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概念界定 1
二、中国上古神话研究的三个维度 2
三、上古神话研究的文献资料 12
四、上古神话的文献学研究 26
五、夏禹神话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回顾 34
上编 夏禹神话中的“史影” 51
第一章 禹在上古帝系中的位置 51
第一节 关于传统的古史谱系 51
一、“疑古”与“走出疑古”对于上古世系的争论 51
二、正确对待传统的上古世系 55
第二节 尧舜禹的关系 59
一、尧舜禹关系的来源 59
二、尧舜禹禅让传说 62
第三节 鲧禹启的关系 70
一、鲧与禹之关系 70
二、禹与启之关系 74
三、禹与夏之关系 76
第四节 禹的性质:重新看待禹的传说 80
一、禹的出现 81
二、关于禹的性质 82
三、禹: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 86
第二章 夏禹族源问题初论 91
第一节 夏禹族源诸说 91
第二节 夏禹族源及其发展 96
一、夏族与周族的关系问题 97
二、禹前期在晋南 100
三、避商均于阳城:禹入豫西 102
四、夏亡后西迁 106
第三节 “禹生石纽”传说的文化解析 108
一、“禹生于石”的神话叙事 108
二、“禹生石纽”传说的演绎 109
三、“禹生石纽”传说的历史背景 113
第三章 禹平水土传说新证 120
第一节 禹治水传说的背景 120
一、禹治水有无问题的争论 120
二、禹时代的气候环境 124
三、禹前治水的传说人物 124
第二节 《禹贡》成书及禹划九州问题 126
一、《禹贡》的成书 126
二、禹未划九州 131
第三节 禹平水土新解——从“敷土”到“治水”的演变 133
一、禹之功在敷土 133
二、?公盨“天命禹敷土” 137
三、治土的方法:堕山濬川 140
四、由敷土到治水的转变 143
第四章 大禹征伐传说探析 146
第一节 禹伐共工 146
一、共工非鲧 146
二、禹伐共工 154
第二节 禹征三苗 159
一、三苗的族源及变迁 159
二、禹征三苗 162
第三节 《甘誓》与禹伐有扈传说 167
一、《甘誓》的成书年代 167
二、禹伐还是启伐 169
三、伐有扈的原因 171
第四节 禹杀防风 173
一、禹杀防风及相关神话传说 174
二、会稽禹传说的来源 176
第五章 夏族“图腾”的文化阐释 179
第一节 夏族图腾诸说 179
第二节 夏族的熊崇拜 181
一、神熊形象:从图像叙事到文本叙事 181
二、“熊”的隐喻意象 186
三、物物相生的神话哲学理念 188
第三节 “神显”薏苡的象征解读 190
一、所谓的“图腾”薏苡 191
二、植物:再生的仪式和象征 193
三、神显“薏苡”例析 195
第四节 “禹生于石”与石的文化渊源 197
一、禹、启与石 197
二、石头的象征意义 199
三、禹生于石的原型意义 201
第五节 夏人与龙 204
一、文献中夏人与龙的关系 205
二、“图腾”说质疑 206
下编 夏禹神话的演变发展 213
第六章 西周时期夏禹神话的兴起 213
第一节 相关文献及成书年代 213
第二节 西周时期大禹传说的主要内容 217
一、禹平水土 218
二、禹迹及鲧、禹、启的传说 220
三、禹的神职 221
第三节 “天命观”叙事语境下的禹 224
一、天命观:天的神圣性 224
二、“天命禹”:禹的神性与人格 227
第四节 夏禹传说广为流布的原因 229
第七章 春秋时期夏禹神话的发展 232
第一节 春秋时期记载夏禹神话的主要文献 232
第二节 禹身份的转变及其他传说的发展 237
一、夏禹传说的发展 237
二、夏禹身份的转变 240
第三节 《墨子》中的夏禹神话 242
第八章 战国时期夏禹神话的繁荣 247
第一节 帝系整合与夏禹的谱系 247
一、春秋至战国前期的帝系传说 248
二、战国中后期古帝王系的整合 251
三、汉以后的古史系统 255
第二节 禹的德政传说 258
一、?公盨中的禹德 259
二、《容成氏》中禹之德政 261
三、禹的其他德行传说 265
第三节 禹铸九鼎传说探析 267
一、禹铸九鼎传说之演变 267
二、禹铸九鼎的可能性 269
三、九鼎所刻图案 274
四、九鼎的传承 278
第四节 禹与涂山的传说 280
一、禹娶涂山女 281
二、禹会诸侯 283
第九章 两汉时期夏禹神话的多态性 287
第一节 汉代文献中的夏禹神话 287
一、《史记》对夏禹事功传说的整合 287
二、《淮南子》夏禹神话叙事及其哲学意蕴 291
三、夏禹神话与汉赋的文学想象 296
第二节 纬书夏禹神话的文本生成与文化意蕴 299
一、纬书夏禹神话体系溯源 300
二、纬书夏禹神话的文本改造 305
三、纬书夏禹神话的汉代烙印 308
第三节 汉代夏禹传说的图像叙事及象征意义 313
一、夏禹治水图 314
二、大禹及禹妻图 318
三、禹助升仙图 323
四、夏禹图像叙事的象征意义 330
结语 334
参考文献 338
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