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迈向新时代第三次乡村复兴 1
导论 把乡愁化为力量 1
一 一个教授的乡村教育实验 伏羲班 5
(一)三到甘谷,土桥小学办起了伏羲班 6
(二)真情动人,伏羲班在诚信中启航 11
(三)大道至简,教育改革在常态条件下进行 14
(四)被迫应试,伏羲班一考定军心 18
(五)完美收官,伏羲班成功的原因何在 21
(六)功成身退,伏羲班给教育改革留下了什么 26
二 让乡村孩子回家的学校 河北南陈村小学 29
(一)外面的世界每天在变,南陈村小学“渐行渐远” 30
(二)校长牵头,公益助力,南陈村小学“峰回路转” 34
(三)教师、课程与课堂,南陈村小学开始探索内涵发展道路 40
(四)信息时代,互联网助力乡村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44
(五)乡村孩子“用脚投票”,区域学校协同发展 51
三 60年坚持为“三农”服务 山西风陵渡中学 54
(一)艰难初创:从劳动与教学并重,到教育带动农业生产 55
(二)确立定位:为乡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学校 56
(三)适机调整:实行普教、职教、成教“三教融合” 58
(四)建立“校、村、户”三联网,使学校成为农业科技的推广中心 61
(五)新世纪的使命:培养“爱农村、爱农民、爱农科”的学生 62
四 传承文明根脉的乡村儿童启蒙教育 华夏“三亲”教育 69
(一)缘起:两位50年代人的乡村启蒙教育改革梦 69
(二)背景:“三去教育”与乡村的凋敝使6000万乡村儿童面临失管、失教的危机 72
(三)探索:志愿者与合作社成为乡村教育的践行者 76
(四)模式:为中华文明播种扎根的“三亲”教育 83
(五)合作:打通一切空间开放办学 98
(六)收获:老师、孩子、家长、项目、乡村的共同成长 102
五 祖先智慧传承中的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 “吉祥妈妈”乌日娜 106
(一)初试:从“吉祥三宝”到“五彩传说” 106
(二)抢救:《敖鲁古雅》舞台剧还原真实生活 115
(三)延伸:“被迫”成立小鹿艺术团 124
(四)深耕: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130
六 乡土教材让阿坝的学生有了根 天下溪 136
(一)以好看、好玩、亲切的课本传承祖先智慧 139
(二)乡土教材如何走进课堂 143
(三)天下溪乡土教材的原则、内容与形式 151
(四)乡土文化教育促进教师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55
(五)乡土教材的文化功能与教育功能 156
(六)尾声:黑虎寨的故事 161
七 让西部乡村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 西部阳光 164
(一)从行走到行动 166
(二)从草根到基金会 167
(三)深耕细作的第一个五年 168
(四)转型调整的第二个五年 170
(五)今天的“西阳” 172
(六)“西阳”的明天 176
八 “外引内活”的乡村教育突围之路 甘肃宕昌 177
(一)序曲:困境中突围的智慧——“外引内活” 177
(二)外引之一:打造“高效课堂”——从“跨越式”教学做起 180
(三)外引之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以“千千树”项目提升 186
(四)外引之三: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借力“担当者行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 192
(五)内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探索创新教研新模式 200
(六)尾声:改革增活力创新出效益——宕昌路径 206
九 做朴素而幸福的乡村教育 四川阆中 208
(一)肇始于“劳动实践基地”的乡村味道 210
(二)虔诚于“朴素而又美好”的乡村教育 215
(三)办一所“留得住孩子心”的乡村学校 220
(四)做一个“有职业幸福感”的乡村教育者 226
(五)还留守儿童一个“精心呵护”的童年 229
(六)十年磨剑,一方教育生态的根本性改变 232
十 用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 江西弋阳 237
(一)站在民生的立场,成就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38
(二)站在学生的立场,成就乡村学生的快乐成长 244
(三)站在教师的立场,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 249
(四)站在家校的立场,成就城乡教育的和谐生态 257
后记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