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977
第六研究 现象学的认识启蒙之要素 985
引论 985
第一篇 客体化的意向与充实。认识作为充实的综合以及综合的各个阶段 995
第一章 含义意向与含义充实 995
第1节 究竟是所有行为种类都能够作为含义载者起作用,还是只有某些行为种类可以作为含义载者起作用 995
第2节 所有行为的可被表达性并不是决定性的。关于一个行为的表达之说法的两种含义 997
第3节 关于对一个行为的表达之话语的第三种意义。对我们的课题的阐述 999
第4节 对一个感知的表达(“感知判断”)。它的含义不可能存在于这个感知之中,而必定存在于本己的表达性行为之中 1002
第5节 续论:感知作为规定着含义,但不蕴涵含义的行为 1004
第6节 在表达着的思想与被表达的直观之间的静态统一。认识 1012
第7节 认识作为行为特征与“语词的普遍性” 1015
第8节 在表达和被表达的直观之间的动态统一。充实意识与认同意识 1021
第9节 充实统一以内和以外的不同意向特征 1026
第10节 充实体验的更全面种类。直观作为需要充实的意向 1028
第11节 失实与争执。区分的综合 1031
第12节 总体的和局部的认同与区分作为谓语的和限定的表达形式的共同现象学基础 1033
第二章 对客体化意向以及它们通过充实综合的区别而形成的本质变种的间接特征描述 1039
第13节 认识的综合作为对客体化行为而言具有特征性的充实形式。将含义行为归入客体化行为的属 1039
第14节 通过充实的特性区分符号意向与直观意向;对这种区分的现象学的特征描述 1044
a)符号、图像与自身展示 1044
b)对象的感知性映射与想像性映射 1047
第15节 含义作用之外的符号意向 1051
第三章 认识阶段的现象学 1056
第16节 单纯的认同与充实 1056
第17节 关于充实与直观化的关系问题 1060
第18节 间接充实的阶段序列。间接表象 1061
第19节 对间接表象与表象的表象之区分 1063
第20节 每一个充实之中的真正直观化。本真的与非本真的直观化 1065
第21节 表象的“充盈” 1068
第22节 充盈与“直观内涵” 1070
第23节 在同一个行为的直观内涵与符号内涵之间的比重关系。纯粹直观行为与纯粹符号行为。感知内容与图像内容,纯粹感知与纯粹想像。充盈的程度划分 1072
第24节 充实的上升序列 1078
第25节 充盈与意向质料 1080
第26节 续论:代现或立义。质料作为立义意义、立义形式和被立义的内容。对直观立义与符号立义的区分性特征描述 1085
第27节 代现作为在所有行为中的必然表象基础。对有关意识与一个对象的不同联系方式之说法的最终澄清 1089
第28节 意向本质与充实的意义。认识本质。种类直观 1090
第29节 完整的直观与疏漏的直观。合适的和客观完整的直观化。实质 1092
第四章 相容性与不相容性 1098
第30节 从观念上将含义区分为可能(实在)含义与不可能(想像)含义 1098
第31节 协调性或相容性作为一个在内容一般之最宽泛领域中的观念状况。作为含义的“概念”的协调性 1101
第32节 内容的不协调性(争执)一般 1104
第33节 争执如何也能为合一性奠基。协调性与争执之说法的相对性 1106
第34节 若干公理 1109
第35节 作为含义的概念的不协调性 1111
第五章 相即性的理想。明见与真理 1114
第36节 引论 1114
第37节 感知的充实作用。最终充实的理想 1115
第38节 在充实作用中的设定行为。在松散的和严格的意义上的明见性 1120
第39节 明见与真理 1122
第二篇 感性与知性 1131
第六章 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 1131
第40节 范畴意指形式的充实问题和对此问题之解决的一个指导思想 1131
第41节 续论:对事例领域的扩展 1135
第42节 在客体化行为的总体领域中感性材料与范畴形式的区别 1138
第43节 范畴形式的客观相关项不是“实在”因素 1140
第44节 存在概念以及其他范畴的起源不处在内感知的区域之中 1143
第45节 对直观概念的扩展,尤其是对感知和想像概念的扩展。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 1147
第46节 对感性感知与范畴感知之间区别的现象学分析 1150
第47节 续论:将感性感知描述为“素朴”感知 1153
第48节 将范畴行为的特征描述为被奠基行为 1159
第49节 关于称谓构形的附论 1164
第50节 在范畴理解中但不是在称谓作用中的感性形式 1167
第51节 集合与分离 1167
第52节 在普遍直观中构造的普遍对象 1169
第七章 关于范畴代现的研究 1174
第53节 向第一篇的各项研究的回溯 1174
第54节 关于范畴形式的被代现者的问题 1176
第55节 那种认为有本己的范畴的被代现者的论据 1179
第56节 续论:联结行为的心理纽带与相应客体的范畴统一 1182
第57节 奠基性直观的被代现者并不通过综合形式的被代现者而得到直接的联结 1183
第58节 这两个区别的关系:外感官与内感官以及范畴官能 1187
第八章 本真思维与非本真思维的先天规律 1193
第59节 向越来越新的形式之合并。可能直观的纯粹形式学说 1193
第60节 质料与形式的相对区别或作用区别。纯粹的知性行为和混有感性的知性行为。感性的概念与范畴 1194
第61节 范畴的构形不是对对象的实在重构 1198
第62节 对在先被给予的材料进行范畴构形的自由及其限制:纯粹范畴规律(“本真思维”的规律) 1200
第63节 符号行为和混有符号的行为的新有效性规律(非本真思维的规律) 1205
第64节 纯粹逻辑-语法规律不仅仅是人类理智的规律,而且是每一个理智一般的规律。这些规律在不相即思维方面的心理学含义以及规范性作用 1211
第65节 逻辑之物实在含义的背谬问题 1214
第66节 对在“直观”与“思维”之通常对置中被混淆的几个最重要的区别之划分 1217
第三篇 对引导性问题的澄清 1223
第九章 非客体化行为作为虚假的含义充实 1223
第67节 并非每一个意指都包含着一个认识 1223
第68节 关于对那些被用来表达非客体化行为的特别语法形式的争执 1226
第69节 赞成和反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论据 1230
第70节 决断 1239
附录 外感知与内感知。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 1243
第1节 通俗的和传统哲学的外感知与内感知概念 1243
第2节 和第3节 对传统区分进行深化的现象学的动机和心理学动机;布伦塔诺的观点 1245
第4节 批评。在对外感知与内感知概念的通常理解中,它们都具有同一个认识论特征;感知与阐释 1253
第5节 显现这个术语的歧义性 1255
第6节 ① 因此而混淆在认识论上无关紧要的外、内感知之对立与在认识论上根本性的相即、不相即感知之对立 1260
第7节 这个争论不是语词争论 1265
第8节 对“现象”的两个根本不同划分的混淆。“物理”内容不仅“现象地”存在,而且也“现实地”存在 1267
作者本人告示 1270
文献索引 1276
人名索引 1289
概念索引(德-汉) 1293
概念索引(汉-德) 1335
译后记 1378
《逻辑研究》中译本修订版后记 1391
中译本第三版后记 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