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亚东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208157002
  • 页数:369 页
图书介绍:第一部分是理论篇,主要试论人工智能与司法应用有关理论问题。第二部分是实践篇,主要记录了“206系统”的研发的过程、应用成效,攻坚克难在业务、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等。第三部分是展望篇,主要是体会与思考。特别是有关“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的思考,是一个新的课题,回应人们关于人工智能发展风险与挑战的关切。在这一新课题面前,作者认为,司法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积极推动AI与司法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推进司法智能化,实现司法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积极推动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在应对未来风险与挑战上发挥司法的作用,将人工智能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用法治促进、规范、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理论篇 人工智能与司法——实现司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

第一章 人工智能——司法现代化的历史机遇 3

一、神奇的人工智能 3

1.人机大战——昭示人工智能新时代 3

2.人工智能——叩响上海法院大门 6

二、人工智能的兴起 7

1.什么是人工智能? 7

2.人工智能的发展 8

3.人工智能新的态势 14

4.人工智能与棋类,计算机、互联网与军事 15

三、人工智能——国家战略 19

1.中国:最早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国家之一 19

2.美国:确定七项人工智能长期战略 22

3.英国:领导第四次工业革命 23

4.德国:“工业4.0”计划 23

5.日本:人工智能分三个阶段推进 24

6.法国:宣布人工智能战略 26

7.欧盟:机器人发展受法律约束 27

第二章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 28

一、人工智能渗透人类社会方方面面 28

1.医疗领域 29

2.汽车领域 30

3.金融领域 31

4.教育领域 31

5.安防领域 31

6.电商零售领域 32

7.其他应用领域 32

二、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情况 33

1.国际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 33

2.国内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 37

三、上海法院智能化建设走在前列 41

1.建立大数据审判辅助体系,实现了办案智能化 43

2.建立大数据司法公开体系,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43

3.建立大数据诉讼服务体系,实现诉讼服务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 43

4.建立大数据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法院管理可视化、智能化 46

5.建立大数据司法分析平台和司法智库,实现了司法决策智能化、科学化 46

第三章 人工智能——司法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3

一、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应用的理论初探 53

1.司法活动的特性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基本前提 54

2.法律形式主义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提供理论准备 54

3.法律现实主义为推动人工智能模拟法官思维提供理论支撑 55

4.“开放结构”理论为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应用打开思路 56

二、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引领司法现代化方向 58

三、人工智能为推进司法现代化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59

四、人工智能破解司法难题、促进司法进步 60

1.防范冤假错案,保证公正司法 60

2.缓解案多人少,提升审判质效 60

3.促进适法统一,落实司法责任制 61

4.助力司法公开,让正义看得见、可衡量 61

5.智能服务体系,破解群众诉讼难题 62

6.全程可视,有效防止司法腐败 62

7.尊重保障人权,提升刑事司法文明 63

实践篇 人工智能助力司法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软件0-1的突破 67

第一章 拥抱新科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软件”应运而生 67

一、重大决策的出台 67

二、决策的时代背景 68

1.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 68

2.依法纠正冤假错案的现实 70

3.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需要 71

三、人工智能助力改革落地 73

1.海量司法大数据为人工智能助力改革奠定了数据基础 74

2.强大的计算能力使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更加多元 74

3.深度学习算法是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核心引擎 75

第二章 光荣与梦想:上海高院担当重任 77

一、司法科技梦——法律人与科技人的共同追求 77

1.让司法成为科学 77

2.科学家的追梦:建立法治系统工程 78

3.法学家的追梦:电脑辅助量刑研究 79

4.梦想的实现:一代一代的接力攀登 80

二、使命与担当 81

1.历史的使命:光荣的任务 82

2.历史的机遇:迈向智能化 82

3.历史的担当:敢为人先,知难而进 83

三、条件与基础 85

1.排头兵、先行者,完成任务的精神动力 85

2.司法改革先行试点,完成任务的坚实基础 86

3.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完成任务的技术支撑 86

第三章 艰难的探索,伟大的实践,历史的突破 88

一、顶层设计、精心谋划、摸索前行 89

1.工作思路 89

2.指导思想 90

3.基本原则 90

4.目标任务 92

二、建立组织机构,保障研发进行 93

1.成立领导小组 93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95

3.选择科大讯飞 95

4.建立研发基地、研发队伍 99

5.确定试点单位 100

6.实施路径 101

三、科学定位,人机协同,智能辅助办案 103

1.系统定位:AI助理 104

2.系统定义 104

3.为什么叫“206” 105

第四章 “206系统”的基本架构及功能 106

一、办案网络平台 106

二、大数据资源库 107

三、办案应用软件的功能 109

1.证据标准、证据规则指引功能 111

2.单一证据校验功能 111

3.逮捕条件审查功能 112

4.证据链和全案证据审查判断功能 112

5.社会危险性评估功能 113

6.电子卷宗移送功能 113

7.庭前会议功能 114

8.类案推送功能 114

9.量刑参考功能 114

10.知识索引功能 115

11.文书自动生成功能 115

12.办案程序监督功能 115

13.言词证据审查功能 115

14.庭审实质化功能 116

15.案件评议功能 116

16.减刑假释案件办理功能 116

四、网络及数据安全 117

1.网络和通信安全 117

2.数据安全防护平台 118

3.数据资产管理 118

4.数据区块链防篡改系统 118

5.操作系统安全 119

第五章 “206系统”功能的业务支撑 121

一、证据标准指引制定 122

1.证据 123

2.证据标准指引 125

3.制定证据标准指引的必要性 126

4.实现的方法与路径 127

5.证据标准指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30

二、证据规则指引制定 132

1.证据规则 132

2.证据规则指引 132

3.制定证据规则指引的必要性 134

4.证据规则指引数据化嵌入“206系统” 134

三、证据模型构建 136

1.证据模型 136

2.构建证据模型的方法与路径 136

3.证据模型发挥功能的基础 139

4.证据模型的瑕疵提示功能 140

5.证据模型、证据标准指引、证据规则指引的作用 141

第六章 “206系统”的技术支撑 143

一、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应用于刑事证据领域,实现司法信息的准确高效识别 145

