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 中国经济奇迹与居民幸福感 1
1.1.2 收入不平等能否解释居民幸福感? 2
1.1.3 机会不平等损害居民幸福感 4
1.1.4 本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 5
1.1.5 研究意义 6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6
1.2.1 总体思路 6
1.2.2 研究内容 7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0
1.3.1 研究方法 10
1.3.2 数据来源 11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11
1.4.1 研究重点 11
1.4.2 创新之处 12
第2章 机会不平等的理论与测度方法 14
2.1 机会不平等的哲学基础 14
2.1.1 政治哲学史回顾:从“自由”到“平等” 14
2.1.2 机会平等的基本概念 16
2.1.3 机会平等的哲学流派 16
2.2 机会不平等的经济学理论 19
2.3 机会不平等的测度方法 21
2.3.1 主观感知方法 21
2.3.2 代际流动性方法 22
2.3.3 随机占优方法 23
2.3.4 基于“优势”决定模型的分解方法 24
2.4 结论与展望 25
第3章 中国机会不平等测度研究Ⅰ:代际教育流动性的视角 26
3.1 代际教育流动性与机会不平等 26
3.2 文献综述 28
3.2.1 代际教育流动性的测度研究 28
3.2.2 内生性问题 31
3.2.3 针对中国的研究 32
3.3 数据与变量 33
3.3.1 数据来源 33
3.3.2 变量构造 34
3.4 实证分析 37
3.4.1 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 37
3.4.2 基于转移矩阵的指标 39
3.4.3 多元线性模型与有序概率模型 42
3.4.4 工具变量估计 46
3.5 结论与展望 55
第4章 中国机会不平等测度研究Ⅱ:基于随机占优的方法 58
4.1 基本原理与相关研究 58
4.2 随机占优理论与应用简介 60
4.2.1 随机占优的基本概念 60
4.2.2 随机占优与机会不平等的关系 61
4.2.3 随机占优的统计检验 62
4.3 应用随机占优方法判断中国的机会不平等 64
4.3.1 数据来源与变量构造 64
4.3.2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一阶随机占优检验 65
4.3.3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二阶随机占优检验 66
4.4 结论与展望 68
第5章 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基于文献的分析 70
5.1 幸福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 70
5.1.1 幸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70
5.1.2 幸福感决定方程 73
5.2 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个人特征 73
5.3 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转型因素 76
5.3.1 户籍制度 76
5.3.2 房产与房价 77
5.3.3 地方政府行为 77
5.3.4 不平等 78
5.4 结论与展望 80
第6章 中国居民幸福感变化趋势与决定因素:经济转型的视角 81
6.1 中国经济转型与居民幸福感 81
6.2 中国居民幸福感的群体差异分析 85
6.2.1 数据来源 85
6.2.2 关于幸福感的调查问题 85
6.2.3 群体差异 85
6.3 中国经济转型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91
6.3.1 变量构造 91
6.3.2 计量模型 94
6.3.3 估计结果分析 95
6.4 结论与展望 103
第7章 机会不平等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理论分析及假说 104
7.1 机会不平等如何影响居民幸福感? 104
7.2 中国不平等的趋势 106
7.2.1 全国居民收入差距 107
7.2.2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108
7.2.3 中国的地区间差距 108
7.2.4 中国的行业间收入差距 109
7.3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及理论假说 110
7.3.1 收入不平等是否能解释居民幸福感? 110
7.3.2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问题 111
7.3.3 基于中国情景的理论假说 114
7.4 结论与展望 115
第8章 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Ⅰ:主观感知的视角 116
8.1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变动趋势:主观感知的视角 116
8.2 研究假说 118
8.3 经验研究策略 119
8.3.1 数据来源 119
8.3.2 变量构造 119
8.3.3 计量模型设定 124
8.4 估计结果分析 124
8.4.1 基准模型 124
8.4.2 边际效应分析 133
8.4.3 异质性分析 135
8.5 结论与展望 140
第9章 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Ⅱ:基于FG分解方法 142
9.1 FG分解方法介绍 142
9.2 中国机会不平等程度测算 144
9.2.1 数据来源 144
9.2.2 中国居民的“优势”决定方程 144
9.2.3 机会不平等指数测算结果 147
9.3 机会不平等、努力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149
9.3.1 模型设定 149
9.3.2 变量构造 150
9.4 结论与展望 156
第10章 机会平等导向的基础教育供给: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 157
10.1 问题的提出 157
10.2 基础教育与机会平等:促进还是阻碍? 158
10.2.1 经典理论框架的缺陷 158
10.2.2 “促进论” 159
10.2.3 “阻碍论” 160
10.2.4 针对中国的研究 162
10.3 基础教育扩展与代际教育流动:理论模型 163
10.3.1 前提假设 163
10.3.2 基准模型 164
10.3.3 扩展模型:引入信贷约束 165
10.4 基础教育扩展与代际教育流动:实证分析 167
10.4.1 模型设定 167
10.4.2 数据来源 168
10.4.3 变量构造 169
10.4.4 估计结果分析 170
10.5 机会平等导向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方案 174
10.5.1 对当前基础教育体制的思考与争论 174
10.5.2 对一些现有政策的评价 176
10.5.3 未来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可行路径 177
10.6 结论与展望 179
参考文献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