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数据报告 3
第一章 导论 3
一 问题的缘起:被悬置的法治 3
二 法律意识的界定及意义 6
三 本报告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10
四 关于数据统计的说明 13
第二章 抽样调查的方式及样本之基本人口学特征 14
一 抽样及调查的方式 14
二 样本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23
第三章 法律认知 30
一 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了解度 30
二 对专门机构法制宣传与教育的关注状况 33
三 对非专门机构的法律宣传与教育的关注状况 42
四 社会公众的法律知识的了解渠道 51
第四章 法律观念 56
一 社会服从态度与观念 56
二 诉讼意识 62
三 对法官的态度 68
四 对审判的态度 74
五 对司法及其他权利救济渠道的态度 81
六 对律师的态度 89
七 司法信心 93
第五章 私权意识 101
一 家庭成员间的合同意识 101
二 亲友间合同意识 106
三 同学、同事间合同意识 111
四 非熟人间的合同意识 114
第六章 公共权利意识 117
一 组织参与观念 117
二 公共事务的关注态度 141
三 政治参与意识 149
四 公民行动意识 156
第七章 政府绩效评价 169
一 政府透明度 169
二 依法行政 178
三 政府效率 187
四 法治治理 197
五 环境治理 206
六 社会民生 213
第八章 法律信任 234
一 社会信任 234
二 法律人信任 259
三 司法机构信任 269
四 警察机构信任 287
五 政府机构信任 296
六 人大机构信任 305
第九章 法律行为取向 312
一 家庭类纠纷的法律行为取向 312
二 亲友近邻类纠纷的法律行为取向 327
三 对同学、同事类纠纷的法律行为取向 336
四 陌生人之间纠纷的法律行为取向 342
五 与组织机构纠纷的行为取向 351
第十章 法律行为的经验 361
一 法律经验的总体状况 361
二 诉讼对象 370
三 诉讼的纠纷类型 373
四 诉讼原因 375
五 司法认同 377
下篇 专论 383
第十一章 司法信任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上海数据的实证探讨 383
一 文献综述、问题及分析思路 384
二 研究假设 390
三 数据与变量 391
四 数据分析 395
五 结论与讨论 400
第十二章 社会公众对法律人的信任问题探析——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409
一 法律人信任: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411
二 对法律人总体的高信任和部分的低信任 417
三 关系信任抑或权威信任 420
四 结论与讨论:法律人信任的隐忧及其应对 426
第十三章 户籍、同期群及其对警察信任度的影响——基于上海数据的分析 429
一 西方文献综述 431
二 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 436
三 数据与变量 445
附录 459
后记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