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1.1 任务由来、指导思想 1
1.2 编制依据、水平年、原则及目标 3
第二章 区域概况 7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7
2.2 地形地貌 8
2.3 气候 11
2.4 土壤、植被 12
2.5 地质 16
2.6 河流水系 17
2.7 自然灾害 41
2.8 自然资源 43
2.9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4
第三章 水资源 46
3.1 降水 46
3.2 过境黄河、湟水、大通河地表水资源 47
3.3 自产地表水资源 49
3.4 地下水资源量 50
3.5 水资源总量 51
3.6 地表水水质 52
3.7 海东市水资源特点 56
3.8 海东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56
第四章 海东市过境黄河、湟水、大通河水资源分析 58
4.1 过境黄河水量分析 58
4.2 过境湟水水量分析 62
4.3 过境大通河水量分析 68
第五章 海东各区(县)水资源评价 70
5.1 平安区水资源评价 70
5.2 互助县水资源评价 72
5.3 乐都区水资源评价 75
5.4 民和县水资源评价 78
5.5 化隆县水资源评价 80
5.6 循化县水资源评价 83
第六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87
6.1 “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回顾 87
6.2 供水基础设施 89
6.3 现状年供水量 90
6.4 现状年用水量 90
第七章 海东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问题 93
7.1 水资源相对贫乏,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93
7.2 湟水水质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94
7.3 水资源贫乏,人口、城镇集中的经济发展区缺水 94
7.4 水资源分配不均,蓄水工程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95
7.5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95
7.6 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供水效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96
7.7 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制度存在局限性 96
7.8 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96
第八章 需水预测 99
8.1 社会经济指标预测 99
8.2 用水定额预测 99
8.3 经济社会需水量预测 102
第九章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方案 108
9.1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及方向 108
9.2 水资源优化配置 109
9.3 海东市“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供水和生态建设保障项目 115
9.4 “十三五”期间新增取水量与节约水量估算 141
第十章 节约用水 144
10.1 节水目标 144
10.2 节水措施 144
10.3 节水量估算 146
第十一章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148
11.1 水质管理目标 148
11.2 主要污染物入河排染量控制指标 150
11.3 “十三五”期间规划水生态文明与水源地保护 151
11.4 海东市境内主要河道生态基流 158
11.5 水资源保护对策与措施 159
第十二章 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行业能力建设 162
12.1 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162
12.2 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 162
12.3 建立健全以取水许可为基础的国家水权制度 163
12.4 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保护制度 163
12.5 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制度 163
12.6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63
12.7 建立干旱应急调度制度 164
12.8 建立水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164
12.9 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 165
12.10 加强行业能力建设 165
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 168
13.1 规划协调性 168
13.2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70
13.3 规划重点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叠加影响 171
第十四章 规划保障措施 172
14.1 科学制定规划,指导水利建设 172
14.2 健全水法规体系,加强依法行政 172
14.3 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 172
14.4 加强组织领导 172
14.5 加大资金投入 173
14.6 加强队伍建设 173
14.7 加大科技支撑 173
14.8 科学管水,加强能力建设 174
附录 175
一、《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概述 177
二、海东市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及农林牧渔灌溉定额 187
三、《海东市南北两山绿化总体规划(2013—2030年)》概要 190
四、《青海省水功能区划(2015—2020年)》 243
参考资料 262