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统计与统计学 2
1.1.1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 2
1.1.2 统计学的主要思想 5
1.1.3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6
1.2 统计学的分科 7
1.2.1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7
1.2.2 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8
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9
1.3.1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9
1.3.2 标志和统计指标 10
1.3.3 变量和变量值 11
1.3.4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12
1.4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1.4.1 统计学的各大著名学派 13
1.4.2 统计学的现代格局 14
1.5 统计无处不在 14
1.5.1 文学著作的统计分析方法 15
1.5.2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 16
1.5.3 统计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17
1.5.4 统计学的大数据在商业模式中的应用 18
1.6 统计应用软件简介 19
1.6.1 Excel电子表格与统计功能 19
1.6.2 SAS统计软件 19
1.6.3 SPSS统计软件 19
1.6.4 Eviews 19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显示 24
2.1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26
2.1.1 数据的类型 26
2.1.2 统计数据的类型 27
2.2 统计数据的收集 28
2.2.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29
2.2.2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43
2.2.3 统计数据的误差 44
2.3 统计数据的整理 44
2.3.1 统计数据整理的概念和内容 44
2.3.2 数据的预处理 45
2.3.3 数据的排序 46
2.3.4 统计分组 46
2.3.5 统计分组的方法 48
2.3.6 频数分布 52
2.3.7 统计表和统计图 55
第3章 统计分析指标 80
3.1 统计指标的分类 81
3.1.1 指标的概念 81
3.1.2 统计指标的种类 81
3.1.3 统计指标体系 82
3.2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85
3.2.1 总量指标 85
3.2.2 相对指标 89
第4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104
4.1 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值 106
4.1.1 算术平均数 106
4.1.2 调和平均数 110
4.1.3 几何平均数 111
4.1.4 中位数 112
4.1.5 众数 114
4.1.6 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116
4.1.7 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117
4.2 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 117
4.2.1 极差 118
4.2.2 平均差 119
4.2.3 方差与标准差 119
4.2.4 离散系数 121
4.2.5 是非标志的标准差 122
4.2.6 数据的标准化 123
4.3 分布的偏态与峰度的测度 124
4.3.1 偏态及其测度 124
4.3.2 峰度及其测定 125
第5章 指数 138
5.1 指数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139
5.1.1 统计指数的概念 139
5.1.2 统计指数的分类 140
5.1.3 指数的作用 141
5.2 综合指数 142
5.2.1 综合指数的意义与形式 142
5.2.2 综合质量指标指数 142
5.2.3 综合数量指标指数 144
5.2.4 综合指数的主要应用 145
5.3 平均数指数 147
5.3.1 平均数指数的意义与分类 147
5.3.2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147
5.3.3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148
5.3.4 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149
5.3.5 平均数指数的主要应用 149
5.4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152
5.4.1 指数体系 152
5.4.2 因素分析 153
第6章 参数估计 168
6.1 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69
6.1.1 抽样推断的特点和作用 169
6.1.2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170
6.1.3 抽样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 171
6.1.4 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 172
6.1.5 参数估计的基本步骤 173
6.2 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 174
6.2.1 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174
6.2.2 点估计量的优良标准 174
6.3 参数估计中的区间估计 175
6.3.1 参数估计的精度与抽样平均误差计算 175
6.3.2 参数估计的误差范围与概率度 177
6.3.3 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79
6.4 抽样组织方式及参数估计 180
6.4.1 简单随机抽样 180
6.4.2 分层抽样 181
6.4.3 系统抽样 182
6.4.4 整群抽样 184
6.4.5 多阶段抽样 185
6.4.6 不同抽样组织设计的比较 186
6.5 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188
6.5.1 平均数的必要样本容量 188
6.5.2 成数的必要样本容量 189
6.5.3 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190
第7章 假设检验 199
7.1 假设检验概述 200
7.1.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200
7.1.2 假设检验的步骤 201
7.1.3 两类错误和假设检验的规则 202
7.2 总体均值的检验 203
7.2.1 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203
7.2.2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206
7.2.3 两个非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207
7.3 总体成数的检验 210
7.3.1 单个总体成数的检验 210
7.3.2 两个总体成数之差的检验 211
7.4 总体方差的检验 211
7.4.1 一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211
7.4.2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之比的检验 212
第8章 时间数列分析 220
8.1 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222
8.1.1 时间数列的概念 222
8.1.2 时间数列的种类 222
8.1.3 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223
8.2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224
8.2.1 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224
8.2.2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228
8.3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230
8.3.1 发展速度 230
8.3.2 增长速度 231
8.3.3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232
8.4 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 236
8.4.1 影响时间数列因素的分析 236
8.4.2 长期趋势及其意义 237
8.4.3 季节变动的测定 244
8.4.4 循环变动分析 247
第9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256
9.1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257
9.1.1 相关关系的特征和概念 257
9.1.2 相关关系的种类 258
9.1.3 相关分析的任务 259
9.2 简单相关分析 259
9.2.1 相关表的编制 259
9.2.2 相关图的绘制 260
9.2.3 相关系数的计算 261
9.3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64
9.3.1 回归分析的意义 264
9.3.2 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和最小二乘法 265
9.3.3 估计标准误差 270
9.4 可转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 272
第10章 国民经济统计概述 286
10.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287
10.1.1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 287
10.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 287
10.2 国民经济分类 292
10.2.1 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 292
10.2.2 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 292
10.2.3 两大生产部类的划分 293
10.2.4 三次产业的划分 293
10.2.5 经济类型或所有制形式的划分 294
10.2.6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94
10.3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295
10.3.1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295
10.3.2 常用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 296
参考文献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