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 1904-2014 第5卷 中国红十字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池子华总主编;郭进萍著
  • 出 版 社: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5042812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1904-2014)》的第五卷。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乐善好施、慈悲为怀、积善行德、痌瘝在抱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脉相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运动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中国社会具有深厚的慈善文化的历史基础,从而使红十字的”人道”理念与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相契合,最终结成了中国红十字运动的丰硕成果。本书即以红十字文化走进中国为主线,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论述了红十字文化本土化的轨迹,以及红十字文化的传播途径、红十字文化的社会反响、红十字文化的改造与融入、社会转型与红十字文化的复苏、新的历史条件下红十字文化的创新与践行等内容,从一个侧面探讨了红十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扬光大,以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第一章 红十字文化走近中国 1

第一节 西学东渐:尊西趋新的时代心态 2

第二节 中西会通:江南慈善文化传统与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兴起 7

一、源远流长的慈善文化传统 7

二、似曾相识:江南善会善堂与红十字会的融通 10

三、有机对接:地方传统的时代更生与红十字运动本土化的实践 12

四、一脉相承:江南善人群体和红十字会创建者 15

第三节 现实需要:战祸、匪祸、灾荒交织的国情 18

第四节 舆论动员:《申报》与中国近代红十字事业的起步 21

一、红十字事业起步的可能性——报道在华西人的红十字活动 22

二、红十字事业起步的可行性——系统介绍红十字会的相关知识 23

三、红十字事业起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多角度宣传红十字会的利益 26

四、《申报》舆论动员的社会影响 28

第二章 近代红十字文化的演进轨迹 33

第一节 碰撞:异质文化的相遇 33

一、对红十字标志的认知抵牾 34

二、对红十字性质的认知偏差 34

三、对红十字原则的认知误区 35

第二节 本土适应 37

一、附会中国传统文化 37

二、宣扬功德果报思想 39

第三节 剥离转型 42

一、与传统慈善事业相剥离 42

二、宣扬责任服务理念 45

第四节 相互融会 49

一、推动传统慈善文化转型 50

二、助力红十字文化本土化 52

第三章 近代红十字文化的传播 55

第一节 媒体传播 55

一、印刷媒介:以报纸刊物为考察中心 55

二、电子媒介 66

三、言语媒介:以演讲为中心 70

第二节 仪式传播 72

一、纪念活动——以红会周年纪念活动为例 73

二、征募运动——以红十字周为个案 75

第三节 文娱活动 82

一、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 83

二、慈善义演 84

第四节 范例传播:以红会史上南丁格尔在华形象建构为中心 86

一、南丁格尔在红会史上的地位演变 86

二、多彩纷呈的传播方式 89

三、积极热烈的传播反响 94

第四章 近代红十字文化的社会认同 98

第一节 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认知 98

一、排拒:与基督教十字架标志相联系 99

二、接纳:基于红十字的护身符效应 101

三、滥用:基于红十字的光环效应 104

四、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多元解读 111

第二节 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会募捐的响应 113

一、捐助群体的广泛性 113

二、捐助动机的多元性 117

三、乐善不倦的经纬老人 120

第三节 女性群体对红十字事业的参与 124

一、报刊对妇女参与红十字事业的舆论引导 124

二、女性红十字组织的涌现 128

三、女界广泛捐助红十字会 134

四、女界积极从事红十字救护事业 135

第四节 红十字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142

一、正向影响因素 142

二、负向影响因素 147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红十字文化的改造和融入 157

第一节 红十字文化的改造 157

一、红十字会的改组筹备工作 157

二、红十字会角色和职能的重塑 160

三、作为人民卫生救护团体的红十字会 166

第二节 红十字文化的融入: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考察中心 170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发起和动员 170

二、爱国卫生运动中的红十字会 171

三、爱国卫生运动使“红十字”深入人心 177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红十字文化的宣教 179

第一节 多样化的宣教方式 179

一、红十字刊物和卫生宣传品 180

二、展览会 182

三、卫生讲座 184

四、幻灯、电影放映 186

五、实物宣传 187

第二节 红十字文化宣教工作的初步探索 190

一、宣教工作的重要性 190

二、宣教工作的针对性 191

三、宣教工作的实效性 193

第三节 红十字文化的宣教成效 196

一、普及卫生常识,提高民众健康水平 196

二、破除封建迷信,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197

三、加强民众对红十字会的认同,改善党群关系 198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文化的新生 203

第一节 人道主义回归红十字运动本位 203

一、从革命人道主义走向人道主义 203

二、从“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到“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210

三、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14

四、人道、博爱、奉献成为时代最强音 217

第二节“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理论研究 220

一、理论研究蔚然兴起 220

二、红十字会史整理和研究方兴未艾 222

三、“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讨论如火如荼 224

四、理论研究机构和平台骈兴错出 231

第三节 红十字文化的理论探索 234

一、红十字文化的重要性 235

二、红十字文化的内涵 237

三、红十字文化与传统慈善文化 243

四、红十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8

第八章 新时期红十字文化的保护 251

第一节《红十字会法》的出台 251

一、《红十字会法》出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51

二、《红十字会法》的法律保障 253

三、《红十字会法》的宣传和普及 256

第二节 红十字标志的保护 259

一、滥用冒用,层出不穷 259

二、建言献策,制止滥用 264

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268

第九章 新时期红十字文化的传播 281

第一节 宣传先导 281

一、线上线下协同联动:自有宣传阵地 282

二、精心组织、全国联动:相约“5·8” 289

三、政府承诺、有条不紊:国际人道法传播 295

四、精彩纷呈、喜闻乐见:常规文娱宣传 300

第二节 品牌感召 305

一、品牌:一种文化现象 305

二、中山“慈善万人行”:“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一面旗帜” 306

三、青岛“微尘”:“一座城市的良心” 313

第三节 教育涵化:以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为考察中心 318

一、青少年德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的“第二课堂” 319

二、课本中的红十字 322

三、“我心中的红十字” 325

四、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有声有色 327

第四节 传播工作省思与瞻望 332

一、传播工作成效及制约因素 333

二、“工作是最好的宣传” 335

三、构建理论、传播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337

余论:红十字文化本土化刍议 339

一、推进红十字文化本土化的必要性 340

二、推进红十字文化本土化的路径 341

主要参考文献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