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新古典主义音乐概述 12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的起源 12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 13
第三节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 15
第二章 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音乐概述 17
第一节 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根源 18
一、性格因素 18
二、学习经历 20
第二节 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起点 23
第三节 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 27
第四节 斯特拉文斯基音乐风格的再次转变 32
第三章 三部交响乐简析 35
第一节 诗篇交响曲 37
一、作品概况 37
二、核心素材 38
三、作品分析 40
第二节 C大调交响曲 52
一、作品概况 52
二、核心素材 53
三、作品分析 54
第三节 三乐章交响曲 76
一、作品概况 76
二、核心素材 78
三、作品分析 78
第四章 斯氏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单声部写作技巧 94
第一节 旋律线条 94
一、旋律形态 95
二、旋律发展方式 102
第二节 节奏节拍 106
一、频繁更换节拍 106
二、节奏错位 107
三、模式化节奏型 109
四、以停顿提供静态动力 111
第五章 斯氏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多声部写作技术 113
第一节 调性 113
一、人为加入外音,以期大小调对峙 114
二、中古调式 116
三、八音音阶 116
四、多调性 117
五、强调外音,或避免出现主和弦原位,以混淆调中心 120
第二节 和声 123
一、错音技术 124
二、和弦纵向错位 125
三、和弦横向交错 127
四、音色和声 127
五、意外解决 128
第三节 引力极点 129
第四节 模仿 134
第五节 对位 136
一、二部对位 137
二、三部对位 140
三、四部及以上声部 142
第六节 织体形态 143
一、线形陈述原则 143
二、乐思结合原则 146
三、声部结合原则 148
第六章 赋格 155
第一节 结构分析 157
一、《诗篇交响曲》第二乐章 157
二、《C大调交响曲》第三乐章(排练号122—129) 158
三、《 C大调交响曲》第四乐章(排练号163—169) 160
四、《三乐章交响曲》第三乐章(排练号170—182) 162
第二节 赋格(段)写作特征 165
一、赋格段的进入方式 169
二、主要乐思及其展开方式 172
结论 188
一、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实质 188
二、新古典主义对斯特拉文斯基的意义 190
三、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发 193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