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部分 突显的认知地位 7
第1章 认知突显概说 7
1.1 注意、知觉与突显 7
1.2 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 8
1.3 表达“突显”概念的若干术语 9
1.4 认知突显视角的原型范畴观 10
1.5 认知突显的动态性 13
第2章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实现 16
2.1 引言 16
2.2 隐喻概说 16
2.3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表达异常 20
2.4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原型效应 22
2.5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映射选择 24
2.6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动态解读 27
2.7 小结 30
第3章 认知突显与转喻的实现 31
3.1 引言 31
3.2 突显不平衡的转喻定位 32
3.3 转喻的认知突显原则及其修正 33
3.4 影响转喻始源域选择的若干因素 35
3.5 扩散激活与转喻目标域的单一激活 36
3.6 小结 39
第二部分 认知突显与语用突显 43
第4章 突显的句位分工(上):句首 43
4.1 “一头一尾是句子里的重点位置” 43
4.2 认知突显与语用突显 44
4.3 句首:认知突显 46
第5章 突显的句位分工(下):句尾 65
5.1 句尾:语用突显 65
5.2 语用突显与句尾数量成分的隐现 68
5.3 从几种句式进一步看句尾的语用突显功能 80
5.4 小结 92
第6章 语用突显的形式凭借 94
6.1 引言 94
6.2 韵律 95
6.3 长度 111
6.4 提示词 118
6.5 小结 126
第三部分 突显差异及其构式表征 131
第7章 突显差异与近义词项:“每”与“各” 131
7.1 引言 131
7.2 关于“每/各”的词性 131
7.3 “每/各”的基本义及其意象图式 133
7.4 “每/各”的突显差异及其对应语义 135
7.5 “每/各”语义差别的句法验证 138
7.6 小结 142
第8章 “满+NP”与“全+NP”的突显差异及其隐喻模式 143
8.1 引言 143
8.2 关于“满+NP”与“全+NP”的隐喻模式 143
8.3 影响隐喻模式选择的突显差异 145
8.4 突显对象及隐喻模式选择的语用表现 148
8.5 “满+NP”与“全+NP”不宜互换的分布倾向性验证 150
8.6 小结 151
第9章 突显差异与构式的歧义:“人称代词+这个NP” 153
9.1 引言 153
9.2 歧义表现及解读凭借 153
9.3 突显差异与视点挪移 159
9.4 小结 163
第10章 突显差异与词项的句位义:量词重叠 164
10.1 引言 164
10.2 量词重叠的基本义及其意向图式 165
10.3 量词重叠的句位义及其突显差异 167
10.4 认知扫描与不同句位量词重叠的扫描方式 170
10.5 小结 171
第四部分 拓展应用 175
第11章 突显度、主观化与短时义副词“才” 175
11.1 引言 175
11.2 也说“他才来”中“才”的表义类型 175
11.3 “才”字句的突显差异及其表义后果 176
11.4 主观性与“才”表短时义的相关类型 178
11.5 “才”的突显度关联其主观化表达的认知解释 180
11.6 小结 182
第12章 浮现、消蚀与强化:“NP一个”构式义解析 183
12.1 引言 183
12.2 “NP一个”的构式义解析 183
12.3 “NP一个”与“一个NP”的功能比较 191
12.4 小结 196
第13章 试论汉语劝诫类双重否定构式“别拿N1不当N” 198
13.1 引言 198
13.2 构式解析与构式义的浮现 199
13.3 隐喻:“别拿N1不当N”的建构方式 204
13.4 语用功能和语篇特征 206
13.5 余论:“别拿N1不当N”构式的变体 209
第14章 也谈同位复指式“人称代词+一个NP”的指称性质与语用功能 211
14.1 引言 211
14.2 同位复指式“人称代词+一个NP”的指称性质 211
14.3 同位复指式“人称代词+一个NP”的语用功能 217
14.4 小结 222
结语 224
参考文献 226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