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1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三、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 12
第一章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产生背景 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14
一、生态环境思想的文化传承 14
二、农业文明与生态环境思想 18
三、对自然界认知水平的提高:阴阳五行思想 22
第二节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的现状 26
一、生态环境恶化及表现 26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 27
第三节 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8
一、战争和矿藏不合理开采因素 28
二、人口因素 29
三、灾荒因素 30
第二章 精英人物的生态思想 32
第一节 孙中山生态环境思想研究 32
一、加强城市卫生建设,防止疫病流行 33
二、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38
三、民生主义——孙中山生态环境思想的核心 46
第二节 张謇生态环境思想研究 49
一、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50
二、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化产业链 55
三、发展水利事业,改善生态环境 57
四、提倡植树造林,平衡生态 61
第三节 竺可桢的生态环境思想 65
一、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 66
二、了解自然,保护资源 70
三、提倡物候观测工作以应对环境污染 74
第四节 董时进的生态环境思想 78
一、控制人口增长以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79
二、退耕还林还草以保持水土 82
三、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预防旱涝灾害 85
第三章 民国时期普通民众的生态环境思考 93
第一节 对自然环境问题的警觉 94
一、生态学 95
二、人类与环境 97
三、环境卫生 99
四、工业“三废” 103
第二节 对森林问题的思考 109
一、森林的重要性 109
二、森林保护和森林法 112
三、森林与灾害 115
第三节 对自然灾害问题的思考 117
一、灾害类型:农业灾害、工业灾害 117
二、灾害统计 123
三、救济 125
第四章 中西生态环境思想之比较 130
第一节 中国传统生态环境思想 131
一、《易》的生态思想 131
二、道家的生态思想 133
三、儒家的生态思想 135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136
一、生态文学 137
二、生态伦理学 139
三、生态政治学 141
第三节 中西方生态思想比较 143
一、儒家自然观、伦理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比较 144
二、中国古代生态实践与西方生态实践的比较 145
三、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对西方生态哲学的启示 147
第五章 深入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152
第一节 林业和公共卫生机构的设立 153
一、林业机构的设立 153
二、公共卫生机构的设立 157
第二节 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 159
一、林业法律法规的制定 159
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颁布 163
第三节 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165
一、民国时期林业教育的发展 165
二、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公共卫生 170
结语 176
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