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建设统领人才培养&韩锺恩 1
艺术歌曲专题(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3
研讨课记录(一)当艺术歌曲“交响”之后——对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迷娘》之一《你知道那儿》的初步探索&许首秋 3
研讨课记录(二)李斯特艺术歌曲&周凌霄 10
研讨课记录(三)用钢琴作诗——从艺术歌曲集《诗人之恋》钢琴部分艺术特色管窥舒曼的“诗性”&郭彦 14
研讨课记录(四)艺术存在于何处?——黄自四首艺术歌曲&王骏星 23
研讨课记录(五)“S”的悲剧——针对勋伯格《空中花园篇》相关美学问题的探讨&刘雨矽 30
研讨课记录(六)语—言:美实事的家——对艺术歌曲的理解&赵文怡 37
研讨课记录(七)马勒《旅行者之歌》赏析&李鹏程 42
研讨课记录(八)文字胜利,歌曲终结——理查·施特劳斯为女高音和乐队而作的《最后四首歌》&郭一涟 46
研讨课记录(九)在想象中逼近诗意——以勃拉姆斯《四首严肃的歌》为例谈艺术歌曲审美&张潇雪 57
研讨课记录(十)继续摸索……——杨立青室内乐《唐诗四首》解读&张舒然 73
c小调专题(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99
c小调是一个问题&韩锺恩 99
倾听c小调的弦外之音——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号之萨拉班德舞曲为例&方迪 111
音乐想象在调性色彩与意义建构中的综合作用研究——以巴赫《法国组曲》No.2(c小调)为例&周凌霄 124
c小调研究路径的冒险旅程——由莫扎特《第24钢琴协奏曲》(K.491)第一乐章主题所带来的系列问题与探讨&许首秋 134
c小调之于贝多芬作品中的特殊立意——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惑&倪本初 149
在世的c小调和被没于世的肖邦&赵文怡 159
“殉葬式悲情”——以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第一乐章为个案探讨“c小调问题”&张潇雪 169
为何作曲家钟情用同一调性表现相似情趣——写在“c小调”之前&孙慧 186
听式专题(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199
由听式引发的多重结构再结构&韩锺恩 199
研讨课记录(一)“听”并音乐学写作——以古琴曲《忆故人》为例&江攀 231
研讨课记录(二)新感受力、内在谛听、抽象聆听与纯粹表达&孙慧 236
研讨课记录(三)请乘坐直觉的电梯直达4.5层&许首秋 245
研讨课记录(四)“结构聆听”相关概念辨析&张潇雪 254
研讨课记录(五)听式能否作为一种策略,帮助我们接近作为本体存在的真理?&倪本初 262
研讨课记录(六)“假面”之真,“无意”之境——试以舒曼《童年情景》(Op.15)钢琴组曲为例作结构研究探讨&方迪 272
研讨课记录(七)聆听中的通感与想象·“场境”聆听&吴昕雨 279
研讨课记录(八)感性和理性的交织与互渐——以德彪西《欢乐岛》为例研究几种聆听方式&陶金 286
拉威尔作品专题(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293
拉威尔《水之嬉戏》之“水相”研究&吴昕雨 293
拉威尔《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一个作品还是两个作品?——感性体验中的钢琴与管弦乐音响文本呈现&杨怡文 307
感性认知下的音色叙事&杨婷婷 325
童话叙事中的童话故事——解读拉威尔钢琴版《鹅妈妈》组曲&徐鹤绾 339
拉威尔《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中管弦乐思维初探&陶金 355
《波莱罗》的“意象”探究——烦不胜烦,了无所择,向死而生&江攀 364
色相之绵延——拉威尔《夜之幽灵》的音色叙事理路&刘雨矽 374
秘“镜”追踪——拉威尔《镜子》直觉意象探究&许首秋 391
移置与重组——由感性聆听进入拉威尔《大圆舞曲》叙事方式探讨&孙懿凡 407
一个近似于历史和音乐分析的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艾琳ErikaCardona 413
库普兰之墓&陈渝奇 431
从偏执到极致——莫里斯·拉威尔&李梦琪 439
拉威尔专题汇报会综述&刘雨矽 鲁瑶 449
编后记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