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经典医籍研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西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3247597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兼顾博士生作为教材使用。本书选录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医籍中的有关内容论述,在查阅近年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医经典医籍中的引文、释义、临床思维和实践指导,以及一些经典条文的英文翻译等内容进行编写。所附按语,是编者对部分文章的主要论点作了评论,并介绍了原作者的简要情况。有的在中医理论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有的对于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还有的是中医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第一篇 《黄帝内经》 3

第一章 《黄帝内经》哲学思想及“和”文化 3

第一节 《黄帝内经》的天人观 3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和”文化 8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研究 13

第一节 比喻 13

第二节 借喻 15

第三节 比拟 16

第四节 对偶 17

第五节 联珠 18

第三章 《黄帝内经》理论探微 20

第一节 《黄帝内经》藏象理论探微 20

第二节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发微 27

第三节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理论发微 29

第四节 《黄帝内经》对药物运用的理论发微 31

第五节 《黄帝内经》针灸疗法理论发微 32

第四章 《黄帝内经》临床应用发微 35

第一节 《黄帝内经》齿病理论探讨 35

第二节 《黄帝内经》对“心痛”的认识及针灸治疗探讨 38

第三节 《黄帝内经》对脑及脑病的认识 42

第四节 《黄帝内经》咳证及其临床应用 46

第五章 《黄帝内经》类证 53

第一节 中风病类 53

第二节 伤寒病类 55

第三节 温热病类 57

第四节 暑病类 59

第五节 湿病类 59

第六节 痉病类 60

第七节 寒热病类 61

第二篇 《伤寒论》 67

第一章 《伤寒论》辨证思路与方法研究 67

第一节 六经辨证研究 67

第二节 六经与八纲结合之辨证方法研究 68

第二章 《伤寒论》诊断思路与方法研究 71

第一节 望诊 71

第二节 闻诊 73

第三节 问诊 76

第四节 切诊 78

第三章 《伤寒论》临证治则治法研究 82

第一节 扶正与祛邪 82

第二节 表里先后 83

第三节 积极预防 85

第四节 因势利导 90

第四章 《伤寒论》方剂研究 94

第一节 《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94

第二节 柴胡汤类方研究及临床应用 97

第三节 桂枝汤类方研究及临床应用 102

第四节 白虎汤类方研究及临床应用 107

第五节 承气汤类方研究及临床应用 110

第六节 治水诸方研究及临床应用 119

第七节 痞证诸方研究及临床应用 128

第八节 四逆辈研究及临床应用 140

第三篇 《金匮要略》 153

第一章 《金匮要略》版本及注家研究 153

第一节 《金匮要略》版本研究 153

第二节 《金匮要略》注家研究 155

第二章 《金匮要略》辨证方法研究 159

第一节 脏腑经络辨证 159

第二节 八纲辨证 160

第三节 病因辨证 163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64

第五节 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 165

第六节 抓主证辨证 166

第七节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67

第三章 《金匮要略》方药学研究 170

第一节 药量研究 170

第二节 《金匮要略》方剂配伍及组方特点研究 175

第三节 《金匮要略》用药思路研究 177

第四章 《金匮要略》常见病证研究 180

第一节 湿病研究 180

第二节 虚劳病研究 187

第三节 胸痹、心痛研究 193

第四节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研究 200

第五节 痰饮病研究 213

第六节 水气病研究 218

第四篇 温病学 225

第一章 温病学的源流、概念及特点 225

第一节 温病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25

第二节 温病学的概念及特点 230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34

第一节 温病的病因 234

第二节 温病的发病机制 238

第三章 温病的特色诊法及辨证理论 241

第一节 温病的特色诊法 241

第二节 温病的辨证理论 249

第四章 常见温病的辨证论治 254

第一节 风温 254

第二节 春温 260

第三节 暑温 271

第四节 湿温 277

第五节 秋燥 281

第六节 大头瘟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