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语译及腧穴临证实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5217253
  • 页数:592 页
图书介绍:《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 被人们称作”中医针灸学之祖冶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一千七百多年来, 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原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刻医统正脉本为底本, 同时也参考了前辈时贤的校勘成果; 译文以意译为主, 力求遵循原义, 通俗易懂; 临证方面收录了腧穴主治的相关病症, 旨在为针灸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上篇 原文语译 3

针灸甲乙经序 3

针灸甲乙经卷一 6

精神五脏论第一 6

五脏变腧第二 10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12

五脏五官第四 14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15

十二原第六 20

十二经水第七 21

四海第八 24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 25

营气第十 30

营卫三焦第十一 31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34

津液五别第十三 36

奇邪血络第十四 37

五色第十五 39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43

针灸甲乙经卷二 53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53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62

奇经八脉第二 72

脉度第三 76

十二经标本第四 77

经脉根结第五 80

经筋第六 82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88

针灸甲乙经卷三 92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92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93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94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 95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96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96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 97

背自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 99

背自第二椎两旁侠脊各三寸下行至二十一椎下两旁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101

面凡三十九穴第十 103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106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 107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109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110

胸自输府侠任脉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111

胸自气户侠输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112

胸自云门侠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 113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 114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 115

腹自幽门侠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 117

腹自不容侠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 119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旁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120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窌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121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122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125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126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128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130

手太阳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132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133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135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137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138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140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142

针灸甲乙经卷四 146

经脉第一(上) 146

经脉第一(中) 151

经脉第一(下) 157

病形脉诊第二(上) 165

病形脉诊第二(下) 169

三部九候第三 173

针灸甲乙经卷五 177

针灸禁忌第一(上) 177

针灸禁忌第一(下) 183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186

缪刺第三 193

针道第四 198

针道终始第五 206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212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215

针灸甲乙经卷六 217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217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221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224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230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232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 234

阴阳大论第七 239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 243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 245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 250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 255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 258

针灸甲乙经卷七 260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260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 266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 277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284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285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痓第四 290

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 293

针灸甲乙经卷八 304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304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 309

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 315

五脏六腑胀第三 321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325

肾风发风水面胕肿第五 328

针灸甲乙经卷九 331

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第一 331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333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 336

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339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 342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 344

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 345

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 350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 356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 357

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疝遗溺癃第十一 358

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362

针灸甲乙经卷十 363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363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367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372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377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 384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 384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臑皆痛肩似拔第五 387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 389

针灸甲乙经卷十一 391

胸中寒发脉代第一 391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 391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 399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 399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 400

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第六 402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第七 405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408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 409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 410

针灸甲乙经卷十二 420

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 420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 425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 427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431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435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437

血溢发衄第七 439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441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441

