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对“新清史”学派的几点基本勾勒 1
第一章 北美“新清史”研究兴起的学科背景及其学风 12
第一节 “新清史”崛起前的学术背景:“旧清史”研究的一度辉煌和旋即衰落 16
第二节 内亚史的知识—立场就与“汉化论”截然对立和冲突吗?——来自伯希和等学者的反证 22
第三节 并非上游——北美“新清史”学派在国际满学界所处的位置 28
第二章 “新清史”学者构建的历史命题平议——从族性晚生论到东北亚本位论 45
第一节 “新清史”究竟“新”在何处? 45
第二节 试析《两个佟氏》所建构的历史叙事及其谬误 50
第三节 试析《清朝始祖神话序论》所建构的历史叙事及其谬误 62
第四节 柯娇燕对《满洲源流考》的误读与其构建的学术命题之间的关联 70
第五节 柯娇燕臆造的汉军旗人的错误叙事与其学术命题的关系 101
本章结语 123
第三章 君权总是选择特定的语言来发声——对“共时性君权”理论的反思与批评 129
第一节 清朝官修辞书中“君部”所见君主称谓的排序先后问题 131
第二节 论“皇帝”(hūwangdi)在清朝君权中地位上升的历史过程 134
第三节 文殊菩萨和转轮王为何会在“御制”类辞书的君主名称中双双缺席? 144
第四节 清朝君主的终极政治理想是“合璧”还是“同文”? 151
本章结语 156
第四章 如何从非汉文史料的角度回应“新清史”学派? 159
第一节 从满文史料中所见的“中国”看清朝与中国的同一性 161
第二节 对清代蒙古缺乏“中国(dumdadu ulus)意识”的反证 164
第三节 中亚非汉文文献里指代“中国”的两大名称:秦—契丹 173
第四节 论察合台汗国时代以来作为“契丹”(中国)组成部分的天山北路 176
第五节 论准噶尔汗国时期作为“契丹—秦”组成部分的天山北路一带 183
本章结语:非汉文史料的引入在跨国界学术批评中的作用何在? 193
结语 从学术与政治的交集看“新清史”学者的意识形态倾向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