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3
三 研究方法、思路与意义 14
第一章 背景与生成 17
第一节 历史的先声——解放区小说知识分子叙事的规则形成 17
一 懵懂的外来者 18
二 历史的自觉 23
三 皆大欢喜 27
四 阐释的循环 36
第二节 继往开来——“十七年”小说知识分子叙事的范式确立 40
一 时代的召唤 41
二 身份的焦虑 45
三 文以明志 53
第二章 情归革命——知识分子改造的新时代寓言 58
第一节 身份意识与创作姿态 59
一 救世 59
二 救赎 60
第二节 情归革命——回响与呼应 63
一“为了革命而牺牲恋爱” 64
二“革命与恋爱”相辅相成 66
三“革命产生了恋爱” 68
第三节 叙事与差异 70
一 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 70
二 旧瓶新酒的策略与意图 82
第三章 从信服到“成圣”——知识分子主体再造的仪式化书写 86
第一节 告别旧我 89
一 异常时间内的异常人 90
二 自我意识的放逐 95
三 寻找新的替代 97
第二节 话在肉身显现 99
一 日常生活的政治化 100
二 受虐、洗礼与跨越 103
第三节 超凡脱俗 107
一 入党 108
二 牺牲 110
三 婚恋 112
第四节 仪式化叙事与身份诉求 115
第四章 他性与神话——知识分子形象的差序化塑造 117
第一节 警示化 118
一 反面人物形象 118
二 边际人物形象 124
第二节 榜样化 129
一 成长型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129
二 领袖型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137
第五章 统一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建构——以知识分子第一人称叙述为例兼及第三人称 144
第一节 文如其人与修辞立诚 145
第二节 第一人称叙述 149
一 真实性效果 149
二 倾向性表述 161
第三节 第三人称叙述 169
第六章 同一性疏离——叙事者的苦恼 175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 176
一 批判性展示 176
二 自主性呈现 183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张力 185
一 反讽与复调 186
二 唯美情怀 187
第三节“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 189
一 审美介入 191
二 否定的辩证法 194
第七章 人民性皈依——异质而同构 200
第一节《我们夫妇之间》——最初的异端与规训 201
一 必须始终坚持以工农兵为主导的人民文艺发展方向 203
二 知识分子形象的贬抑化叙事 211
第二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原稿与修改 213
第三节《青春之歌》——缝隙与缝合 218
第四节《艳阳天》——正典与绝响 220
结语 229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