弘历 222
敕加孟母“端范”封号文&爱新觉罗·弘历 222
述圣子思子赞&爱新觉罗·弘历 225
钦制《四贤赞》谕&爱新觉罗·弘历 226
重修子思祠记&董淳 228
“子思子作中庸处”碑&杨岳春 230
题记&孟广均 230
“孟母断机处”碑&张继邹 232
重修断机堂记&孟广均 233
孟母颂&班昭 235
孟母赞&左芬 235
跋&董淳 235
邹县正堂移文&孙士清 236
孟母三迁祠断机堂碑记&汪喜孙 239
孟母颂&班昭 242
孟母赞&左芬 242
后跋&王大堉 243
重葺邹县述圣子思子庙记 陈庆偕 244
重修述圣庙、断机堂记&丁宝桢 246
附录 251
《圣迹导游录》(节选)&王小隐著 251
(廿一)孟庙以外名迹——师范母教在人心目 251
山东邹县亚圣孟子史迹概述(节选)&刘昭赓 256
救救孟子故居等遗址&王轩 刘培桂 孟祥居 258
历代对孟母的尊崇与封谥&刘培桂 261
孟母断机处及三迁故址&刘培桂 270
子思书院与子思祠&刘培桂 280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