1.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原理 145

2.技术应用层面遇到的难题 146

3.研发刑事司法定制化模型,运用手写识别技术和图像识别转换技术,突破刑事证据自动识别率低的难题 147

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跨越了人机语言障碍,搭建了信息转换的桥梁 152

1.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原理 152

2.技术应用层面遇到的难题 153

3.运用人工标注手段,提升机器自主学习能力,攻克语义分析的难题 153

三、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优化了模型方案,攻克了音频与文字转换准确率低的难题 154

1.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原理 154

2.技术应用层面遇到的难题 155

3.运用复杂信道环境手段进行模型优化,攻克了音频与文字转换率低的难题 155

四、要素抽取技术解决了机器自动标注难题,实现海量数据中关键信息的准确提取 158

1.要素抽取技术原理 158

2.技术应用层面遇到的难题 161

3.通过构建多层级数据标注体系,提高数据标注质效 161

五、通过机器学习构建司法知识图谱,提升智能量刑的可信度与类案推送的可解释性 165

1.机器学习原理 165

2.技术应用层面遇到的难题 167

3.“206系统”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有效提升系统功能的可信度和可解释性 168

第七章 “206系统”应用的成效 177

一、研发进程 177

1.启动研发阶段 177

2.试运行阶段(1.0版本上线) 178

3.扩大试点阶段(2.0版本上线) 178

4.全市推广应用阶段 179

5.全面提升阶段(3.0版本上线) 180

二、系统运行 181

三、系统作用 184

1.统一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184

2.统一证据标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 185

3.实现校验、把关、提示,有效防止冤假错案 187

4.多项功能集成应用,节约资源成本,提升办案质效 189

5.系统全面应用,实现流程再造,促进司法责任制落实 192

四、通过评审与验收 193

1.专家评审 193

2.评估验收 195

五、评价与关注:开创历史先河、蹚出新路子 196

1.高度肯定与评价 197

2.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7

3.兄弟省市考察交流 210

六、部分省市推广应用 214

1.中央政法委决定部分省市先行试点推广应用 214

2.上海承担协助推广应用任务 215

第八章 拓展研发“上海民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225

一、研发的必要性 225

1.推进办案智能化,提升办案效率 225

2.促进适法统一,提升司法公信力 226

二、制定方案,有序推进 226

1.指导思想 227

2.基本原则 227

3.总体目标 228

4.主要任务 229

三、系统的框架及功能 230

1.建立上海民事、行政案件大数据资源库 231

2.建立上海民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232

3.实行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 236

4.建立系统运行的维护机制 237

四、系统研发推进情况 237

1.调研准备 237

2.业务攻关 238

3.技术攻关 240

五、系统试运行情况 245

1.系统试运行成效良好 245

2.系统得到充分认可 247

展望篇 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 253

第一章 把握时代机遇,紧盯科技前沿,推进司法现代化 253

一、理念引领战略,机遇成就未来 253

二、紧盯科技前沿,应用最新成果,促进司法进步 255

三、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司法实际,破解司法难题 256

第二章 遵循司法规律,推动人机协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司法 257

一、司法规律及其特点决定AI只能是辅助办案 257

二、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特征决定AI只能是辅助办案 258

三、推动人机协同增强智能辅助司法 259

第三章 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全面提升司法智能化水平 260

一、完善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功能,更好地服务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260

1.完成三个100%,实现既定目标 260

2.持续优化提升,确保应用实效 261

3.拓展应用领域,实现跨界融合 261

二、完善民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系统作用 261

1.加快办案要件指引制定 262

2.强化系统功能的研发完善 262

3.扩大系统的试点范围 262

三、扩展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实现司法智能化 263

1.推进审判执行智能化 263

2.推进司法公开智能化 263

3.推进司法服务智能化 264

4.推进司法管理智能化 264

5.推进司法监督智能化 264

6.推进司法决策智能化 264

第四章 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265

一、创新智能化的社会治理理念 266

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智能化 266

三、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的智能化 267

第五章 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保障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靠、可控,更好地造福人类 269

一、风险与挑战,人类的忧虑 270

二、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 271

三、建立人工智能发展的评估研究体制机制,保证安全、可靠、可控 272

四、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规范 273

五、加强对涉人工智能案件司法研究,发挥约束引导作用 273

六、建立专门研究应对机构,防范风险挑战 273

七、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成果丰硕 274

1.高端研讨,引领理论前沿 278

2.发布《上海倡议》,引领未来法治 284

3.社会广泛关注,反响积极 285

后记 287

附录一:“206工程”工作大事记 306

附录二:“206工程”重大媒体报道 327

附录三: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