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赖特与恶之书写 1
第一节 赖特生平 1
第二节 恶之书写的哲学成因 8
第二章 种族关系张力与人性演绎 25
第一节 种族隔离之恶 26
第二节 种族仇恨之恶 30
第三节 文化移入之恶 36
第四节 内化种族歧视之恶 50
第三章 自然主义视阈下的人性之恶 60
第一节 双重意识折射出的人性之恶 61
第二节 美国黑人的隐形性与局外性 67
第三节 黑人的他者身份与白人的人性之恶 80
第四节 美国梦与黑人噩梦 94
第五节 《几乎是个男子汉》:身份危机的另类呈现 103
第四章 反启蒙化语境下恶的繁衍 111
第一节 黑人母亲的母性异化 112
第二节 父权制与黑人女权沦丧中的性恶表征 121
第三节 《黑色长歌》:种族关系冲突中的路西法效应 131
第四节 《火与云》:政府的路西法效应 140
第五章 文化认同危机中的大千世界之恶 147
第一节 黑人的身份认同危机 147
第二节 黑人的理想认同危机 157
第三节 “别格”众生相与自我维权中的人性之恶 165
第四节 黑人生存危机中的“叛逆”与“固守” 181
第五节 《什么工作都能干的人》:黑人女性的职场危机 189
第六节 《嗨,上帝可不是像那样……》:后殖民表征与世界种族主义之恶 198
第六章 心理危机与人性扭曲 211
第一节 《住在地下的人》:精神分析视阈下的性恶书写 211
第二节 《杀影子的人》:心灵恐惧与种族关系 220
第三节 《成人礼》:惊惶与恐惧中的人性沦丧 229
第四节 《野性的假日》:心理扭曲与人性变异 236
第五节 《父亲之法》:黑人版的俄狄浦斯情结 249
第六节 《去芝加哥的人》:人格违常与人性之病态 253
第七章 性恶书写之审美效应 264
第一节 从《善良的黑巨人》看赖特对情境反讽的妙用 264
第二节 伏笔·张力·潜意识:《“大男孩”离家》之艺术特色 273
第三节 从《河边低洼地》探析赖特笔下的三大叙事张力 281
英文参考文献 291
中文参考文献 301
赖特生平大事记和作品出版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