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凤民,肖纯凌,彭宜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5919008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第4版教材补充了本学科近年的重大进展。例如,新增了与感染高度相关的天然免疫机制、禽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寨卡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等知识。近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许多微生物被重新分类和命名,例如肝炎病毒、汉坦病毒和肠道病毒,本次改版也做了相应的更新。

绪论 1

一、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1

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

三、任务与展望 9

第一篇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12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2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2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3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3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9

第2章 细菌的生理 24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24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24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24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 25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25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25

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25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26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26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27

三、细菌的分泌系统 28

四、细菌的免疫系统 29

第四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31

一、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31

二、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32

第五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33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33

二、培养基 34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34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35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35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35

二、细菌的命名法 38

第3章 细菌遗传与变异 40

第一节 细菌遗传相关物质 40

一、细菌染色体 40

二、质粒 40

三、噬菌体 41

四、转座元件 42

第二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43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机制 44

一、突变 44

二、基因转移与重组 45

第四节 细菌遗传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49

第4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51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52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52

二、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53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55

一、病毒复制周期 55

二、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 59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60

一、病毒变异的类型 60

二、病毒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62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63

一、物理因素的影响 63

二、化学因素的影响 63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法 64

一、病毒的分类 64

二、病毒的命名法 64

第5章 细菌与病毒的致病机制 67

第一节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67

一、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67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69

三、细菌的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76

四、感染类型 77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79

一、病毒的传播途径 79

二、病毒感染类型 81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 82

第6章 抗感染免疫 88

第一节 固有免疫 89

一、生理屏障结构 89

二、固有免疫分子 89

三、固有免疫细胞 92

四、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与模式识别受体 97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 100

一、体液免疫 101

二、细胞免疫 103

三、免疫病理损伤 103

第7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106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106

一、热力灭菌法 106

二、辐射杀菌法 107

三、滤过除菌法 108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108

第三节 生物安全 109

第8章 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 112

第一节 抗菌药物与耐药性 112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112

二、细菌的耐药性 114

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与耐药性 116

一、抗病毒化学药物 116

二、病毒的耐药性 117

第9章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法 119

第一节 病原学检查相关技术 119

一、形态学检查 119

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20

三、免疫学技术 120

四、分子诊断技术 121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122

一、细菌学诊断 122

二、病原菌成分的检测 124

三、病原菌相关抗体的检测 125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125

一、形态学检查 125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126

三、病毒数量及感染性的检测 127

四、病毒成分的检测 128

五、病毒抗体的检测 128

第10章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 130

第一节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131

一、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131

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134

第二节 计划免疫 136

一、感染性疾病流行的概述 137

二、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原则 137

三、计划免疫 138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 139

一、医院感染的特点 139

二、医院感染的控制 141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144

第11章 球菌 144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44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144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4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49

一、A群链球菌 150

二、肺炎链球菌 152

三、其他医学相关链球菌 154

第三节 肠球菌属 155

一、生物学性状 15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5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56

四、防治原则 157

第四节 奈瑟菌属 157

一、脑膜炎奈瑟菌 157

二、淋病奈瑟菌 158

第12章 肠道杆菌 162

第一节 埃希菌属 163

一、生物学性状 163

二、致病性 16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67

四、防治原则 168

第二节 志贺菌属 168

一、生物学性状 16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7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71

四、防治原则 172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72

一、生物学性状 17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7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75

四、防治原则 176

第四节 其他菌属 176

一、克雷伯菌属 176

二、变形杆菌属 177

三、肠杆菌属 177

四、沙雷菌属 178

五、枸橼酸杆菌属 178

六、摩根菌属 178

第13章 弧菌属 180

第一节 霍乱弧菌 180

一、生物学性状 18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83

四、防治原则 183

第二节 副溶血弧菌 184

一、生物学性状 184

二、致病性 184

三、诊断与防治 185

第14章 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 186

第一节 螺杆菌属 186

一、生物学性状 18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88

四、防治原则 188

第二节 弯曲菌属 189

一、生物学性状 18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90

四、防治原则 190

第15章 分枝杆菌属 191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91

一、生物学性状 19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9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95

四、防治原则 196

第二节 牛分枝杆菌 197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197

一、生物学性状 19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9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98

四、防治原则 198

第四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199

第16章 棒状杆菌属 201

一、生物学性状 20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0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02

四、防治原则 203

第17章 厌氧性细菌 204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204

一、破伤风梭菌 204

二、产气荚膜梭菌 206

三、肉毒梭菌 209

四、艰难梭菌 210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210

一、类杆菌属 210

二、其他无芽胞厌氧菌 212

第18章 动物源性细菌 214

第一节 芽胞杆菌属 214

一、炭疽芽胞杆菌 214

二、蜡样芽胞杆菌 216

第二节 布鲁菌属 217

一、生物学性状 21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1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18

四、防治原则 219

第三节 耶尔森菌属 220

一、鼠疫耶尔森菌 220

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23

三、假结核耶尔森菌 223

第四节 弗朗西斯菌属 224

第五节 巴斯德菌属 224

第19章 医学相关其他细菌 226

第一节 假单胞菌属 226

一、铜绿假单胞菌 226

二、鼻疽假单胞菌 227

三、类鼻疽假单胞菌 228

第二节 军团菌属 228

第三节 嗜血杆菌属 229

第四节 鲍特菌属 231

第五节 不动杆菌属 232

第六节 莫拉菌属 233

第七节 气单胞菌属 234

第八节 窄食单胞菌属 234

第九节 李斯特菌属 235

第20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237

第一节 放线菌属 237

一、生物学性状 23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39

四、防治原则 239

第二节 诺卡菌属 239

一、生物学性状 24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40

四、防治原则 241

第21章 支原体 242

第一节 支原体属 243

一、生物学性状 24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防治原则 245

第二节 脲原体属 245

一、生物学性状 24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防治原则 246

第22章 立克次体 247

第一节 立克次体属 247

一、生物学性状 24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0

四、防治原则 250

第二节 东方体属 250

一、生物学性状 25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1

四、防治原则 251

第三节 埃里希体属和无形体属 251

一、查菲埃里希体 251

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252

第23章 衣原体 253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概述 254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 255

