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能源 1
1.2 能源现状 7
1.3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11
参考文献 15
第一篇 常规能源 17
第2章 煤炭 17
2.1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17
2.2 煤的形成 18
2.3 煤的组成结构与品质 19
2.4 煤的开采与运输 23
2.5 煤的燃烧和污染 27
2.6 煤的洁净技术 29
2.7 煤炭液化 33
2.8 煤的气化 34
2.9 煤的综合利用 38
参考文献 40
第3章 石油 42
3.1 石油的形成 42
3.2 石油的性质 44
3.3 石油的勘探与开采 46
3.4 石油的炼制 50
3.5 石油产品 54
3.6 石油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61
参考文献 65
第4章 天然气 66
4.1 天然气在未来能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66
4.2 天然气的性质 71
4.3 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 74
4.4 天然气的应用 80
4.5 天然气化工 87
4.6 天然气水合物 91
4.7 页岩气 99
参考文献 105
第5章 电能 106
5.1 电能是最优质的二次能源 106
5.2 火力发电 107
5.3 水力发电 113
5.4 电力输配 120
参考文献 128
第二篇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129
第6章 核能 129
6.1 核反应 129
6.2 核反应堆 131
6.3 核电站 135
6.4 核安全 140
参考文献 142
第7章 太阳能 143
7.1 太阳及太阳能 143
7.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146
7.3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157
7.4 太阳能光化结合 161
参考文献 161
第8章 生物质能 163
8.1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 163
8.2 能源植物 168
8.3 生物质气体燃料 174
8.4 生物质液体燃料 183
8.5 生物质固体燃料 189
参考文献 192
第9章 风能 193
9.1 风及风能 193
9.2 风力发电 200
9.3 风能的其他应用 205
参考文献 207
第10章 地热能 208
10.1 地热及地热能 208
10.2 地热能的利用 210
参考文献 214
第11章 海洋能 215
11.1 海洋及海洋能 215
11.2 潮汐能 217
11.3 潮流能 219
11.4 波浪能 221
11.5 温差能 223
11.6 盐差能 223
11.7 海流能 224
参考文献 225
第12章 氢能与燃料电池 226
12.1 氢的制备与纯化 226
12.2 氢的储存与运输 230
12.3 燃料电池 231
12.4 氢能的其他应用 237
参考文献 237
第三篇 节能与储能篇 238
第13章 节能概论 238
13.1 节能的定义及分类 238
13.2 节能的层次及准则 240
13.3 节能技术的理论基础 241
参考文献 248
第14章 工业节能技术 249
14.1 工业节能概述 249
14.2 工业通用节能技术 252
14.3 工业通用设备节能技术 262
参考文献 271
第15章 建筑及民用节能技术 272
15.1 建筑节能概述 272
15.2 建筑节能技术 273
15.3 民用节能技术 283
15.4 建筑及民用节能技术案例分析 289
参考文献 291
第16章 交通节能技术 292
16.1 交通节能概论 292
16.2 汽车节能 294
16.3 火车节能 302
16.4 船舶节能 303
参考文献 304
第17章 储能技术 305
17.1 抽水蓄能 305
17.2 电池储能 307
参考文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