妇人杂病第十 442

小儿杂病第十一 447

下篇 腧穴临证 453

神庭 453

曲差 453

本神 453

头维 453

上星 454

囟会 454

前顶 454

百会 454

后顶 458

强间 458

脑户 458

风府 459

五处 460

承光 460

通天 461

络却 461

玉枕 461

临泣 461

目窗 461

正营 462

承灵 462

脑空 462

天冲 463

率谷 463

曲鬓 464

浮白 464

窍阴 465

完骨 465

哑门 466

天柱 467

风池 468

大椎 470

陶道 472

身柱 472

神道 473

至阳 473

筋缩 474

脊中 475

悬枢 475

命门 475

腰俞 476

长强 477

大杼 479

风门 479

肺俞 479

心俞 480

膈俞 481

肝俞 482

胆俞 483

脾俞 483

胃俞 484

三焦俞 485

肾俞 485

大肠俞 486

小肠俞 487

膀胱俞 487

中膂俞 488

白环俞 488

上髎 489

次髎 489

中髎 490

下髎 491

会阳 491

附分 492

魄户 493

神堂 493

譩譆 493

膈关 493

魂门 493

阳纲 494

意舍 494

胃仓 494

肓门 494

志室 494

胞肓 495

秩边 495

悬颅 496

颔厌 497

悬厘 497

阳白 497

攒竹 498

丝竹空 500

睛明 500

瞳子髎 501

承泣 501

四白 501

颧髎 502

素髎 502

迎香 502

巨髎 503

禾髎 503

水沟 504

兑端 505

龈交 505

地仓 506

承浆 506

颊车 507

大迎 507

上关 508

下关 508

耳门 509

和髎 510

听会 510

听宫 510

角孙 511

瘈脉 511

颅息 512

翳风 512

廉泉 513

人迎 514

天窗 515

天牖 515

天容 515

水突 516

气舍 516

扶突 516

天鼎 517

肩井 517

肩贞 518

巨骨 518

天髎 519

肩髃 519

肩髎 519

臑俞 519

秉风 520

天宗 520

肩外俞 521

肩中俞 521

曲垣 521

缺盆 521

臑会 522

天突 522

璇玑 522

华盖 523

紫宫 523

玉堂 523

膻中 523

中庭 524

俞府 524

彧中 524

神藏 524

灵墟 525

神封 525

步廊 525

气户 525

库房 525

屋翳 526

膺窗 526

乳中 526

乳根 527

云门 527

中府 527

周荣 528

胸乡 528

天溪 528

食窦 529

渊腋 529

大包 529

辄筋 529

天池 529

鸠尾 529

巨阙 530

上脘 530

中脘 531

建里 532

下脘 532

水分 532

脐中 533

阴交 533

气海 533

石门 534

关元 534

中极 536

曲骨 537

会阴 537

幽门 538

通谷 538

阴都 538

石关 539

商曲 539

肓俞 539

中注 539

四满 539

气穴 540

大赫 540

横骨 540

不容 540

承满 540

梁门 540

关门 541

太乙 541

滑肉门 541

天枢 542

外陵 543

大巨 543

水道 543

归来 544

气冲 545

期门 545

日月 545

腹哀 546

大横 546

腹结 546

府舍 547

冲门 547

章门 547

带脉 547

五枢 547

京门 548

维道 548

居髎 548

少商 548

鱼际 549

太渊 549

经渠 550

列缺 550

孔最 551

尺泽 551

侠白 552

天府 552

中冲 552

劳宫 552

大陵 552

内关 553

间使 553

郄门 554

曲泽 554

天泉 554

少冲 554

少府 554

神门 554

阴郄 555

通里 555

灵道 555

少海 555

极泉 555

青灵 556

商阳 556

二间 557

三间 557

合谷 557

阳溪 558

偏历 558

温溜 559

下廉 559

上廉 559

手三里 559

曲池 560

肘髎 561

手五里 561

臂臑 561

关冲 561

液门 562

中渚 562

阳池 563

外关 563

支沟 563

会宗 564

三阳络 564

四渎 564

天并 564

清冷渊 564

消泺 564

少泽 565

前谷 565

后溪 565

腕骨 566

阳谷 566

养老 566

支正 566

小海 567

隐白 567

大都 567

太白 567

公孙 567

商丘 567

三阴交 568

漏谷 568

地机 568

阴陵泉 569

血海 569

箕门 569

大敦 569

行间 570

太冲 570

中封 571

蠡沟 571

中郄 571

膝关 571

曲泉 571

阴包 572

足五里 572

阴廉 572

涌泉 572

然谷 574

太溪 574

大钟 575

照海 575

水泉 575

复溜 575

交信 575

筑宾 576

阴谷 576

厉兑 576

内庭 576

陷谷 576

冲阳 576

解溪 577

丰隆 577

下巨虚 578

条口 578

上巨虚 578

足三里 579

犊鼻 582

梁丘 582

阴市 582

伏兔 582

髀关 582

窍阴 583

侠溪 583

地五会 583

临泣 583

丘墟 583

悬钟 584

光明 585

外丘 585

阳辅 585

阳交 585

阳陵泉 585

阳关 586

中渎 586

风市 587

环跳 587

至阴 587

通谷 587

束骨 588

京骨 588

申脉 588

金门 588

仆参 588

昆仑 588

趺阳 589

飞扬 589

承山 589

承筋 589

合阳 589

委中 590

委阳 590

浮郄 590

殷门 590

承扶 591

后记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