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20世纪70年代教育改革以来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路线 1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音乐教学法改革 1
第二节 一些当前的发展情况——PISA测试、神经学以及音乐教学法 5
第三节 德国小学音乐教育情况介绍 7
第二章 音乐学习的一些基本原则 11
第一节 音乐思维的形成来自音乐操作 11
第二节 身体律动是音乐学习的基础 12
第三节 音乐学习的不同阶段 14
第四节 音乐学习与语言学习的相似之处 17
第三章 建构型音乐教育模式 19
第一节 音乐的塑造 20
第二节 音乐能力的建构 20
第三节 开启不同的音乐文化 30
第四节 音乐课程计划中各种教学领域的整合 33
第四章 教学法原理 35
第一节 音乐多样化和教学简单化 35
第二节 语言交流或音乐交流? 36
第三节 耳先于眼,听先于看 37
第四节 旋律和节奏:分开练习—共同演奏 38
第五节 把身体作为一门教学乐器 38
第六节 默想式学习 39
第七节 节拍、节奏方面的练习 40
第八节 发声练习和旋律调性练习 42
第九节 器乐演奏 44
第十节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使用这些教学模块 48
第五章 针对音乐能力建构的教学模块 50
第一节 利用身体学习——动作协调、发声训练、基本音乐能力建构 50
一、音乐的基本要素(教学模块P) 50
P1音量:弱—强,渐弱—渐强 51
P2速度:慢—快 53
P3音量和速度的结合 56
P4音高:高—低 59
P5音长:长—短 61
P6音色:亮—暗,硬—软 62
二、针对节拍和节奏的一些基础练习(教学模块R) 64
R1体验流动的时间 64
R2体验被划分的时间,音乐的“步法” 67
R3配合双数拍和单数拍进行的身体打击乐 70
R4节拍和节奏 73
R5两拍子节奏,强拍和弱拍 75
R6三拍子节奏,强拍和弱拍 78
R7音乐中的休止 80
三、一些针对旋律和调式的基础练习(教学模块M) 82
M1找到自己的演唱音高 82
M2根音意识 85
M3演唱大调歌曲并用根音伴奏 87
M4演唱小调歌曲并用根音伴奏 90
M5三拍子的大调和小调 92
M6用五声调式演唱和即兴创作 95
M7从说唱词到歌曲——旋律的即兴创作 96
第二节 音乐结构命名——导入唱名音节和节奏音节 98
一、节拍和节奏(进阶型教学模块R) 99
R8带节奏音节的两拍子音型 99
R9带节奏音节的三拍子音型 101
R10区别两拍子和三拍子 102
R11音乐的脉搏——节拍 105
R12强起小节和弱起小节 109
R13两拍子中的次弱拍 111
R14三拍子中的次弱拍 114
二、旋律和调式(进阶型教学模块M) 116
M8引入唱名法 117
M9和声音型(大调):T(主和弦)和D(属和弦) 120
M10和声音型(小调):T(主和弦)和D(属和弦) 123
M11比较大调和小调 127
M12一些针对即兴旋律创作的练习 133
M13大三和弦:T—D(主和弦—属和弦) 136
M14小三和弦:T—D(主和弦—属和弦) 140
M15大调终止式:T—S—D(主和弦—从属和弦—属和弦) 143
第三节 符号使用——音符读写 148
一、节拍和节奏(进阶型教学模块R) 149
R15引入节奏谱 149
R16音符读写 152
R17复习说唱词《一头名叫奥托的公牛》 155
R18读写一些带次弱拍的节奏音型 158
R19连音线和切分音 160
R20创作一些节奏曲——“Stomp” 163
R21复习说唱词《我们是来自维滕的机器人》 165
二、旋律和调式(进阶型教学模块M) 167
M16引入音高记谱法 167
M17在被扩大的音区内读写音符 170
M18上半句和下半句——即兴创作 174
M19结合节奏谱和旋律谱 176
M20朗读不同音高和节奏 178
M21乐谱知识和音阶 182
第六章 音乐文化的开启 186
第一节 夏庞蒂埃的《D大调感恩赞》(第2—4学年) 186
第二节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第4—6学年) 193
第三节 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第2—4学年) 203
参考文献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