一、生物学性状 25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7

四、防治原则 257

第三节 肺炎嗜衣原体 258

一、生物学性状 25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8

第四节 鹦鹉热嗜衣原体 259

一、生物学性状 25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59

四、防治原则 260

第24章 螺旋体 261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262

一、生物学性状 26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63

四、防治原则 264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264

一、生物学性状 26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66

四、防治原则 267

第三节 伯氏疏螺旋体 267

一、生物学性状 26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68

四、防治原则 268

第四节 回归热疏螺旋体 269

一、生物学性状 26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69

四、防治原则 269

第五节 奋森疏螺旋体 270

第三篇 医学相关病毒 272

第25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 272

第一节 肠道病毒属 272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274

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276

三、肠道病毒A71型 277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278

一、轮状病毒 278

二、诺如病毒 280

三、肠道腺病毒 281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282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282

一、生物学性状 283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8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86

四、防治原则 286

五、禽流感病毒 287

第二节 副黏病毒 287

一、麻疹病毒 288

二、腮腺炎病毒 289

三、副流感病毒 290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 290

五、亨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 291

六、人偏肺病毒 291

第三节 冠状病毒 291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293

一、腺病毒 293

二、风疹病毒 296

三、鼻病毒 297

四、呼肠病毒 297

第27章 肝炎病毒 299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300

一、生物学性状 30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1

四、防治原则 301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302

一、生物学性状 30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8

四、防治原则 309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310

一、生物学性状 310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1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12

四、防治原则 312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313

一、生物学性状 313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13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13

四、防治原则 313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314

一、生物学性状 31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1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16

四、防治原则 316

第28章 逆转录病毒 318

第一节 逆转录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319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 319

二、宿主范围 320

三、病毒复制 320

四、感染与致癌 321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21

一、生物学性状 32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27

四、防治原则 328

第三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329

一、生物学性状 329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2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30

四、防治原则 331

第四节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331

第29章 虫媒病毒 333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34

一、生物学性状 3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36

四、防治原则 337

第二节 登革病毒 337

一、生物学性状 33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38

四、防治原则 339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339

一、生物学性状 33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40

四、防治原则 340

第四节 寨卡病毒 340

一、生物学性状 34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4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41

四、防治原则 341

第五节 黄热病病毒 341

一、生物学性状 34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4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42

四、防治原则 342

第六节 西尼罗病毒 343

一、生物学性状 34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43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43

四、防治原则 344

第七节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344

一、生物学性状 34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4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44

四、防治原则 345

第八节 基孔肯雅病毒 345

一、生物学性状 34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4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46

四、防治原则 346

第30章 出血热病毒 347

第一节 汉坦病毒 348

一、生物学性状 34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4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51

四、防治原则 351

第二节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351

一、生物学性状 35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5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52

四、防治原则 352

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与马堡病毒 353

一、埃博拉病毒 353

二、马堡病毒 355

第31章 疱疹病毒 357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358

一、生物学性状 359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5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60

四、防治原则 361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61

一、生物学性状 361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36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62

四、防治原则 362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362

一、生物学性状 362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6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63

四、防治原则 363

第四节 EB病毒 364

一、生物学性状 364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6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66

四、防治原则 366

第五节 新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 366

一、人类疱疹病毒6型 366

二、人类疱疹病毒7型 367

三、人类疱疹病毒8型 367

第32章 人乳头瘤病毒 369

一、生物学性状 369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6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71

四、防治原则 371

第33章 其他病毒 372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372

一、生物学性状 37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7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74

四、防治原则 374

第二节 细小DNA病毒 375

一、生物学性状 37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7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76

四、防治原则 376

第三节 痘病毒 376

一、生物学性状 37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7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377

第四节 博尔纳病病毒 377

第34章 朊粒 379

一、生物学性状 37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8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81

四、防治原则 381

第四篇 真菌 384

第35章 真菌的基本性状 384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384

一、真菌的形态 385

二、真菌的结构 386

三、真菌的培养与繁殖 387

四、真菌的抵抗力与变异性 388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388

一、真菌的致病性 388

二、真菌的免疫性 389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390

一、临床标本的采集 390

二、病原真菌的检查与鉴定 390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392

一、真菌感染的预防 392

二、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392

第36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394

第一节 皮肤感染真菌 394

一、皮肤癣菌 394

二、角层癣菌 396

第二节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396

一、孢子丝菌属 396

二、着色真菌 397

第三节 深部感染真菌 398

一、致病性真菌 398

二、机会致病性真菌 398

附录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分类 405

一、机会致病病原微生物 405

二、常见的经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 405

三、经消化道途径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406

四、经创伤或输血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407

五、虫媒病原微生物 408

六、性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 409

七、垂直传播病原微生物 409

八、动物源性病原微生物 410

九、引起皮肤或经皮肤感染病原微生物 411

中引文专业词汇索引 412

主要参考文献及主要相关网址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