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中药与中药化学成分 1
1.2 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与药效物质基础 1
1.3 “程序化”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必要性 2
1.4 高速逆流色谱 3
1.4.1 高速逆流色谱概述 3
1.4.2 高速逆流色谱的原理 3
1.4.3 高速逆流色谱的工作步骤 5
1.5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 6
1.5.1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的原理 6
1.5.2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 7
1.5.3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的工作步骤 8
参考文献 8
第2章 蒽醌类化合物 10
2.1 巴戟天 10
2.2 大黄 13
2.3 丹参 16
2.4 贯叶连翘 21
2.5 何首乌 25
2.6 虎杖 28
2.7 决明子 30
2.8 芦荟 32
2.9 茜草 33
2.10 紫草 35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生物碱类化合物 39
3.1 板蓝根 39
3.2 长春花 40
3.3 大青叶 41
3.4 地不容 43
3.5 东南野桐 45
3.6 峨眉千里光 47
3.7 防己 48
3.8 附子 49
3.9 钩藤 53
3.10 钩吻 55
3.11 古柯 59
3.12 荷梗 61
3.13 荷叶 62
3.14 胡椒 64
3.15 黄柏 68
3.16 黄花乌头 69
3.17 黄连 73
3.18 苦参 78
3.19 苦地丁 81
3.20 苦豆子 83
3.21 苦木 85
3.22 辣椒 89
3.23 莲子心 91
3.24 骆驼蓬子 93
3.25 马钱子 94
3.26 千层塔 96
3.27 牵牛子 97
3.28 青风藤 99
3.29 三尖杉 101
3.30 石蒜 102
3.31 太子参 105
3.32 王不留行 107
3.33 乌头 108
3.34 吴茱萸 111
3.35 喜树 116
3.36 夏天无 118
3.37 小蔓长春花 121
3.38 延胡索 123
3.39 岩黄连 127
3.40 一枝蒿 129
3.41 蛹虫草 131
3.42 浙贝母 134
3.43 紫金龙 135
3.44 紫锥菊 137
参考文献 138
第4章 黄酮类化合物 141
4.1 菝葜 141
4.2 白花败酱叶 142
4.3 白花蛇舌草 144
4.4 草豆蔻 146
4.5 草棉花 149
4.6 长瓣金莲花 151
4.7 川西獐牙菜 152
4.8 淡豆豉 155
4.9 淡竹叶 156
4.10 灯盏细辛 159
4.11 丁香 160
4.12 冬瓜 162
4.13 风轮菜 164
4.14 茯苓 166
4.15 甘草 168
4.16 葛根 173
4.17 贯叶金丝桃 176
4.18 过路黄 178
4.19 杭白菊 179
4.20 荷花 181
4.21 红花 185
4.22 厚果鸡血藤 186
4.23 葫芦巴 188
4.24 化橘红 190
4.25 黄顶菊 192
4.26 黄芪 194
4.27 黄芩 198
4.28 金钱草 201
4.29 卷柏 203
4.30 苦檀子 206
4.31 龙牙草 208
4.32 罗布麻 209
4.33 麻里麻 213
4.34 麦冬 215
4.35 牡丹花 217
4.36 木蝴蝶 219
4.37 蒲公英 221
4.38 忍冬藤 224
4.39 桑椹 226
4.40 沙棘 228
4.41 山楂 230
4.42 山竹 232
4.43 芍药花 234
4.44 射干 236
4.45 酸枣仁 245
4.46 藤黄 248
4.47 田基黄 249
4.48 甜橙 251
4.49 土茯苓 253
4.50菟丝子 255
4.51银杏叶 256
4.52淫羊藿 257
4.53鸢尾 262
4.54知母 263
4.55枳壳 264
4.56枳实 266
4.57紫锥菊 268
参考文献 270
第5章 香豆素类化合物 273
5.1 白花前胡 273
5.2 白头翁 277
5.3 白芷 278
5.4 补骨脂 280
5.5 草珊瑚 282
5.6 枸杞 283
5.7 结香 285
5.8 羌活 286
5.9 秦皮 287
5.10 瑞香狼毒 289
5.11 蛇床子 290
5.12 石菖蒲 292
5.13 无花果叶 293
5.14 茵陈蒿 295
5.15 紫花前胡 296
参考文献 298
第6章 木脂素类化合物 299
6.1 臭灵丹 299
6.2 丹参 300
6.3 鬼臼 304
6.4 厚朴 307
6.5 金银花 308
6.6 连翘 310
6.7 牛蒡子 316
6.8 肉苁蓉 320
6.9 五味子 323
6.10 辛夷 327
6.11 杏香兔耳风 331
6.12 洋蓟 333
6.13 紫锥菊 335
6.14 芝麻 338
参考文献 340
第7章 萜类化合物 342
7.1 蟾酥 342
7.2 赤芍 346
7.3 穿心莲 347
7.4 刺五加 349
7.5 胆汁 350
7.6 冬凌草 353
7.7 杜仲 355
7.8 茯苓皮 356
7.9 甘遂 358
7.10 红豆杉 360
7.11 黑紫橐吾 361
7.12 苦楝子 363
7.13 款冬花 365
7.14 辣椒 367
7.15 雷公藤 369
7.16 灵芝 372
7.17 龙胆 374
7.18 木香 376
7.19 柿子叶 377
7.20 土荆皮 379
7.21 乌药 381
7.22 香附 383
7.23 小白花地榆 384
7.24 野马追 385
7.25 银杏叶 387
7.26 紫菀 388
7.27 栀子 390
参考文献 391
第8章 皂苷类化合物 393
8.1 大蒜 393
8.2 穿龙薯蓣 396
8.3 独角莲 398
8.4 甘草 399
8.5 黄芪 400
8.6 桔梗 403
8.7 苦瓜 407
8.8 三七 409
8.9 人参 412
8.10 洋地黄 415
参考文献 416
第9章 其他类化合物 418
9.1 白首乌 418
9.2 白术 419
9.3 波棱瓜子 421
9.4 川芎 423
9.5 当归 427
9.6 防风 429
9.7 红景天 430
9.8 红曲 432
9.9 姜黄 436
9.10 芦荟 438
9.11 绿叶地锦 440
9.12 山药 442
9.13 生姜 443
9.14 石榴皮 448
9.15 仙茅 449
9.16 玄参 451
9.17 远志 453
9.18 紫苏叶 454
参考文献 456
拉丁文索引 457
中文索引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