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1章 物理测量技术基本方法 5
1.1 比较法 5
1.2 放大法 6
1.3 平衡法 8
1.4 补偿法 8
1.5 模拟法 9
1.6 干涉法 10
1.7 转换法 10
第2章 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方法 13
2.1 测量与误差 13
2.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20
2.3 测量的不确定度和结果的表达 23
2.4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28
第3章 基础性实验 34
实验3.1 固体密度的测量 34
实验3.2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40
实验3.3 示波器使用 45
实验3.4 用线摆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52
实验3.5 用扭摆法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56
实验3.6 等厚干涉——牛顿环 59
实验3.7 等厚干涉——劈尖 65
实验3.8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68
实验3.9 磁阻效应实验 73
实验3.10 pn结测温研究 76
实验3.11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 82
实验3.12 分光计调节 及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84
实验3.13 惠斯通电桥的原理与使用 91
实验3.14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95
实验3.15 动态磁滞回线的测量 100
实验3.16 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108
第4章 近代与综合性实验 113
实验4.1 空气中声速的测定 113
实验4.2 迈克耳孙干涉仪 118
实验4.3 RLC电路 121
实验4.4 微波光学特性实验 127
实验4.5 霍尔效应实验 131
实验4.6 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139
实验4.7 光栅衍射 144
实验4.8 液体黏滞系数的测定 149
实验4.9 弗兰克-赫兹实验 154
实验4.10 核磁共振 157
实验4.11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一) 161
实验4.12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二) 166
实验4.13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 169
实验4.14 光电效应 173
实验4.15 全息照相 175
实验4.16 切变模量和转动惯量的测量 179
实验4.17 冷却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 185
第5章 设计性与提高性实验 189
实验5.1 地磁场的测量 189
实验5.2 用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定钠黄光双线波长差 193
实验5.3 用非线性电路研究混沌现象 197
实验5.4 梁弯曲法测杨氏模量 202
实验5.5 测量金属钨的逸出功 206
实验5.6 晶体的电光调制 211
实验5.7 晶体的声光调制 217
实验5.8 密立根油滴实验 220
实验5.9 偏振光研究 224
实验5.10 液晶电光效应 231
实验5.11 阿贝折射仪的使用 234
实验5.12 弦振动的研究 240
实验5.13 光干涉法测金属棒的线膨胀系数 245
实验5.14 电表的改装和校准 249
实验5.15 费米-狄拉克分布 254
实验5.16 光纤传输技术实验 259
第6章 计算机实测实验 266
实验6.1 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简介 266
实验6.2 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冷却规律 269
实验6.3 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声波和拍 273
实验6.4 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 276
实验6.5 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单摆 281
实验6.6 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点光源的光照度与距离的关系 283
第7章 计算机仿真实验 286
实验7.1 计算机仿真实验系统简介 286
实验7.2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290
实验7.3 光杠杆法测热膨胀系数 293
实验7.4 作图法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295
实验7.5 动态法测杨氏模量 300
实验7.6 卡文迪什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304
附录 311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311
附录B 基本物理常数 313
参考文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