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研究现状 4
上篇 综合研究 15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起源与儒墨异途 15
第一节 精神觉醒时期的先秦诸子 15
第二节 从继承传统与关注现实看诸子的起源 20
第三节 从天道到人道的思想发展看儒墨异途 30
第二章 儒家的兴起与重建礼仪之道的努力 38
第一节 孔子建立礼仪之道的努力 38
第二节 “七十子”与儒家传统的初步形成 44
第三章 墨家的崛起及主要学说 53
第一节 儒家学说是墨家的重要思想来源 53
第二节 墨子与墨家的主张 56
第四章 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 76
第一节 墨孟的天命鬼神观 77
第二节 墨孟的丧葬与礼乐观 81
第三节 墨孟的命运观 84
第四节 墨孟的论辩术与社会责任 87
第五节 墨孟的贤人观 89
第五章 荀子辟墨与儒学的新发展 93
第一节 荀子辟墨 93
第二节 荀子对墨子思想的吸收 98
下篇 专题研究 103
第六章 从“和”“同”关系看先秦儒墨政治学的演进 103
第一节 弃同求和:西周到春秋时期政治学的演进 103
第二节 和而不同:孔子的协调政治论 106
第三节 尚同:墨子的服从政治学 108
第四节 子思的“和”“同”思想 112
第五节 人性之“同”与政治之“和”:孟、荀的政治学 113
第七章 “神道”何以“设教”——先秦儒墨的宗教思想 118
第一节 从“神道设教”到“人道教化” 119
第二节 孔子以“人道”为核心的“神道设教” 123
第三节 墨子的神道设教思想 130
第四节 子思的“神道设教”思想 137
第八章 先秦儒墨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142
第一节 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体系的伦理学说 142
第二节 墨子的兼爱伦理学 145
第三节 见善如不及:孟子之善根于心 148
第四节 礼以经纶、学以明理:荀子的伦理学 150
余论 159
附录 163
参考文献 169
索引 178
后记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