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4
一、国内研究概况 4
二、国外研究概况 16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23
第四节 研究方法 24
一、文献研究法 24
二、案例研究法 25
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25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6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26
一、贫困 26
二、贫困治理 35
三、精准扶贫 36
四、精准扶贫绩效 39
第二节 贫困治理的意义 40
一、消除贫困负面影响的意义 40
二、对区域的意义 41
三、对中国的意义 42
四、对世界的意义 43
第三节 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必要性 45
一、为什么要提升扶贫绩效? 45
二、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必要性 45
三、产业扶贫实践视角下的必要性 47
四、绿色减贫生态脱贫视角下的必要性 48
五、扶贫领域精准反腐视角下的必要性 50
第四节 精准扶贫绩效的相关理论 52
一、反贫困理论 52
二、绩效管理理论 60
第三章 中国贫困治理的历史变迁 64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反贫困 64
一、中国古代的贫困特征 64
二、中国古代反贫困思想 66
三、中国贫困治理的历史实践 68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反贫困 70
一、近代贫困现象 70
二、近代贫困的原因 72
三、近代贫困治理 7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至十八大前的贫困治理 80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贫困治理 80
二、改革开放以来贫困治理的新发展 81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的扶贫政策与实践 86
一、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 86
二、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 87
三、精准扶贫的实践 90
第四章 精准扶贫绩效现状 94
第一节 精准扶贫绩效的形成机制 94
一、精准扶贫绩效的形成要素 94
二、精准扶贫绩效的形成机制 95
第二节 精准扶贫绩效的特征 98
一、从精准扶贫的措施体现绩效状况和特征 98
二、从宏观角度体现精准扶贫绩效和特征 101
第三节 精准扶贫绩效的缺憾 105
一、扶贫效果难以体现“造血”目的 106
二、繁杂例行化行政工作降低了扶贫绩效 107
三、扶贫方式与脱贫需求相背离 108
四、扶贫“自主权”匮乏限制扶贫绩效 109
五、资金不足难以保障扶贫效果 110
六、群众满意度成效存在偏差 112
第四节 案例分析:贫困治理的“井冈山样板” 113
一、井冈山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113
二、脱贫实践以及经验 114
三、脱贫成效及其评价 118
第五章 精准扶贫绩效的影响因素 120
第一节 扶贫主体的因素 120
一、界定扶贫主体 120
二、扶贫主体的影响 121
第二节 扶贫客体的因素 126
一、扶贫客体的异质性 127
二、扶贫客体的个体性 128
三、扶贫客体脱贫的复杂性 128
四、扶贫客体的参与度 130
第三节 扶贫方式的因素 131
一、特色产业扶贫方式 131
二、易地搬迁扶贫方式 133
三、教育扶贫方式 135
第四节 扶贫制度的因素 138
一、扶贫政策的出台 138
二、扶贫政策的执行 139
第六章 国外贫困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146
第一节 英国的贫困治理 146
一、背景 146
二、英国贫困治理具体举措 147
第二节 美国的贫困治理 151
一、背景 151
二、美国反贫困的举措 151
第三节 德国的贫困治理 157
一、背景 157
二、德国贫困治理的内容 157
第四节 印度的贫困治理 164
一、印度反贫困政策 164
二、印度反贫困主要举措 165
第五节 国外贫困治理的经验启示 169
一、政府主导,做好统筹设计 170
二、主体多元,发挥民间力量 170
三、法理支撑,完善法律法规 171
四、融合联动,实现相互协调 172
五、根源扶贫,注重发展教育 173
六、注重监管,拨款公开透明 173
第七章 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路径 175
第一节 提升扶贫主体能力 175
一、提高政府扶贫队伍的能力和待遇 175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177
第二节 聚焦扶贫客体 183
一、聚焦扶贫客体的就业问题 183
二、聚焦扶贫客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186
第三节 扶贫方式多元化 191
一、产业扶贫 191
二、教育扶贫 196
三、区域联动 202
第四节 加强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制度建设 206
一、健全相关政策法律 206
二、优化精准扶贫多元合作机制 208
三、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 209
四、健全监督制度 213
五、完善扶贫绩效评价制度 214
第五节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216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地位 217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218
三、城镇化建设发展滞后的影响 218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精准扶贫 220
参考文献 224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