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艺术生涯概观 13
第一节 家有琴童 15
一、金色童年:弯斗里时期(1945—1952) 15
二、结缘二胡:丹阳时期(1952—1955) 21
三、为乐痴迷:南京时期(1956—1958) 22
四、点亮才华:上海时期(1958—1970) 25
第二节 闵惠芬时代 27
一、辉煌舞台(1970—1981) 28
二、生命危机(1982—1987) 31
第三节 第二个艺术春天 34
一、构建二胡音响资料库 35
二、传承二胡文化 39
三、服务社会 43
小结 50
第二章 润腔技法微结构形态分析 53
第一节 艺术理念“器乐演奏声腔化”生成的人文背景和历程 55
一、作品中的同一性 56
二、显在的人文背景和历程 58
三、潜在的人文背景和历程 69
第二节“器乐演奏声腔化”微观层次的考察与分析 81
一、测音软件Solo explorer1.0和Speech Analyzer3.0.1说明及声腔概述 81
二、《宝玉哭灵》首句唱腔中音高形态特征和艺术表现 89
三、《宝玉哭灵》首句唱腔中力度形态特征和艺术表现 97
四、《逍遥津·逼宫》中音高形态特征和艺术表现 100
五、《逍遥津·逼宫》中力度形态特征和艺术表现 109
小结 110
第三章 润腔技法的整体与局部分析 115
第一节 整体设计 117
一、寻找作品的文本 117
二、赋予作品“情、气、格、韵”的文化个性 126
三、追求作品的结构层次布局 130
第二节 整体设计与局部细节设计的循环 136
一、旋律进行的线条感 136
二、高潮、低潮的布局设计 137
三、特性音的处理 141
四、速度、力度的结构布局 143
第三节 器乐化与人声化的对比与统一 149
一、追求“人声化” 149
二、追求“器乐化” 150
三、追求“器乐化”与“人声化”的统一 151
小结 153
第四章 润腔技法的文化渊源 157
第一节 闵惠芬的艺术禀赋 159
一、韧性倔强 159
二、敏锐的听觉 161
三、审美判断力 162
第二节 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生成的三重文化背景 163
一、刘天华的艺术理想 164
二、阿炳的情感美学表演观 167
三、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的文艺思想 170
第三节 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的生存张力 172
一、人民性 173
二、艺术性 177
三、思想性 189
小结 193
结论 196
附录 200
一、参考文献 200
二、闵惠芬作品目录 204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