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文丛 正义与关怀 女性主义的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建丽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61571248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

导言 正义与关怀 1

第一章 女性在公共领域中的“缺席”:历史与理论探源 29

一、政治共同体的历史演变及女性在公共领域中的缺席 29

(一)古代希腊城邦中基于财产占有基础之上的性别排斥 29

(二)罗马帝国法律共同体的塑造以及女性身份的去法律化 31

(三)中世纪城市变迁所带来的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33

(四)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中女性平等成员资格的获得 36

二、公民共和主义的传统与女性私人领域从属地位的加固 37

(一)“政治人”的人性假设及对女性政治身份的排斥 38

(二)积极自由与性别排斥 42

(三)公共善的优先性与性别偏见 44

三、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中的性别缺失 49

(一)“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个体权利至上以及性别缺失 50

(二)消极自由以及性别平等的萌芽 55

(三)“理性人”的人性假设以及自治个体为基础的普遍平等 59

第二章 以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义运动与正义两难 65

一、以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义运动 66

(一)自然权利与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 67

(二)早期女性主义者的平等权利诉求 69

(三)社会自由主义性别中立的平等观 71

(四)形式平等与女性的二等社会地位 74

二、差别原则与性别正义 77

(一)作为公平的正义及抽象的“政治自我” 78

(二)差别原则、社会权利与性别正义 82

(三)女性主义与罗尔斯之辩 85

三、性别平等与正义两难 89

(一)消极自由与形式化的性别平等 90

(二)积极参与与实质意义上的性别平等 93

(三)平等权利与性别正义两难 99

第三章 以差异为重点的关怀与身份政治 103

一、关怀伦理视角的引入及母性思想的民主潜力 104

(一)性别差异之于女性权利的意味 105

(二)父权制批判与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 107

(三)个人即政治、伦理关怀与母性思想 110

(四)母性思想的民主潜力 114

二、差异性身份认同与差异正义 121

(一)从普遍性身份认同到差异公民资格观念 122

(二)差异的两难与差异性身份认同的规范性基础 127

(三)差异正义如何可能 131

三、女性主义本质论批判与差异性立场的认识论困境 134

(一)关怀伦理与身份政治的联合 135

(二)性别本质论及差异性立场的认识论困境 136

(三)身份政治及其内在的逻辑两难 140

第四章 二元对立思维的解构与政治伦理取向的去性别化关怀 147

一、女性主义的平等差异之辩与差异的普遍主义 148

(一)性别平等、性别差异的公民资格模式与正义两难 148

(二)平等、差异的论辩及二元对立的实践难题 150

(三)差异、平等二元对立的解构 153

二、正义伦理和关怀伦理的对立 157

(一)正义伦理的源起及其致思取向 157

(二)关怀伦理及其对正义伦理的挑战 160

(三)公私领域划分的伦理解读 165

三、政治伦理取向的去性别化关怀 166

(一)特朗托对政治与道德相分离为特征的关怀伦理学的批判 166

(二)社会政治领域的关怀伦理学的建构 169

(三)关怀之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实践——去性别化的关怀伦理 172

第五章 对女性友好的政治与性别正义 181

一、女性的政治主体性与女性公民 182

(一)人道主义的女性主义与妇女中心主义的政治主体观 182

(二)单一主体性的解构与多元的政治主体 185

(三)女性的政治主体性、不可判定性与女性公民 189

二、性别平等与公私领域的辩证法 192

(一)政治传统中的“公”与“私”以及共和主义女性主义公民资格理论的建构 192

(二)积极的、性别平等的公民资格观念 194

(三)对女性友好的政治 199

(四)共和主义的女性主义公民资格观念对传统公民资格理论之关键性主题的挑战 203

三、正义伦理、关怀伦理的融合互补与性别正义 206

(一)寻求正义伦理与关怀伦理的融合与互补 207

(二)不同致思取向的关怀伦理学与社会正义的实现 211

(三)包容多元声音的伦理学的建构与性别正义 213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性别理论的政治建构与女性解放的未来 219

一、能力路径与全球正义视域下的女性能力发展 220

(一)传统权利划分的缺陷及能力路径的提出 221

(二)能力路径与“以结果为导向”的正义 225

(三)全球正义与人类繁荣 229

二、全球化背景下女性解放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235

(一)资本主义对于性别的双重意义及全球化背景下女性劳动的新特点 235

(二)重新审视劳动的性别分工 240

(三)全球劳动性别分工的剥削隐蔽性与身体政治转向的批判 243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性别正义与女性解放 248

(一)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如何可能 249

(二)全球化背景下性别理论的政治建构 253

(三)当代女性发展及实践 256

参考文献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